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逆行岛状术后坏死的原因。方法对36例足皮肤缺损患者应用神经逆行岛状修复,损伤原因为急性损伤25例,慢性损伤7例,术后挛缩1例,术后窦道1例,术后皮肤缺损2例,伤后1~15天手术。结果皮完全成活31例,大部分坏死1例,尖端皮肤坏死3例。结论年龄偏大、踝部受伤严重、术后观察处理不当是坏死的主要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神经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缺损。结果36例全部存活,3例远端缘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经过8个月-5年随访,患者质地色泽良好,厚薄均匀,小腿及足踝部外观及功能良好,供区愈合良好,小腿及足踝部痛觉及触觉恢复良好。结论神经具有解剖恒定,不牺牲重要血管及不需要吻合血管、切取方便、技术容易掌握、修复范围较大等优点,是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腓肠神经 皮瓣 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神经筋膜皮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2004年至2010年临床应用的18例逆行神经筋膜皮修复小腿下部组织缺损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安全存活,切取最大面积可达18cm×12cm,最小面积3cm×3cm,可修复小腿、内外踝部、足跟部、足背部创面,手术方法安全性大,效果优良。结论逆行神经筋膜皮,手术设计、操作简便,易于切取,不牺牲小腿主要动脉,不吻合血管,且成活率高。

  • 标签: 腓肠神经 带血管神经蒂筋膜皮瓣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逆行神经临床应用的特点。方法2005年5月—2012年12月采用逆行神经修复小腿中下段10例,踝部6例,足背部2例,切取面积5cxm6.5cm—10cmx12cm。结果18例全部成活,经2—18个月随访,均外观满意。结论逆行神经血管是修复小腿中下部、足踝及足背部皮肤软组织深度缺损的理想办法。足踝部皮肤与骨骼之间缺少肌肉组织保护,损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常伴有肌腱、骨、关节外露,治疗难度较大,自1992年法国Masquelet等1报道神经的解剖和临床应用后,该已广泛用于修复小腿中下段、足踝及足背部皮肤缺损2报道。我们于2005年5月至2012年12月应用神经修复此类损伤10例,效果良好。

  • 标签: 外科皮瓣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解剖研究及超声研究了解动脉终末穿支走行规律及变异情况,探讨转点下移对前足缺损的修复能力。方法通过尸体解剖及正常人多普勒检测研究动脉终末支和转点下移的极限位置等,将2013年1月~2014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30例前足缺损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于研究前和研究后进行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实验组成活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动脉终末支和神经小隐静脉的血管网链关系,可提高神经转点对前足缺损的修复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腓肠神经 营养血管 皮瓣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139-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远端为神经岛状的临床经验。方法应用远端神经岛状修复小腿远段、踝关节软组织缺损共65例,于外踝水平行小隐静脉吻合33例,神经缝合10例。结果65例全部成活,无明显臃肿,随访10-24个月,小隐静脉未作特殊处理有明显色素沉着者3例,其余皮肤颜色及质地良好。结论神经岛状血供可靠,解剖恒定,是修复小腿远段、踝周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较理想方法。

  • 标签: 腓肠神经 外科皮瓣 移植
  • 简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较常见,由于足踝部特定的解剖结构,软组织少,伤后很难愈合.我院采用神经逆行岛状修复小儿足跟皮肤缺损,经术前、术后精心护理,成活,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腓肠神经 神经营养 血管蒂皮瓣 手术修复 小儿 足跟
  • 简介:5例仅以动脉穿支血管神经全部成活,应用远端神经修复足踝部IV°创面19例,作者切取的5例仅以动脉肌间隙穿支血管神经

  • 标签: 修复足踝 皮瓣修复 神经营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了30例足部软组织缺损择期行神经修复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术后相关护理.护理、营养支持、健康教育等。认为细致的护理是保证成活的关键。

  • 标签: 足软组织缺损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 足部修复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超大神经逆行岛状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3例足踝包括前足底部的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超大神经逆行岛状移位修复。面积最大32×12cm,最小16X8cm。结果13例中得到远期随访10例,术后外观色泽均正常,足外侧缘皮肤感觉早期减退,术后3-6个月全部或部分恢复。而移位的厚薄适宜,质地及功能良好,6个月后均恢复了保护性感觉。结论超大神经逆行岛状切取简便,血供可靠,不牺牲主要动脉,由于旋转点的演变,轴点下移,使踝关节包括前足的大面积皮肤缺损均能获得有效的覆盖,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腓肠神经 岛状皮瓣 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8例足跟部软组织较大范围缺损的治疗。方法应用含神经逆行岛状进行修复。结果8例完全存活,术后随访6-18个月,肢体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神经逆行岛状血供可靠,是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

  • 标签: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的小腿神经筋膜穿支在修复足跟、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共收集了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21~51岁,平均32.5岁;修复足跟部创面10例,足踝及足背创面6例。采用改良的"Z"形皮肤切口显露部,部包含1条来自动脉的穿支血管神经及其周围血管链,及1条或多条小隐静脉的属支静脉,剩余筋膜组织尽量剔除;最后采用内侧或外侧动脉穿支为的接力修复供区,避免供区植皮。术后通过门诊和电话随访、微信传送照片的方式进行随访。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全部成活,无静脉回流障碍所致的肿胀及坏死,创面均I期愈合。面积大小12 cm×5 cm~30 cm×15 cm,部宽度1~2 cm。未再次行修薄整形手术,供区未出现明显的术后并发症。其中10例小腿后方供区采用接力覆盖,6例直接闭合。所有患者对术后下肢功能和外观满意。结论采用改良皮肤切口,部穿支加强的小腿神经筋膜可以安全可靠的修复足跟、足踝部创面,不易出现供血不足或者静脉危象,同时可以通过接力修复供区,避免供区植皮。

  • 标签: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 穿支皮瓣 手术改良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足跟部由于局部软组织少,损伤后常有跟骨及跟腱外露,创面的修复相当困难,以往修复这类损伤以吻合血管的游离为主,手术难度大,易发生血管危象。神经自Masquelet等1992年报道以来,由于手术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修复足跟部缺损的理想。2004年3月至2008年3月,我们应用神经远端穿支动脉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1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足跟部皮肤缺损 皮瓣修复 动脉蒂 穿支 远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逆行神经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例足部软组织缺损施行神经逆行修复。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全部成活,外观好,色泽与周围正常皮肤相似。结论该血运可靠,手术操作及设计简便,是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腓肠神经 营养血管皮瓣 移植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神经来源于神经神经沿腘窝上外缘经股二头肌内缘下行,至腓骨头后方并绕过腓骨颈,向前穿腓骨长肌起始部,即分为神经神经两终支。我院创伤外科从2010年2月-2014年3月,采用带神经转移修复踝部、跟部、及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13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腓浅神经 腓深神经 腓浅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低旋转点神经远端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20例采用低旋转点的神经远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治疗方法及结果进行总结。结果本次研究所有均成活,治疗效果高于预期,经过后期随访本组20例患者均能够正常行走。结论低旋转点神经远端切取较为方便,成活率比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踝足部 腓肠神经 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