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感染性休克属于微循环功能障碍病症,该病症发生突然且病情较急,主要是由于病原微生物所产生的毒素进而导致体液失衡,会给机体组织器官带来一系列的器官受损综合征,因此,感染性休克患者存在极高的病症死亡率。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可以有效监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情发展,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以综述形式阐述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效果进展。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重症患者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临床护理。方法:病例选取时间: 2019年 1月 -2019年 10月,筛选本科室 58例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患者进行此次研究,选用电脑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 2组,对比组 29例,研究组 29例,对比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循证护理,分析两组的住院时间与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数据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住院时间小于对比组,研究组的显著有效率以一般有效率均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重症患者进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中进行循证护理,能够良好的减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临床护理效率,对中曾患者的康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在实际临床中值得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脏手术后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护理的效果,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生理状态,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本研究选取了我院心脏手术后的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血流动力学监测护理,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手术情况、术后生理指标以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血流动力学监测护理在重症患者中的实际应用价值。结果:1. 基本信息: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体重等基本信息上无显著差异(P>0.05)。2. 手术情况:两组患者在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方面也无明显差异(P>0.05)。3. 术后生理指标: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等生理指标波动较小,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而对照组患者存在较大的波动,部分指标出现异常。4. 护理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心脏手术后重症患者采用血流动力学监测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生理指标稳定、抢救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此,认为血流动力学监测护理在心脏手术后重症患者的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连续血流动力学监测对重症创伤患者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接收的22例重症创伤骨折患者,给予回顾性分析,均给予连续血流动力学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实施针对性复苏策略,观察临床救治效果。结果: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5.52±2.61)d、碱剩余复常时间(9.22±1.45)h、复苏达标时间(6.71±1.33)h。复苏后中心静脉压、心排指数升高,谷丙转氨酶、血肌酐、肺血管阻力指数降低,凝血酶原时间缩短,与复苏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复苏前后的肺动脉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基于连续血流动力学监测情况下指导临床对重症创伤骨折患者实施救治,可显著提高复苏效果,减轻对靶器官、凝血功能的不良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重症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重症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重症患儿采用常规非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B组重症患儿采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比较两组患儿的危重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儿监测治疗前的危重诊断评分与B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采取监测治疗后,两组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均得到恢复,同组危重评分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组监测治疗后危重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重症患儿应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能够提高患儿危重评分及转归,降低重症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无创、安全、患儿易接受,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