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清代西域经营的加强以及清词创作中兴局面的出现,推动了清代西域词的产生。以词作反映西域风貌在整个词史进程中都具有文体独特性。西域词的内容与清代西域诗趋同,多描摹风物、交流唱酬与记录日常生活之作。其艺术风格则因作者个体差异呈现多样性,但绝少浮艳软媚之音。词人的主观创作态度决定了西域词数量较少,词体自身发展的局限性,也影响到词作的流衍与传播。
简介:老酸奶傍晚时分,我们看到尼莎汗大婶赶着她家的黄牛穿过开满紫色花朵的胡麻地,沿着长着两排杨树的土路走过来。在她路过砖窑场时我们就从她摆动的长裙里闻到了老酸奶的气息。那深藏魔力的气息会把馋欲之手从我们的胃口里引诱出来,即便是在黑夜降临,那只深受诱惑的手仍然朝着尼莎汗大婶走去的暗蓝色的天空下伸着,一直扬到第二天上午她双手提着两摞盛放在陶碗里的老酸奶迎着阳光走过来才会落下。
简介:秋深似水当远徙之鸟划过天空,许多风景都次第老去,而高原风,却把凝重的秋色,运到遥遥的塔里木以西。秋高气爽,粮棉归仓,咿咿呀呀的马车,于暮色之中辗下沉重的辙。辽远垦区,已是秋深似水,豪爽中显出几分壮怀激烈——绕在身边的是云,拥在四周的是锦,埋头流汗的耕者,一把木锨挥洒至今,始终不变勤劳的本质。漠野上,野野的几声吆喝,于强烈的阳光里,成为《秋色赋》里的独特诗韵。
简介:
简介:丝绸之路北线在天山经过一个美丽的地方——伊犁。伊犁地区三面环山,新疆最大的河流伊犁河从中穿过,青山绿水,森林茂密,素有"北国江南"之称。这片绿洲的形成是因为伊犁是新疆降雨量最大的地区,水让这里的群山森林密布,绿草如茵。伊犁在历史上为乌孙国管辖,臣服于汉武帝后,汉武帝开始在伊犁河谷屯田,是在新疆历史上屯垦最早的地方。
简介:天池新疆干燥,到了旅店之后先弄一盆水,把鼻腔清理干净。十六年前我曾经去过新疆,清楚地记得飞机在接近地面上,听到秋雨敲打在机身上的声响,那种感觉很奇妙,这种感觉在以后的旅行飞行中从未发生过。这是我对新疆的第一个记忆,至今还能感受到那清脆的雨声,潮湿的空气,甚至还记得下了飞机躲在廊下避雨、看雨的情景。
简介:这是一次与贤者同行的文化探寻,是以快门传递求道者的虔诚,是用光圈观照摄影人的灵魂,是从苍凉雄浑中辨认历史的真容
简介:~~
简介:在南方水塘里,有一只青蛙,它年轻、孤单、充满梦想。虽然它的命运比井底之蛙好多了,但这个水塘还是太小了。至于外面的世界,它更是一无所知。为了摆脱孤独,它不停在水中游来游去。它的歌声热烈而忧伤,带着一点自暴自弃,犹如一场青春热病。日月倒映在水面,它要把它们衔住,吞服下这治病的药片。但每次都碎了,这使它感到伤心。
简介:博格达2008年。九月到新疆开会,参加第五届多民族文学论坛。住地博格达宾馆异常爆满,大厅、走道、餐厅…处处挤满了人。代表照合影的时候,要在门前轮流排队,而且无法与其他会议的人员完全区分。探询缘由,是因为前段北京举办奥运,为了保证安全,几乎所有会议都被取消。如今开禁不久,挤压多时的众会议一下聚集,便出现了如此场景。但街上的出租车司机告知说,眼下旅游的生意还是清淡。自年初的雪
简介:为了对付大汉的头号敌人匈奴,汉武帝绞尽了脑汁。有一次,汉军抓到一个匈奴军官,在匈奴人嘴里得到一个重要情报。在西面的河西走廊,原本有一个国家大月氏。大月氏人十分痛恨匈奴,因为大月氏曾经被匈奴打败,匈奴人不但占领了大月氏人的家园,匈奴大单于还把大月氏国王的脑袋砍下来当酒杯喝酒。
简介:西大河水库西大河水库,有着青春女子乳房的曲线。近处的雪山,是谁白色襁褓中的婴儿,正在吮吸着奶水。雪花还在飘洒。雪花,每一片下面都住着一株草啊!那些来自天堂的水的种子,我敢肯定,站起身来,就是一群牦牛,或是一群小尾寒羊。水库的蓝,是天空蓝的影子。这蓝,是爱的颜色。我在仔细辨认,哪一滴水里,住着祁连山的大爱;哪一滴水里,包裹着我爱的前缘。远处的云,已经洗干净了自己。
简介:西域,是我国汉文史籍中对我国古代西北边疆地区的专门称谓,历史上的“西域”是一个动态的地理概念,它的地理范围是随着我国各朝代疆域的拓展而变化。因而,“西域”不仅仅是个地理概念,而是包含政治概念、文化概念和历史概念的综合性概念。西域的概念,在藏文史籍中比较含
简介:张骞是西汉时期伟大的探险家。当时,汉朝正在准备进行一场抗击匈奴的战争。一个偶然的机会,汉武帝从一个匈奴俘虏口中了解到,西域有个大月氏国家,其王被匈奴单于杀死,他的头颅还被制作成了酒器。月氏人忍受不了匈奴的奴役,便迁徙到天山北麓的伊犁河流域又受乌孙国的攻击,只好再向西南迁到妫水(今阿姆河)流域。月
清代西域词综论
我们·西域
西域诗笺
西域乡愁
西域江南
西域笔记
西域行走
西域春天
西域故事
西域随想
斋月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
西域风情(组诗)
西域散章
西域佛塔漫谈
西域"识"悟空
“西域金戈”
西域使臣张骞
西域诗篇(组诗)
踏马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