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胰腺血管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伴出血更是罕见,术前很难确诊,往往误诊为其他疾病。本文报道1例胰腺血管伴出血患者,结合文献及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胰腺血管瘤 出血 穿刺活检 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肾盂血管属于罕见的良性肿瘤,临床可表现为间断、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部分患者会出现腰痛、腹痛等症状。2012年1月至2020年1月盛京医院收治了4例肾盂血管患者,由于其影像学检查无明显特异性,术前均误诊为肾恶性肿瘤。1例行腹腔镜肾盂癌根治术,3例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对于出现间断性血尿的中年患者,如影像学检查无法排除肾盂血管,建议完善经皮肾镜、肾动脉造影或肾穿刺活检等检查。对于肾盂血管患者,肾部分切除术、输尿管镜下电凝电切术或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均有较好疗效。

  • 标签: 血管瘤 肾盂血管瘤 良性肿瘤 治疗学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0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部交织状血管(AH)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男4例、女4例,年龄21~80(53±22)岁。7例患者为偶然发现,1例患者肾癌术后随访中发现。8例均为单发病灶,5例发生于泌尿生殖器官,其余3例分别位于输尿管旁、肾周间隙及胰腺旁。6例形态规则呈类圆形,7例边界清楚,8例CT图像上均未见包膜,6例呈囊实性。病灶最大径1.7~10.8(3.5±3.0)cm。实性部分平扫CT值27~56(41±10)HU,增强表现为边缘向中央缓慢填充强化,5例病灶内可见类似于血管样的条状强化结构。8例患者随访8~30(19±8)个月均未见复发和转移。腹部AH病灶内类似于血管样结构的强化可能为相对特征性的CT影像学表现。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腹部 交织状血管瘤
  • 简介:摘要本研究收集3例小儿肠道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生长方式为小肠单发包块型、小肠结肠多发型、直肠肛管弥漫型,分别接受手术治疗、手术联合内镜治疗、介入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小儿肠道血管表现多样,应采取个体化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梭形细胞血管(spindle cell hemangioma)是1986年首次提出的一种罕见病变,好发于青年四肢远端皮下软组织。镜下观察可见海绵状血管区、实性梭形细胞区、裂隙状血管区及乳头结构,极易误诊为其他血管源性肿瘤。本文报道1例发生在67岁女性患者胸骨的梭形细胞血管,随访9个月余,病情稳定,无复发征象。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浅表血管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婴幼儿血管(Infantile hemangiomas,IH)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体在早期增长迅速,有时可自行消退。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有外用药物治疗、口服药物治疗、局部注射治疗、手术切除等。本文旨在对上述治疗婴幼儿血管的方法及进展予以综述。

  • 标签: 婴儿 血管瘤 β受体阻滞剂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临床螺旋CT技术在肝脏血管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展开观察与探讨。方法 计入5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9月-2021年10月;入组50例患者均行螺旋CT检查,基于病理学诊断结果下,观察、分析螺旋CT诊断肝脏血管的特征与诊断效果。结果 入组50例肝脏血管患者,共有血管病灶83枚;单枚病灶者32例(64.00%),双枚病灶者14例(28.00%),多枚病灶者4例(8.00%)。螺旋CT检查呈现平扫门、病灶密度较低;增强期扫描血管病灶呈现边界清晰,边缘结节状;延迟期扫描呈现等密度。结论 螺旋CT应用在临床肝脏血管诊断中有助于减少该疾病漏诊、误诊率,建议推广。

  • 标签: 螺旋CT 肝脏血管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卡波西样血管内皮(KHE)与丛状血管(TA)的临床特征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0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诊治的KHE患者和TA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疾病在性别及发病年龄、临床特征、并发症、组织病理学、影像学表现、治疗方式及预后等指标上的异同。两组定量资料因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分析,定性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217例患者,其中KHE患者183例,TA患者34例。KHE与TA在男女比例(χ2=0.44,P=0.510)、发病年龄(U=2 757.00, Z=-1.09,P=0.278)及发病部位(χ2=3.64,P=0.162)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HE以混合型最常见,达63.39%(116/183),TA以浅表型最常见,达88.24%(30/34)。KHE患者病灶直径为6.30(4.40,9.70) cm,大于TA患者的2.95(2.05,4.03) cm,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967.50,Z=-6.38,P<0.001)。KHE引起骨骼肌受累、血小板减少症与严重纤维蛋白原减少症可能性更大。KHE主要累及真皮、皮下组织甚至深部肌肉,表现为浸润性肿物,磁共振成像(MRI)在T2相上呈团块状弥漫性高信号,而TA往往为仅累及皮下脂肪层的浅表病灶,MRI显示高信号局限于皮下脂肪层。KHE总治疗有效率为85.79%,总药物治疗有效率为85.32%,均低于TA的91.18%和95.65%。结论与TA相比,KHE病变范围更大,侵袭性更高,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更高,治疗难度更大,治疗方案更复杂,治愈有效率较TA低。

  • 标签: 血管内皮瘤 Kasabach-Merritt综合征 丛状血管瘤
  • 简介:【摘要】口咽部良性肿瘤常见的有乳头状、纤维、潴留囊肿、多形性腺瘤及血管等,其中血管多发生于软腭、咽后壁及侧壁,长于悬雍垂者少见,常呈紫红色不规则肿物,易出血。本文叙述一位悬雍垂血管患者的诊治经过及咽部血管目前治疗方式。

  • 标签: 血管瘤 悬雍垂 口咽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巨大胎儿肝血管(giant fetal hepatic hemangioma,GFHH)的临床特征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2年8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确诊,生后接受保守观察或治疗并至少随访1年的GFHH患儿。收集这些患儿出生前后的资料,分析GFHH的特征(大小、位置和病变类型)、患儿特征、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结果最终纳入22例患儿。(1)22例患儿中,男性17例(77.3%),女性5例(22.7%);首次B超诊断GFHH的胎龄为(35.0±2.8)周,范围为30~40周+1;出生胎龄为(38.9±1.5)周,范围为33周+4~40周+3;早产1例(4.5%)。15例(68.2%)经阴道娩出,7例(31.8%)因“胎儿窘迫”剖宫产娩出。22例患儿中,21例(95.5%)为局灶型,1例(4.5%)为多发型。22例胎儿期接受2.5次(2~4次)B超检查,发现血管直径呈现随胎龄增加而增大的趋势,至出生时达到最大[56 mm(42~99 mm)]。9例(40.9%)患儿经超声诊断为GFHH,12例经MRI诊断为GFHH。其中6例超声和MRI均分别诊断为GFHH。其余病例的超声或MRI均表现为占位性病变。(2)10例患儿仅接受随访观察(保守组),12例患儿接受药物治疗(治疗组)。治疗组患儿血小板减少的比例明显低于保守组(7/12与0/10,Fisher精确概率法,P=0.014)。保守组患儿无合并心功能异常或肺动脉高压;治疗组2例合并肺动脉高压。2组患儿的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随访3.3年(1.2~7.0年),所有患儿均存活。保守组均未转行药物治疗,该组1例于2岁时病灶完全消退,其余9例病灶部分消退。治疗组12例均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其中3例治疗早期联合使用地塞米松,2例患儿同时使用雷帕霉素,2例患儿因早期病灶逐渐增大,接受了介入治疗。结果该组2例患儿分别于1.7及5.5岁时病灶完全消退,其余10例病灶部分消退。结论GFHH随着胎龄的增加而增长。部分患儿的影像学表现可能不典型。对于生后无症状的患儿可考虑仅随访观察。而对于出现呼吸困难、腹部膨隆(呕吐)等症状、伴或不伴异常检验结果的患儿可考虑药物治疗;如仍无效,可行介入治疗。GFHH患儿多可存活,长期疗效较满意。

  • 标签: 肝肿瘤 血管瘤 超声检查,产前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64岁女性患者,2天前在当地医院发现心脏异常肿块。有轻微发绀史7年。超声心动图示右心室流出道规则的等回声肿块,致肺动脉狭窄,胸部CT检查显示为低信号肿块。手术完整切除肿瘤,病理证实为海绵状血管。患者术后1周出院,随访1年无复发。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中将针对临床肝血管病症,借助彩色多普勒超声展开检查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明确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院内确诊并收治的共计100名肝血管病患为主要研究对象,时间范围在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两年时间内,按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和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作两组后,对比不同的指标数据。主要对比检出率和肝血管的漏诊率、误诊率两个指标。结果:两组病患给予差异性检查诊断的详细指标数据比对见正文,数据比对可以发现,均是应用彩色多普勒的病患数据占优势,对比B超组病患的数据有差异,且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通过早前实践研究以及本次结果可以看出临床,期间对于肝血管病患而言,借助彩色多普勒超声展开检查诊断的临床价值优于B超检查,有更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推广和广泛使用。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肝血管瘤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多参数MRI影像组学特征鉴别颅内Ⅱ级孤立性纤维/血管外皮细胞(solitary fibrous tumor/hemangiopericytoma,SFT/HPC)与血管型脑膜(angiomatous meningioma,AM)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两个中心共68例Ⅱ级SFT/HPC患者及41例AM患者的术前磁共振成像资料,按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n=77)和验证组(n=32)。图像进行标准化后,利用3D slicer软件于T1WI、FLAIR及T1WI增强轴位图像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并进行特征提取;采用最小冗余最大相关(minimum redundancy maximum relevance,mRMR)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算法进行降维,筛选最具诊断价值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其鉴别诊断效能。结果从T1WI、FLAIR和T1WI增强序列中各提取16、13、12个影像组学特征,从多参数MRI序列中提取9个影像组学特征进行模型建立,4种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T1WI模型为0.98 (敏感度100%,特异度92.86%);FLAIR模型为0.92 (73.47%,100%),T1WI增强模型为0.89 (79.59%,85.19%),多参数模型为0.99 (98.04%,96.15%),在验证组中的准确率分别为87.50%、75.00%、68.75%和90.63%。结论多参数MRI影像组学特征对Ⅱ级SFT/HPC与AM的鉴别效能优于单一序列,其中单序列中T1WI影像组学特征鉴别效能最高。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血管外皮细胞瘤 血管瘤型脑膜瘤 影像组学 鉴别效能
  • 作者: 崔海梦 方芳 程雅琳 齐欣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北京医院保健医疗部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北京医院病理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
  • 简介:摘要报道1例长寿老年人肺毛细血管病(PCH),结合本病例特点,并与既往报道的病例进行比较,对该病的临床特点进行补充。本例患者为男性长寿老年人,多年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肺动脉高压,未能明确病因;因反复感染去世后,进行尸检,发现肺毛细血管增生性改变。PCH是一种罕见的、血管增生性疾病,可引起特发性肺高压,诊断多需临床、影像及组织病理3个方面协同。

  • 标签: 血管瘤,毛细管 肺动脉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脏巨大血管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救治的76例肝脏巨大血管患者为对象,将其分为传统组和腹腔镜组,分别给予开腹手术治疗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进行比较。

  • 标签: 肝脏巨大血管瘤 腹腔镜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血管正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2与期间收入肝血管患者总计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 多普勒超声肝血管诊断准确率96.67%,高于二维超声6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肝血管患者肿瘤诊断中,可有效准确诊断疾病,值得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肝血管瘤 二维超声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