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腹膜转移是严重影响胃肠道癌患者预后的独立不良因素,"种子-土壤"学说被认为是解释腹膜转移的主要理论。由于腹膜转移结节初发时体积小,早期诊断尤为困难,因此,腹膜转移的风险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诊断方法已由临床病理因素逐渐向细胞学、乃至分子层面纵深发展,而包括影像组学在内的多组学整合评估,也进一步丰富了腹膜转移的精准诊断。腹膜转移可导致癌性腹水、肠梗阻及恶液质等相关并发症,是胃肠道癌治疗的难点。以系统化疗为基础、手术和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是胃肠道癌腹膜转移的有效治疗手段。如何富集潜在获益的腹膜转移患者,如何判定转化手术的时机,如何进一步优化现有治疗方案,特别是转化手术后的患者如何制定治疗方案等,仍需通过完善研究设计和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来解决。切实延长胃肠道癌腹膜转移患者的生存期,是持续努力的目标。
简介:摘要胃肠道癌腹膜转移是目前临床治疗的最大难题,解决该难题的根本之道在于临床医生准确把握胃肠道癌腹膜转移的核心细胞病理学机制,基本掌握分子病理学机制,并融会贯通地运用到每一例患者诊治的临床决策过程中,做到"防""治"并举,积极预防、主动治疗。与临床治疗决策密切相关的胃肠道癌腹膜转移的核心细胞病理学机制有4点:(1)腹腔游离癌细胞或微癌灶定植于腹膜,对腹膜间皮细胞造成不可逆病理性损害;(2)定植的癌细胞进一步侵袭腹膜特定结构乳斑,启动加速侵袭性生长过程;(3)腹膜间质纤维化过程加重腹膜的结构性破坏;(4)癌细胞与乳斑中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形成促进腹膜转移癌生长的容受性免疫微环境。这4条核心细胞病理学机制互为因果,相互促进,构成腹膜转移发展的恶性循环。临床医生只要准确把握这4点,就有可能掌握临床诊治决策先机,将应对性被动治疗变为预防性主动治疗,改善胃肠道癌腹膜转移临床诊治现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介入性超声对卵巢癌腹膜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之按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超声诊断,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予以介入性超声诊断。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灵敏性、特异度和准确率进行客观分析比较,并对两组患者的腹水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数据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灵敏性、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64.00%、93.33%和75.00%均高于对照组的40.00%、81.25%和57.50%,差异显著(P<0.05)。腹水的情况对卵巢癌腹膜转移的诊断影响较大,影响明显。结论使用介入性超声对卵巢癌腹膜转移具有高度诊断价值,能够较为清晰准确的把握病理进程,为卵巢癌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辅助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简介:
简介:目的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究CTGF和VEGF对卵巢癌腹膜转移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方法收集42例卵巢癌手术患者的卵巢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链酶菌抗生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对卵巢癌组织标本进行检测,观察卵巢癌组织中CTGF和VEGF的表达水平及微血管密度(MVD)、淋巴管密度(LVD),并对卵巢癌腹膜转移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不同腹膜转移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和分化程度卵巢癌患者卵巢癌组织中CTGF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期、临床分期、腹膜转移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化程度卵巢癌患者卵巢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GF阳性组患者的MVD明显高于CTGF阴性组,VEGF阳性组患者的MVD明显高于VEGF阴性组(P〈0.05);CTGF阳性组患者的LVD高于CTGF阴性组,VEGF阳性组患者的LVD高于VEGF阴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EGF阳性表达是卵巢癌患者发生腹膜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TGF阳性表达和VEGF阳性表达均是卵巢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TGF和VEGF可以促进卵巢癌组织中微血管和淋巴管的生成,进而促进卵巢癌发生腹膜转移和淋巴结转移.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胰腺癌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在CT引导下行腹腔神经丛毁损或腹腔神经丛毁损联合腹膜后肿大淋巴结无水乙醇注射治疗(简称联合治疗)胰腺癌相关疼痛的止痛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87例因上腹痛控制不佳入院的胰腺癌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A组(n=48),在CT引导下行腹腔神经丛毁损治疗;B组(n=139),在CT引导下行联合治疗。分别比较手术前、手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时的止痛效果、吗啡应用剂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口服吗啡剂量分别为(107±34)、(65±23)、(35±12)、(48±18)、(81±25)mg,B组患者分别为(112±37)、(53±17)、(27±14)、(42±16)、(63±20)mg;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以及3个月口服吗啡剂量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1周A组疼痛治疗有效率和优良率分别为83.3%和60.4%,B组分别为95.7%和75.5%;术后1个月A组分别为71.7%和45.6%,B组分别为89.0%和67.6%;术后3个月A组分别为48.6%和25.7%,B组分别为72.6%和47.0%;与A组相比,B组疼痛治疗有效率和优良率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 d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术前相比,A组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术后1 d、1周、1个月以及3个月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后1 d相比,A组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B组术后1周、1个月以及3个月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后1周相比,两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恶心呕吐发生率有所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术后1个月相比,A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恶心呕吐发生率有所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一过性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腹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1 d内发生率最高,一般在术后7 d内基本恢复。结论两种方案均可有效缓解胰腺癌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疼痛,降低吗啡用量。联合治疗的有效率和优良率更高,术后应用吗啡剂量更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基于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的放射组学特征对上皮性卵巢癌腹膜转移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86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轴位脂肪抑制T2加权成像(fat suppression-T2 weighted imaging,FS-T2W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和动态增强(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DCE)-T1WI扫描,从每个患者术前FS-T2WI、DWI和DCE-T1WI图像中提取定量成像特征,建立放射组学模型、临床模型;结合放射组学特征及临床病理危险因素,构建放射组学诺模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AUC、校准曲线和临床实用性来评估该放射组学诺模图的预测性能。结果来自MP-MRI组合序列的放射组学模型比单独来自FS-T2WI、DWI和DCE-T1WI的模型具有更高的AUC (0.865 vs. 0.749、0.765、0.736)。诺模图(0.953)显示出比临床模型(0.819)和组学模型(0.865)更好的诊断效果。结论基于MP-MRI组合序列的放射组学诺模图对腹膜转移显示出良好的预测准确性,可用于术前识别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腹膜转移。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介入性超声和常规超声对卵巢癌腹膜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疑似卵巢癌腹膜转移患者79例。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性超声和常规超声诊断,统计病理检查结果,比较介入性超声和常规超声对卵巢癌腹膜转移的诊断结果和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漏诊率、误诊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常规超声对合并不同程度腹水的腹膜转移的诊断情况,并分析其影像学图像特征。结果79例疑似卵巢癌腹膜转移患者中,病理检查确诊腹膜转移70例,腹膜转移率为88.61%(70/79)。常规超声诊断腹膜转移结节最长径为0.6~4.5(1.55±0.06)cm,且常规超声检出最薄腹膜厚0.49 cm。介入性超声诊断出腹膜转移72例,未发生腹膜转移7例;常规超声诊断出腹膜转移66例,未发生腹膜转移13例。介入性超声诊断的灵敏度为95.71%(67/70),准确度为89.87%(71/79),高于常规超声诊断的84.29%(59/70)、77.22%(61/79);介入性超声诊断的漏诊率为4.29%(3/70),低于常规超声诊断的15.71%(1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例卵巢癌腹膜转移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腹水,常规超声诊断存在腹水的腹膜转移阳性率为84.29%(59/70),少量腹水阳性率为68.42%(13/19),中等量腹水阳性率为85.71%(24/28),大量腹水阳性率为95.65%(22/23)。结论常规超声诊断效果受腹水深径影响,腹水量越多则检查效果越显著,在少量腹水患者诊断中应用受限,与常规超声相比,介入性超声诊断卵巢癌腹膜转移可提高灵敏度和准确度,降低漏诊率,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