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降钙素原在感染性发热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感染性发热疾病患者共 100例,根据感染的来源分细菌性组 50例以及病毒性组 50例,并选择 50名同期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降钙素原水平和白细胞计数水平。结果:①细菌性组以及病毒性组的降钙素原水平、白细胞计数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细菌性组以及病毒性组的降钙素原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 P< 0.05。而细菌性组以及病毒性组两组之间的白细胞计数水平无显著差异, P> 0.05。②从降钙素原检测阳性率看,病毒性组是 86%,细菌性组是 28%,对照组是 4%。结论:降钙素原在感染性发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高,可更好鉴别细菌或者病毒性感染。
简介:摘要本组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继发颅内感染性动脉瘤(IIA)患者,年龄(29.3±8.4)岁。6例共8个动脉瘤,其中破裂动脉瘤7个,手术治疗6个,包括血管内栓塞治疗4个,开颅手术夹闭2个。2例发生术后再出血,1例保守治疗过程中出现脑梗塞,2例动脉瘤手术治疗后接受心脏手术治疗。发病后3个月随访提示,预后良好(mRS≤2分)3例,重残1例,死亡2例。重残和死亡病例均为新发脑梗塞和术后再出血的患者。IIA是细菌性心内膜炎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高频胸壁震荡排痰仪合并微波治疗应用于脑出血术后患者肺部感染控制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脑出血术后患者80例,根据随机抽样的方式,分成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高频胸壁震荡排痰仪治疗。观察组:在高频胸壁震荡排痰仪治疗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微波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肺部感染情况。结果(1)观察组肺部感染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pulmonaryinfectionscore,CPIS)为(0.74±0.20)分,明显优于对照组(2.85±0.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使用高频胸壁震荡排痰仪相比,高频胸壁震荡排痰仪合并微波治疗在脑出血术后患者肺部感染控制上效果更佳,可有效减少肺部感染率,减轻肺部感染程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医学科住院脑出血(ICH)患者并发肺部感染(L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ICH患者118例,结合临床表现和肺部影像学检查结果,确诊LI63例,随后将118例患者分为LI组(63例)和非LI组(55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瘫痪侧别、ICH部位及类型、并发症情况(有无气管切开、尿路感染等)、认知及意识障碍情况、吞咽障碍情况、瘫痪上下肢运动功能等临床资料,并在入院第2日清晨完善血白蛋白、钠、钾、钙、镁等检查。先采用单因素分析,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ICH并发LI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程、瘫痪侧别、出血部位及类型、气管切开、尿路感染、认知障碍、吞咽障碍、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血白蛋白、钠、钙、镁可能与ICH患者LI发生有关(P<0.05);回归分析显示右侧瘫痪[OR(95%CI)=10.013(1.757,57.052), P=0.009]、双侧瘫痪[OR(95%CI)=17.170(1.092,269.844),P=0.043]、蛛网膜下腔出血[OR(95%CI)=41.817(1.208,1447.233), P=0.039]、尿路感染[OR(95%CI)=35.274(3.606,345.048), P=0.002]、血镁[OR(95%CI)= 0.000(0.000,0.143), P=0.018]与ICH并发LI有关。结论右侧瘫痪和双侧瘫痪、蛛网膜下腔出血、尿路感染是ICH患者并发LI的独立危险因素,血镁水平正常范围内偏高则可减少LI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针对性护理干预预防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 ICU) 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评价。 方法: 随机抽取 40 例 ICU脑出血患者 ,时间范围在 2017 年 10 月 -2018 年 10 月,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 20 例。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 护理前两组心理状况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 P > 0.05 );护理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 P < 0.05 );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预防 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 显著,可降低感染发生率,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2月 -2020年 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 2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患者来院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 n=98)与研究组( n=102),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预防肺部感染的整体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率、血压水平、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血压水平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预防肺部感染护理干预可降低其发生肺部感染率,改善生活质量及血压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恶性肿瘤患者感染性发热监测中降钙素原(PCT)、内毒素(ET)及G试验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山西省肿瘤医院ICU收治的189例恶性肿瘤患者。在发热7 h后,采集患者静脉血标本进行血培养,并对易感部位相关体液、分泌物标本等分别进行真菌和细菌培养,根据培养结果分为对照组(47例)、细菌组(87例)和真菌组(55例)。细菌组根据培养部位分为A局部组(63例)和A全身组(24例),比较两亚组与对照组的PCT、ET水平。真菌组根据培养结果分为B全身组(22例)和B局部组(33例),比较两亚组与对照组的PCT、G试验检测水平。结果A全身组、A局部组PCT、ET检测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局部组相比,A全身组PCT、ET检测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B局部组、B全身组PCT、G试验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局部组比较,B全身组G试验检测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CT、ET和G试验可有效监测感染,且操作简单、省时、快速。结合血液培养和真菌培养结果判断病程的发展和预后,对恶性肿瘤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性胰腺坏死(IPN)患者复数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0年2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34例具有明确病原学依据的IPN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5例,女性49例,年龄(46.69±14.11)岁。按引流液中病原菌耐药情况将IPN患者分为复数MDROs感染组和非复数MDROs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更换抗菌药物种数、联用抗菌药物种数、入住ICU时间等相关因素差异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134例具有明确病原学依据IPN患者中,复数MDROs感染41例(30.60%),非复数MDROs感染93例(69.40%)。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程、APACHEⅡ评分、胰腺外感染、外科手术次数、发病至手术时间、引流管通畅、住院时间、入住ICU时间、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更换抗菌药物种数、联用抗菌药物种数、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复数MDROs的发生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化血红蛋白(OR=3.957,95%CI:1.073~14.600)、发病至手术时间(OR=6.086,95%CI:1.263~29.325)、更换抗菌药物种数(OR=3.560,95%CI:1.077~11.772)、联用抗菌药物种数(OR=3.560,95%CI:1.077~11.772)、入住ICU时间(OR=3.590,95%CI:1.126~11.448)是IPN患者复数MDROs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早期病灶清除、持续控制血糖、减少入住ICU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频繁更换抗菌药物与多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可减少IPN患者复数MDROs感染。
简介:【摘要】 Llizarov技术的生物学原理是张力 - 应力法则,所用 外固定架是 一种可全方位调节的三维环形多功能 外固定架。其独特治疗理念及技术应用 很好地解决了许多传统方法无法治疗骨科顽症, 极大的促进了现代骨矫形外科的发展。本研究就 Llizarov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