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李白抒情诗用浪漫的想象、高超的抒情技巧表达出心中的渴望,赢得了历代读者的膜拜。探讨诗仙的抒情策略,有利于把握诗作情感,又有利于分析诗人的创作个性。

  • 标签: 李白抒情诗 抒情技巧 创作个性
  • 简介:杨庆祥,1980年生。2009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供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兼任中国现代文学馆首批客座研究员、特邀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出版有《分裂的想象》《我选择哭泣和爱你》四人集等著作多部,获“唐锼青年文学研究奖”、“中国年度青年批评家奖”等多种奖项。同时从事诗歌写作,诗集《虚语》,获“人民文学年度诗歌新锐奖”等奖项。

  • 标签: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现代文学馆 诗选 爱情 中国当代文学 诗歌写作
  • 简介:曹植亲情诗赋数量多,题材广,构成了完整的亲情世界。曹植具有特殊的人生经历,人生后期始终处于被猜忌、被疏离的境地,亲情裹挟在政治漩涡中,亲情表达也在真诚中深蕴着不可言说的矛盾,有时甚至需要以隐喻的方式呈现,从而使曹植的亲情诗赋具有独特的样貌与价值。

  • 标签: 曹植 亲情 诗赋 缘情
  • 简介:现代作家们的生活空间丰富多彩。他们多才多艺,饱览山水之形胜,敏思笃行,深潜思维之浩渺。书斋伏案,融汇人间于笔端。《青年文学》关注作家们的创作生活,特别开辟“现场”栏目,聚焦他们的最新创作动态,在各个场域中,呈现创作态势的勃勃生机。

  • 标签: 抒情诗 剧场 北京 国王 《青年文学》 创作态势
  • 简介:爱情这一美好的人类情感古往今来都常被人以诗的艺术形式传诵。爱情诗,是诗人对于男女之间美好、忠贞不渝、欢畅幸福的情感基于人性的最高表达。对中西古爱情诗的对比,可以探究出中西爱情诗背后的文化差异和成因,找出目前我国经济模式西化和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之间的结点,从而可以培养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 标签: 爱情诗 文化差异 成因 跨文化意识
  • 简介:《诗》有六义,曰:"风雅颂赋比兴。"其中的比,后来常与兴并举,形成了古典诗词经久不衰的"比兴"传统。朱熹云:"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所谓比,就是比喻。刘勰曰:"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可见比喻在诗文中运用之广泛。

  • 标签: 古典爱情诗 抒情模式 《文心雕龙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古典诗词 赋比兴
  • 简介:缘于工作,结识戴霖军先生已多年,他的温和儒雅,让人如沐春风。不管是冗务缠身,还是解甲归田,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志趣一直未改,手不释卷,笔耕不辍,寄情山水,赋诗吟怀。其“浣溪沙·人意山光系列”,便是他近年拨冗吟哦的倾心力作,堪称精品,值得细品慢鉴。

  • 标签: 浣溪沙 赏析 诗情 乡情 寄情山水 儒雅
  • 简介:情诗常有,而抒情诗理论不常有。西方“抒情诗”(lyric)可追溯到古希腊女诗人萨福的作品,虽然早于《诗学》两百年出现,但未获亚里士多德及之后理论家的重视。原因不难理解,亚氏认为一切艺术都是摹仿,“摹仿者表现的是行动中的人”(亚里士多德38);抒情诗表达情感而非表现行动,难以被纳入“摹仿论”的体系,所以《诗学》将之排除。受此影响,有关抒情诗且系统化的理论长期缺位。因此,抒情诗理论的建构十分重要。

  • 标签: 《诗学》 抒情诗 摹仿论 诗理 亚里士多德 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