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治疗方案进行探讨。方法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诊治的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50例作为研究样本,收集患者病理治疗和治疗方案与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本组50例AMM患者,男17例,女33例;平均年龄(51.4±0.3)岁;行Miles手术治疗者30例(60.00%)、行局部切除术者共计13例(26.00%)、单纯化疗者共计3例(6.00%)、单纯放疗患者2例(4.00%)、接受放疗+化疗患者2例(4.00%);Miles手术治疗者中位生存期较长为21.06个月,其次是行局部切除术者18.62个月,非手术治疗者的中位生存期最短。结论针对AMM患者行Miles手术治疗或局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相对较优,而患者是否发生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将对患者预后效果产生影响,在此类患者治疗中应该注重合理选择手术方案根治并联合腹股沟处淋巴结清扫。
简介:目的探讨咪喹莫特(imiquimod,IMQ)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focusedultrasound,HIFU)治疗荷B16黑色素瘤小鼠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黑色素瘤细胞B16皮下接种小鼠建模,设荷瘤对照组(A组)、IMQ组(B组)、HIFU组(C组)及IMQ联合HIFU组(D组)。观察各组小鼠肿瘤生长情况及小鼠生存时间;制备小鼠脾淋巴细胞,与B16细胞共培养,台盼蓝拒染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对B16细胞的细胞毒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γ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A组、B组、C组小鼠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9d,65d,29d,均明显短于D组的113d(P〈0.01);A组、B组、C组脾淋巴细胞毒性分别为(23.00±1.73)%,(35.33±5.03)%,(37.50±2.21)%,均明显低于D组的(55.33±7.64)%(P〈0.01);A组、B组、C组培养上清液中IFN-γ质量浓度分别为(427.57±42.55)pg/mL,(778.45±27.85)pg/mL,(756.26±81.33)pg/mL,明显低于D组的(965.56±46.29)pg/mL(P〈0.01);A组、B组、C组培养上清液中TNF-α质量浓度分别为(278.45±21.72)pg/mL,(399.37±35.29)pg/mL,(365.86±36.95)pg/mL,均明显低于D组的(565.56±46.29)pg/mL(P〈0.01)。结论IMQ联合HIFU治疗能有效延长黑色素瘤小鼠生存期,提高其抗肿瘤免疫功能,其机制可能与Th2向Th1逆转增强有关。
简介:目的研究老瓜头生物总碱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增殖抑制与促进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MTT法检测老瓜头生物总碱对B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Hoechst33258染色、Caspase-3和Caspase-8活性检测,观察老瓜头生物总碱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和机制。结果MTT检测显示老瓜头生物总碱抑制B16细胞的增殖,呈现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作用24、48、72h的IC50分别为0.97、0.98、0.16mg·L^-1;选用浓度0.25、0.5、1mg·L^-1老瓜头生物总碱孵育B16细胞24h,经DNALadder检测出现阶梯状DNALadder,片段100~200bp,呈现细胞凋亡裂解;0.5、1mg·L^-1老瓜头生物总碱孵育B16细胞24h后Rhodamine123染色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显示荧光降低,且随浓度增加,荧光降低增加;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8活性增强,0.5、1mg·L^-1老瓜头生物总碱药物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老瓜头生物总碱可抑制B16细胞增殖,诱导B16细胞凋亡,可通过增强凋亡蛋白Caspase-3和Caspase-8活性诱导凋亡。
简介:目的:观察白及多糖对酪氨酸酶(TYR)活性及黑色素形成相关蛋白TYR、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表达的影响。方法:超声提取白及多糖粗品。用不同浓度的白及多糖(0.05、0.1、0.2、0.4、0.8g/L)和曲酸(阳性对照,0.1、0.2、0.4g/L)作用于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用于检测细胞活性、TYR活性;各组细胞分别加入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α-MSH)及不同浓度药物共培养后检测黑色素含量;将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α-MSH)、曲酸组及白及多糖低、中、高剂量组,予相应干预48h后,应用Westernblot检测B16细胞TYR和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曲酸组、白及多糖(0.05~0.8g/L)组、空白组间的细胞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白及多糖在浓度0.1~0.8g/L对TYR的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P<0.01),其作用与阳性对照曲酸相当;白及多糖在浓度0.1~0.8g/L有较高的抑制黑色素生成作用(P<0.05,P<0.01);白及多糖浓度0.2~0.4g/L对TYR、MITF蛋白表达水平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白及多糖可能通过抑制TYR的活性和蛋白表达及MITF的蛋白表达,起到抑制黑色素生成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原发癌的临床情况。方法对76例多原发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女发病比例为3∶1,同时性多原发癌27例(35.6%),异时性多原发癌49例(64.4%)。多原发癌的发病高峰时间集中于首发癌后的5年内,约60例(78.9%),多原发癌时间间隔为0~336个月。消化系统是首发癌和多原发癌的好发部位,其中首发癌的高发器官为食管、胃、肠道(55.3%),二发癌高发的器官为肠道、肺、胃、食管(67.6%)。手术治疗、放疗、化疗是首发癌和多原发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多原发癌的手术率明显低于首发癌。结论临床需提高多原发癌的诊断意识,掌握多原发癌发病特点、诊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水平。
简介:[摘要] 目的 描述原发骨肿瘤患者正性负性情绪和生命质量的的现状,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和生命质量量表对81例原发恶性骨肿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正性情绪与生命质量的功能状况和总健康状况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症状中的疲倦、食欲丧失和经济困难呈显著负相关(p <0.05);负性情绪与生命质量的功能状况及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 <0.05),与症状及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p <0.05),与失眠、食欲丧失和便秘呈显著正相关(p <0.05)。结论 原发恶性骨肿瘤患者正性负性情绪与生命质量密切相关,医护人员应重视原发恶性骨肿瘤患者的正性负性情绪状况,及时给予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11例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主要为颅内压增高、中枢神经功能缺损症状;7例患者为单发部位病变,4例患者为多发部位病变;7例患者免疫组化CD20+、CD79a+、LCA+、Ki-67+、CD10-表达均为100%;Ki-67+增殖指数60%-80%11例患者脑脊液均未见肿瘤细胞,行骨髓检查均未见骨髓浸润;10例患者起始化疗采用以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利妥昔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的系统化疗联合鞘内局部注射加或不加全颅脑放疗,总缓解率90%;11例患者总生存率为81.81%,2年OS率为50%,与单纯化疗的病人相比,化疗联合放疗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两组病人总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利妥昔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的系统化疗联合鞘内局部注射的治疗方案仍是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首选治疗方案,化疗联合放疗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并不能带来病人生存获益。
简介:目的总结乳腺、卵巢癌双原发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讨论其可能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例乳腺、卵巢双原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为24-3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20个月.结果9例患者中,6例首发乳腺癌,2例首发卵巢癌,1例为同时性乳腺、卵巢双原发癌.2例患者进行了BRCA基因检测,1例患者存在BRCA1基因突变.9例患者乳腺首发临床症状均为乳房包块;卵巢首发症状中6例为腹胀,2例为阴道异常流血,1例为卵巢肿物.有乳腺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的5例患者中,ER均阴性表达,其中4例为三阴性乳腺癌.9例患者均进行了乳腺癌根治术,并全部接受了化疗,有3例患者术后进行了放射治疗,1例患者术后接受了他莫昔芬内分泌治疗,无患者接受抗HER-2治疗.9例患者中除1例患者拒绝卵巢手术外,其余8例患者均进行了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9例患者均接受了静脉化疗,3例患者接受了腹腔灌注化疗,无患者接受放射治疗.9例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46岁(36-51岁),中位发病间隔时间为93个月(0-300个月),确诊第二癌后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9个月(7-22个月).7例患者发生卵巢癌复发转移,随访期间3例患者死亡.6例无家族史者发生两癌的中位间隔时间为122个月,3例有家族史者发生两癌的中位间隔时间为21个月;3例患者发生首发癌时年龄〈45岁,其发生第二原发癌的中位间隔时间为258个月,6例患者发生首发癌时年龄逸45岁,其发生第二原发癌的中位间隔时间为36个月.结论乳腺、卵巢双原发癌患者的首发起病年龄较小,诊断卵巢癌时多已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有家族史的患者两癌的间隔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的治疗以手术和化疗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