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门诊性病患者的艾滋病感染情况,分析性病患者感染艾滋病的特点和规律。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500例性病患者,抽取患者的静脉血液进行酶联免疫法进行HIV抗体筛选,统计艾滋病的诊断情况,比较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性病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在500例患者中共诊断出395例艾滋病患者,感染率为79.0%;性病患者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已婚、学历水平、所患的性病类型及是否具有吸毒现象均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未感染艾滋病的患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更高;进行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了解性病患者的基本资料,针对艾滋病高危多发人群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和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性病患者感染艾滋病的几率,提高其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简介:摘要目的对性病、艾滋病社区健康教育与服务模式予以探讨。方法选取本社区的居民和两家宾馆为研究对象,实施性病与艾滋病的社区健康教育与服务,对干预前后居民对性病及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及两家宾馆避孕套的使用率予以比较分析。结果实施干预后居民对性病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为80.9%明显高于干预前的23.6%,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9.85,P<0.05);而干预前两家宾馆避孕套的平均使用率为48.6%,干预后为49.7%,没有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2.01,P>0.05)。结论对于性病艾滋病的预防,社区健康教育与服务模式的应用,有利于提升社区居民对性病及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干预效果显著。
简介:目的通过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病人(以下简称HIV/AIDS)随访服务提供方和接受方的视角,初步了解随访干预的影响因素,探讨在吸毒严重的艾滋病流行地区的随访模式。方法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对4名主管艾滋病工作人员,14名随访责任人、40名HIV/AIDS进行个人深入访谈,每人约1~1.5小时。结果政府重视、政策支持、"四免一关怀"政策、社区维持治疗、随访工作人员数量、HIV/AIDS的流动、歧视、家庭支持、违法犯罪被公安抓获、交通不便等是影响HIV/AIDS随访的主要因素。结论社区为基础的随访模式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降低社会歧视,方便提供心理支持,减少HIV/AIDS暴露的机会,还可以及时地随访到外出流动而失访的HIV/AIDS。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MMT)在HIV/AIDS随访当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议在艾滋病流行地区迅速采用以社区为基础的随访模式,发挥MMT的随访管理作用,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合作,在监管场所随访HIV/A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