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渐进式教学法'在血细胞形态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提高血细胞形态学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血细胞形态学的学习兴趣和细胞形态学识别能力。方法:选取本校2013级-2015级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每个年级随机选50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授课方式,试验组用'渐进式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分段执行,不同时段采用逐步渗透的方法,综合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和开放实验室,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师生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开放、互动方式完成课程教学。结果:教学效果调查显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教学流程的参与度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试验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过程考核评价结果显示除了试验报告两组比较无差异外,其余各项过程考核成绩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渐进式教学法'的应用在加深学生对细胞形态学的理解、学习成就感等提高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大大激发和提高学生对细胞形态学学习兴趣,在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方面效果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发热患者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指导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接诊发热患者47例及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30例,共77例纳为研究对象,行对比性临床研究。经采集两组血样后行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后,比较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组间、组内差异性。结果:(1)血细胞形态异常检出率:发热患者各类血细胞形态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血细胞形态学指标差异性:随患者发热程度升高,其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中MCHC、Hct、MCV及RDW-SD数据均呈上升趋势增长,且平均检测数值均高于健康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后,可在明确发热患者血细胞形态异常情况及相关指标后,对其发热病因予以大致评估,提升发热治疗针对性,提升临床用药合理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临床检验中的意义。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从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发热、贫血或者经血常规检查后列为危急范围的患者共80例作为观察组的实验对象,截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80名作为对照组的实验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需要实施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就其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值等指标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能够反映出患者真实病情变化,从而辅助部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临床当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在2020年6月~2022年6月期间,选取50名缺铁性贫血患者和50名参与体检的健康人员参与本次两组对照实验。对所有参与实验的人员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通过检验结果当中各项指标的数值对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进行相应讨论。结果: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当中,实验组红细胞形态异常值为58.00%,口型红细胞值为12.00%,附红细胞体数值为20.00%,异形淋巴细胞数值为12.00%,异常细胞值为10.00%。以上数值均高于对照组,所形成的p值均达到了小于0.05的标准。结论: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对于缺铁性贫血的检查具有明显作用,值得进一步的研究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临床当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在2020年6月~2022年6月期间,选取50名缺铁性贫血患者和50名参与体检的健康人员参与本次两组对照实验。对所有参与实验的人员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通过检验结果当中各项指标的数值对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进行相应讨论。结果: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当中,实验组红细胞形态异常值为58.00%,口型红细胞值为12.00%,附红细胞体数值为20.00%,异形淋巴细胞数值为12.00%,异常细胞值为10.00%。以上数值均高于对照组,所形成的p值均达到了小于0.05的标准。结论: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对于缺铁性贫血的检查具有明显作用,值得进一步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