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对脾胃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改善作用。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录的80例脾胃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均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对症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研究分析发现①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消化系统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③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脾胃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进行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亏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为对比西药与中医治疗的效果,现将选取脾胃亏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64例参与此次研究, 64例患者均为我院收治,收治年限 2018年,收治月份 3月至 11月间,并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成两组,其中接受西药进行治疗的 32例设为参照组,接受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穴位贴敷进行治疗的 32例设为实验组,并分析这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从治疗有效率上看,实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评估两组的中医症候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后发现,在治疗前所评估的得分情况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在接受治疗后,再次评估两组的中医症候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发现,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的中医症候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但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结论 对脾胃亏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穴位贴敷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参加了几次省、市数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让我对初中数学虚境型片段教学有了切身的体验和新的认识。随着数学新课程的推进,数学教师应更加注重数学教育技能的提高。在各种教学比赛中,片段教学越来越受到欢迎。它运行方便,效率高,可操作性强,不受时间、场地的约束。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分析脾肾亏虚型泄泻的中医辨证治方式及效果。 方法: 本文选择在 2017 年到我院就诊的 100 例 脾肾亏虚型泄泻患者,将患者分为艾灸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两组,每组 50 例患者,针对艾灸治疗组患者应用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方式,针对中药治疗组患者应用肠泰合剂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血清胃泌素水平、血浆胃动素水平。 结果: 艾灸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中药治疗组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高于中药治疗组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低于中药治疗组患者。 结论: 针对 脾肾亏虚型泄泻患者,主治医师可以选择应用中医辩证治疗方式,如 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方式,以此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血浆胃动素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补中益气汤用于治疗脾胃气虚型不寐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5年10月来我院就诊并被诊断为脾胃气虚型不寐的患者80例,随机分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服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主观症状改善程度和疗效评分的总有效率,分析补中益气汤用于治疗脾胃气虚型不寐的临床疗效。结果加以服用补中益气汤的观察组患者失眠改善程度较大,总有效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能够明显改善脾胃气虚型不寐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明显,安全可靠。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对脾胃虚弱型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脾胃虚弱型泄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脾胃虚弱型泄泻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可见对脾胃虚弱型泄泻改善效果肯定。
简介:摘要探索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疗效。将收集到的168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84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艾灸,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88.10%,对照组总有效率78.5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毒副作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脾胃虚寒型胃痛采用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艾灸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