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血栓性肺栓塞(PTE)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14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例PTE患儿(男4例、女4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和诊治情况。结果8例PTE患儿年龄9小时龄~14岁10月龄。发热4例、咳嗽加剧4例、气促3例、胸痛2例、腹痛和背痛1例、咯血2例、发绀1例、下肢水肿2例。肺部局部呼吸音降低2例、痰鸣音3例、胸膜摩擦音1例。超声发现胸腔积液5例。6例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0.66~9.96 mg/L),5例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10.78~78.00 mg/L)。胸部增强CT提示肺动脉或静脉充盈缺损,其中肺动脉栓塞7例、肺静脉栓塞1例。原发病包括肺炎支原体肺炎4例、肾炎2例和先天性心脏病术后2例。7例患儿接受抗凝治疗后痊愈,1例因家长拒绝进一步治疗自动出院。结论对于有肺炎支原体肺炎、免疫紊乱、长期激素治疗、心血管有创操作等高危因素的患儿,出现发热、咳嗽加重、呼吸急促、胸痛和腹背痛伴胸腔积液等,要注意PTE可能,尽早行胸部增强CT检查以确诊。抗凝可以作为儿童PTE首选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病人血栓性栓塞的发生、诊断及预防。方法分析恶性肿瘤病人发生血栓性栓塞的情况及处理后的康复情况。结果恶性肿瘤病人发生血栓性栓塞后,积极采用改善微循环治疗;可以使用低分子肝素钠和其他抗凝治疗,肢体肿胀完全或部分缓解;不能耐受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的病人,肢体肿胀情况无改善。说明低分子肝素钠在恶性肿瘤病人发生血栓性栓塞后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结论恶性肿瘤病人中存在凝血异常很普遍,血栓或血栓前状态有利于癌栓形成和转移。恶性肿瘤病人多数是血栓性栓塞与肿瘤栓塞同时存在。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血栓预防措施,对于减少癌栓形成及癌栓栓塞是有利的。可使用小剂量的低分子肝素钠进行血栓预防。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性脑梗塞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血栓性脑梗塞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药物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治疗药物为丹参注射液,观察组治疗药物为奥扎格雷钠,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4.76%,明显低于观察组80.9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为(12.63±2.85)分,治疗后2周为(8.33±1.4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血栓性脑梗塞患者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临床疗效明显,可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进行有效改善,进而改善预后,降低致残率,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诊断治疗方案。方法选取92例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对不同诊断结果的患者进行抗凝药物治疗和血栓性静脉剥落手术以及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治疗。记录所有患者患病局部的红肿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患者的后期疾病情况进行随访。结果抗凝治疗组的局部红肿消失时间为(11.7±3.2)d,住院时间为(12.1±3.6)d。手术组的局部红肿消失时间为(6.5±1.8)d,住院时间为(7.1±1.7)d。手术组有2例患者出现感染。此外,抗凝治疗组有3例和7例患者在服药后再一次出现深静脉血栓和隐静脉血栓性静脉炎,手术组则分别有4例和3例。结论当患者出现血栓性浅静脉炎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抗凝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后期应采取积极措施防止疾病复发。
简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少见病,临床易被忽视而造成误诊。现报告1例如下:患者男,29岁,首次于1982年3月5日因脾大16个月,头晕11个月收住上海新华医院。体检除脾肋下1cm处余无异常。诊断为(1)缺铁性贫血,(2)脾功能亢进。对症治疗42天,血清铁上升至94ug%,脾功能亢进无变化出院。3个月后皮肤粘膜逐渐出现散在的出血点及淤斑,间歇性鼻衄伴深黄色尿1年于1983年11月14日再次入院。查血常规Hb95g/L、RBC2.8×1012/L、WBC3.2×109/L、BPC76×109/L。骨髓报告:增生活跃.粒:红=2.8:1,粒红系正常。巨核细咆全片37个,原巨核细胞2个,幼巨核细胞6个,巨核细胞过渡型26个,巨核细胞成熟型2个,裸核型1个,成熟期巨核细胞
简介:摘要:目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具体治疗和预后分析。方法:将近五年本院收治的TTP病例,根据治疗相关记录,对患者的临床特征、诊疗方法以及疗效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结果进行统计并作对比分析。结果:对所有32例TTP患者进行分析可发现,患者男女比例为15:17,均龄为(35.29±14.21)岁,三联、五联征占比分为56.25%与37.5%;观察治疗结局,有6.25%的患者病情加重,6.25%的患者有复发,6.25%的患者难治,46.88%患者存活,53.13%的患者死亡;有78.13%的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患者是否进行血浆置换与病死率之间有相关性(P<0.05),但患者进行血浆置换的次数是否>4次与病死率之间则无相关性(P>0.05);患者进行血浆置换后Hb与PLT水平升高,LDH则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TP患者诊断与治疗需参考具体临床表现与检查相关指标,进行血浆置换可提升患者的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