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脑电图监测对癫痫患者诊断与致癫灶定位的相关意义。方法我院2006-2010年收治的74例脑癫痫患者进行常规脑电图检查和录像脑电图长期监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74例患者进行常规脑电图(REEG)监测痫样波检出率为36.84%,致癫灶定位率为34%;录像脑电图(VEEG)长期监测颠样波检出率为78.37%,致癫灶定位率为67%;总异常率分别为56.27%和85.48%,两者相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EEG长期监测癫痫患者相较REEG具有明显优势,通过与其他监测结合运用可提高癫痫诊断率及致癫灶定位准确性,对顽固性脑癫痫患者的诊断治疗及致癫灶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目的探讨脑磁图癫痫定位技术对难治性癫痫致痫区定位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难治性癫痫病人58例,术前行视频头皮脑电图、磁共振、脑磁图、颅内埋藏电极皮层脑电图等检查,综合评估确定致痫灶的位置。根据综合评估致痫区制定手术方案并实施,随访并判定疗效。根据脑磁图癫痫定位和综合评估致痫区吻合度分为3组,Ⅰa组:完全吻合一两区域中心位置在1cm以内,Ⅰb组:基本吻合一两区域中心位置在1~3cm;Ⅱ组:不吻合一两区域中心位置在3cm以外或其他。统计分析各组间疗效的差异。结果本组总有效率为77.6%(45/58),其中癫痫完全消失18例;Ⅰa、Ⅰb组手术疗效无明显差异,但Ⅰ组手术疗效明显优于Ⅱ组。结论脑磁图癫痫定位是难治性癫痫术前评估的重要方法之一,当脑磁图癫痫定位和术前综合评估致痫区基本一致时,手术疗效相对较好。
简介:摘要癫痫是结节性硬化症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之一,其大部分是药物难治性的,手术为其治疗提供了有效途径。而准确的术前评估对术后疗效至关重要,术前评估主要是确定手术需要切除的致痫灶范围及需要保留的脑功能区范围。因为癫痫产生机制及脑组织网络的复杂性,目前还没有单一的、特异性的检查方法可以对致痫区进行精准的鉴别和定位,所以需要使用多种检查方法来综合评估和定位,这包括详细的病史采集、发作期症状学分析、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脑电监测和神经心理学评估等。如何合理运用以上方法以及综合分析其结果对于结节性硬化症合并难治性癫痫患儿癫痫发作的最终控制起重要作用。现将就此进行方面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MR对常规MRI阴性的药物难治性癫患者术前致灶的定位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7例[男36例、女21例,年龄(24.0±10.3)岁]常规MRI阴性的药物难治性癫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发作间期18F-FDG PET/MR扫描,采用视觉及半定量方法综合定位致灶。术后1年随访,根据Engel分级评价手术疗效,以手术切除病变及术后随访结果为定位诊断的"金标准",计算18F-FDG PET/MR定位致灶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89.5%(51/57)的患者18F-FDG PET/MR表现为1处或多处葡萄糖代谢减低,10.5%(6/57)的患者未见异常葡萄糖代谢改变。18例(31.6%,18/57)常规MRI阴性的药物难治性癫患者18F-FDG PET/MR图像上检出微小结构异常。46例患者获得术后1年随访,癫症状改善者(Engel Ⅰ~Ⅲ级)占84.8%(39/46)。18F-FDG PET/MR定位致灶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0.0%(27/30)、3/16、65.2%(30/46)。结论对于常规MRI阴性药物难治性癫患者,18F-FDG PET/MR有助于致灶术前定位,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信息。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11C-胆碱PET/CT动态脑显像对海马硬化难治性颞叶癫(HS-RTLE)致灶的定位诊断价值,并与18F-FDG、11C-氟马西尼(FMZ) PET/CT进行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6月间北部战区总医院经病理证实为海马硬化(HS)的62例患者[男39例、女23例,年龄(30.3±11.2)岁],术前均行多核素(18F-FDG、11C-FMZ、11C-胆碱)PET/CT脑显像。11C-胆碱PET显像采用动态连续扫描技术,绘制11C-胆碱在双侧海马区域的时间-放射性曲线(TAC)。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比较3种显像剂对HS致灶的阳性检出率及定位准确率。另对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间该院46例临床可疑HS-RTLE患者[男27例、女19例,年龄(32.9±11.9)岁]行前瞻性研究,检查方法同回顾性研究,以颅内植入电极或术后病理为"金标准",验证11C-胆碱TAC对致灶的定位诊断效能,应用ROC曲线评价3种显像剂定位致灶的诊断效能。采用χ2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和Delong检验分析数据。结果回顾性研究示18F-FDG PET/CT对致灶的阳性检出率高于11C-胆碱PET/CT[100%(62/62)与85.48%(53/62);P=0.003],11C-胆碱及11C-FMZ PET/CT对致灶的定位准确率高于18F-FDG PET/CT[100%(53/53)、96.61%(57/59)与33.87%(21/62);均P<0.001]。前瞻性研究的46例患者中,25例为HS-RTLE,21例为非HS所致癫。11C-胆碱PET/CT诊断HS致灶的特异性为100%(21/21),11C-FMZ和18F-FDG PET/CT分别为90.48%(19/21)和33.33%(7/21)。11C-胆碱及11C-FMZ PET/CT的AUC高于18F-FDG(0.920、0.912与0.627;z值:4.93、5.16,均P<0.01)。结论11C-胆碱PET/CT可用于癫致灶的术前定位。相比于18F-FDG、11C-FMZ PET/CT,11C-胆碱PET/CT特异性高,阴性显像患者更有排除意义。
简介:摘要:为解决当前多交换工作台定位孔位置精度控制误差大,无法满足一致性要求标准问题,开展多交换工作台定位孔位置精度控制与一致性解决方案研究。通过控制多交换工作台装配精度条件,对工作台滑座和工作台定位孔和定位套进行灌胶工艺创新,提出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按照新的解决方案的思路对多交换工作台优化可实现对定位孔位置的精度控制,并实现了多交换工作台滑座与各个工作台两个定位孔之间的精度一致性。 关键词:多交换工作台;定位孔位置;精度控制;精度一致性; 中图分类号:TH165文献标识码:A
简介:摘要:为解决当前多交换工作台定位孔位置精度控制误差大,无法满足一致性要求标准问题,开展多交换工作台定位孔位置精度控制与一致性解决方案研究。通过控制多交换工作台装配精度条件,对工作台滑座和工作台定位孔和定位套进行灌胶工艺创新,提出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按照新的解决方案的思路对多交换工作台优化可实现对定位孔位置的精度控制,并实现了多交换工作台滑座与各个工作台两个定位孔之间的精度一致性。 关键词:多交换工作台;定位孔位置;精度控制;精度一致性; 中图分类号:TH165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