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保留单侧肌肉韧带复合体颈椎椎板成形术及颈后路单开门手术治疗脊椎病的效果。方法入选我院收治的脊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保留单侧肌肉韧带复合体颈椎椎板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手术时间、术中不良反应及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保留单侧肌肉韧带复合体颈椎椎板成形术治疗,能够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后疼痛感、不良反应少,治疗总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脑挫裂伤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脑挫裂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4-73岁,平均年龄(32.75±6.47)岁,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54例脑挫裂伤患者中手术治疗23例,保守治疗31例,其中患者治愈50例,治愈率92.59%,患者残留后遗症3例,自行出院1例,死亡1例,所有患者无消化道出血、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脑挫裂伤患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医护人员通过采取相应的优质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出院,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治疗骨质疏松致脊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院治疗的骨质疏松致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治疗方法,观察组采取针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30.11±1.21)分,低于对照组的(41.28±2.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致脊椎压缩性骨折采取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以及放射平片对脊椎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15年本院接收的30例脊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全部脊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且根据每位脊椎骨折患者的诊断方法进行组别划分,将接受放射平片检查的15例患者分配到对照组,将接受CT检查诊断的另外15例患者分配到实验组,观察并且对比这两组脊椎骨折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实验组脊椎骨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脊椎骨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且两组脊椎骨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差异P<0.05。结论对脊椎骨折患者进行CT诊断的价值,要高于放射平片诊断的价值,具有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挫裂伤的病理及影像学特点,从而提高对其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肺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X线胸片、CT的显示情况,探讨其形成病理基础和影像学表现。结果表现为肺纹理改变、磨玻璃状、斑片状模糊影、肺空腔、液气囊腔及肺血肿等,其中肺纹理改变18例,小斑点片状影14例,云雾状及磨玻璃状阴影13例,大片状高密度影7例,肺空腔影2例,肺液气囊肿及血肿影8例,另外还发现气胸、液(血)气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及肋骨、锁骨骨折等。结论肺挫裂伤具有典型影像表现,影像检查可显示其病变的基本形态和分布,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更可靠的依据。认识掌握肺挫裂伤的各种影像学表现,是早期临床治疗的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脊椎骨折应用放射平片与CT(ComputedTomography)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从2011年1月—2014年6月于我院接收的经临床手术确诊及外院手术证实(本人电话追踪随访)为脊椎骨折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98例(行CT检查)和对照组82例(行放射平片检查),记录分析相关数据并应用骨折级别评分法对其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的椎管容积改变、骨折片移位、椎管狭窄与骨折片突入椎管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中柱和后柱骨折的诊断准确率在实验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度、重度骨折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放射平片与CT检查在脊椎骨折的临床诊断中都具有一定的诊断学价值,而CT诊断的临床意义较放射平片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