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经推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中选取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推拿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弹响声、关节活动障碍、压痛、疼痛消失时间更早,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比对照组70.83%更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经推拿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5TMRI在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MRI诊断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的34个病例,此组患者均行肩关节MRI与X光肩峰出口位(Y位),根据临床资料,以及X光、MRI两种影像的表现作出总结。结果34例患者中Y位结果显示肩关节撞击综合征为23例,11例结果显示正常,阳性率(67.6%);1.5TMRI结果显示肩关节撞击综合征34例,阳性率(100%);X线结果显示A-H间距变窄(肩峰下间隙<10mm)20例,肩峰骨质增生13例,1.5TMRI结果显示A-H间距变窄20例,肩峰骨质增生13例;在MRI检查中(1)直接征象34例均有肩袖损伤的表现,其中仅有冈上肌腱信号改变者1例,33例均有冈上肌腱、冈下肌腱、肩胛下肌腱损伤,撕裂者0例;间接征象7例者肩峰下滑囊积液,继发征象8例者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损伤,7例者盂肱后韧带损伤,3例者喙肩韧带损伤。结论1.5TMRI不仅可对A-H间距及肩峰骨质增生作出明确的诊断,且可对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直接及间接征象显示得很好,故1.5TMRI对肩关节撞击综合征(SIS)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对于临床诊断SIS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50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患者均在关节镜下接受对应髋臼成型术、股骨头成型术以及髋臼成型术联合股骨头成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对比手术前、后髋部VAS评分、改良Harris评分等变化,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94%患者切口达到I期愈合;与术前比较,手术后7天、3个月患者VAS评分、改良Harri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1例患者切口出现感染、1例患者大腿外侧有麻木感,并发症发生率为4%。结论关节镜下行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治疗能够改善患者髋部功能,缓解疼痛,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推广使用。
简介:背景:SAPHO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综合征,病变主要累及皮肤和骨关节,临床表现多样。目前,各科医师对于SAPHO综合征的骨关节病变的认识并不全面,在临床工作中常发生误诊和漏诊。目的目的:分析SAPHO综合征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方法:本研究纳入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70例SAPHO综合征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总结其骶髂关节CT的影像学特征。结果结果:70例患者中,31例(44.3%)出现骶髂关节病变。其中,双侧受累者19例(61.3%),单侧受累者12例(38.7%)。12例(38.7%)以髂骨侧病变为主,13例(41.9%)以骶骨侧病变为主。关节受累的具体部位:单独累及前下方滑膜部7例(22.6%),单独累及后上方韧带部2例(6.5%),两部位同时受累22例(70.9%)。CT的影像学特征主要包括:骨质囊变(9.7%),骨质硬化(35.5%),骨质破坏与硬化共存(54.8%);关节间隙狭窄(9.7%),关节强直(12.9%);病变周围软组织均无明确异常。结论结论:SAPHO综合征患者的骶髂关节病变多为双侧受累,骶骨侧及滑膜部受累比例略高,CT表现以溶骨性病变与成骨性病变共存为特征,较少出现关节强直。上述征象可以在影像上提示SAPHO综合征,结合患者的皮肤病变,将更有利于做出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射频去神经术治疗颈椎小关节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颈椎小关节疼痛综合征患者30例,采用射频去神经术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0例颈椎小关节疼痛综合征经治疗,疼痛消失次数,一次治疗23例,二次治疗7例,30例患者均有效治疗,优良率100%。结论射频去神经术治疗颈椎小关节疼痛综合征,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
简介:目的:对1例发育迟缓患儿及其家系进行基因检测,了解其基因突变的类型和遗传模式,以对其进行临床诊断。方法:提取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外周血DNA,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先证者进行基因筛查,结合临床表型资料,寻找候选基因致病位点,结合Sanger测序技术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致病位点验证。按照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mericanCollegeofMedicalGeneticsandGenomics,ACMG)变异分类指南判断致病性。结果:高通量测序结果发现,先证者MECP2基因、PTPN11基因存在杂合错义变异,分别为第4号外显子c.398G〉A,p.Arg133His及第3号外显子c.188A〉G,p.Tyr63Cys。Sanger测序结果显示,MECP2基因变异遗传自母亲,导致Rett综合征;PTPN11基因变异遗传自父亲,导致努南综合征(Noonansyndrome,NS)。这2个错义变异均为致病性变异,与先证者及其父母的临床表型相一致。结论: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发现1例发育迟缓患儿存在2个不同基因的致病性变异,导致同患2种不同的遗传性综合征,提示遗传性疾病患者中可能同时存在2种或以上的疾病表型,需加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