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生成语法认知语法都反对行为主义的语言观,充分认识到认知与语言密切相关,但二者还是有很大的差异.文章从哲学和心理学基础、语言共性论、语言研究的途径以及语义的地位等四方面将生成语法认知语法进行了比较.

  • 标签: 生成语法 认知语法 比较
  • 简介:摘要:本文从理论语言学研究的三个核心问题出发,着重对比生成语法认知语法在语言研究方面之异同,以解初学者对二者的困惑。本文另介绍了对认知语法的基本认识以及一些疑问解答,以加深初学者对认知语法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其学习与研究理论语言学的动力。

  • 标签: 生成语法 认知语法 对比
  • 简介:本文对国内汉语认知语法的发展概况和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认为汉语认知语法的研究有着很好的前景.

  • 标签: 汉语 认知语法 动态
  • 简介:从不可预测性和使用频率两个方面来看,"动+个+形"具有构式地位,作为语言单位具有整体压制作用,但也离不开组成部分在概念层次上的组合。"个"在该构式中仍是量词,形容词被"个"的原型意义名词化,整个构式表达动作实施所达到的非正常或极端状态,同时附加了说话者的主观期待值。此外,在语义形成过程中,转喻链机制发挥了促动作用。总之,对这一构式进行分析,需要取构式语法认知语法各自的方法优势。

  • 标签: “动+个+形” 构式 构式语法 认知语法
  • 简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语法教学要走出"填鸭式"误区,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高效教学。要根据小学生兴趣特点、认知起点、理解特点,让语法教学游戏化、迁移化、情境化,这样,才能让小学生快快乐乐学语法

  • 标签: 小学英语 语法 认知规律
  • 简介:本文以《戏文三种》为研究对象,结合当代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成果,探讨动词“取”的语法化历程。

  • 标签: 语法化 语义俯瞰 认知 隐喻
  • 简介:从体验哲学的角度,阐明了认知语法的基本观点和特征:语言是一个具有象征结构的符号系统,它是有理据的。其核心是语义。人们的语言知识来源于其使用,语言能力是一系列规约式的构式组成的清单库。进而提出语言、语法教学应与词汇教学相似,坚持形式与意义的统一、意义优先,突显语言习得者的主体作用,其主要内容应该是规约性的表达式。批驳了“语法教学无用论”,提出英语语法教学的改革方向,对当前的外语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认知语言学 语法 基本观点和特征 英语语法教学
  • 简介:构式语法主张语法构式是语言的基本分析单位.本文基于语言形成与现实和认知的关系分析了语法构式形成的事件基础,提出构式语法研究的事件观,指出特定构式的意义来源于该构式所描写的事件结构及构式的使用事件.对一个语法构式的分析就是以事件结构为基础统一描写该构式在句法、语义、语用和语篇方面的语言特征.构式的事件结构是认知语言学语言单层观、连续统观、使用观和体认观的理论建构基础.在实时语言交际中,一个构式的使用(即使用事件)激活了构式的事件结构.构式的使用事件是构式进入实际话语场景的入场作用要素.

  • 标签: 语法 构式 事件 入场
  • 简介:作为一个多义范畴,量词重叠可以表达“周遍”“多”和“连续”三种意义,如何把握三种意义之间的联系是讨论量词重叠的一个重要议题。从认知语法的角度出发,量词重叠是两个相同量词的语义复合,复合得到的一个基本语义为“多重实例”。这一基本语义和句法构式进行互动。可以得到不同的语义解读。

  • 标签: 量词重叠 认知语法 复合 构式 语义解读
  • 简介:基于认知语法考察英汉独词句现象,通过对英汉独词句语料进行梳理、整合和解释,旨在探究英汉独词句情境植入成分的异同,为语言习得和对外汉语教学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 标签: 独词句 认知语法 情境植入 对比研究
  • 简介:“被”字构式的应用在现代汉语中越发广泛,除了及物动词外,不及物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皆可进入该构式,形成错配构式。几类构式因家族相似性形成“被”字构式范畴,认知语法和构式语法的互动分析为该构式范畴成员的可接受性提供了概念上的理据。

  • 标签: “被”字构式 认知语法 构式语法
  • 简介:认知语法强调把主语和宾语的地位归结为侧重关系,对动词的参与者也进行侧重分类。本文从认知语法视角分析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恩的代表作《出神》,在主语和动词侧重关系的变化来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

  • 标签: 认知语法 语篇分析《出神》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演讲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演讲归根结底是一个交流的过程,所以演讲者的目的不外乎是要吸引听众,让听众明白自己的意思,并使其接受自己的观点。所以现在的演讲,特别是国外的竞选演讲越来越趋于口语化,因此,演讲成了身处非英语环境的人们学习英语的极佳素材。

  • 标签: 英语 演讲 语法
  • 简介:摘要网络流行语“伤不起”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使“V不起”构式的固化程度加强,并表现出一定的能产性,之后的“吻不起”、“病不起”、“活不起”等也是基于“V不起”这个构式产生。这类动结式与已有的“站不起”、“瞧不起”、“了不起”等相同,但其概念结构和语义结构却不同。

  • 标签: &ldquo V不起&rdquo 构式语法化过程语法化机制
  • 简介:语法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师面临的新问题,为了教好语法,教师可以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建构教学策略,如激发图式,唤醒意象;形意结合,意义优先;创设情境,促进语用;突破结构,扩充表达;突破固式,扩充变式;基于单元,整体设计等。

  • 标签: 英语 认知语言学 语法教学 GRAMMAR TIME
  • 简介:超越语法是基于使用的语言现象,其产生有其认知动因。采用认知语言学的传承整合和构式压制的理论阐释超语法现象的修辞功能及其背后的认知理据。认知修辞的视角为研究修辞的理据,包括积极修辞辞格和语法触发的消极修辞,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 标签: 超越语法 认知语言学 传承整合 构式压制 修辞
  • 简介:本文在研读Goldberg(1995,2006)两部理论著作的基础上,就国内学界对构式语法理论所持的一些流行观点进行反思、探讨和澄清,并讨论学界目前尚未引起足够关注的部分理论细节,内容主要涉及构式的定义及构式义的来源、动词与构式的互动过程、构式间的承继联接关系等三个方面。本文主要有五点看法:1)对于构式的定义,学界目前普遍关注其非推导性特征,而忽视其使用特征;2)各类抽象程度不同的构式的构式义来源于语言使用中的抽象概括;3)动词与构式在互动过程中,动词义与构式义不发生熔合;4)按照意义的本质不同,词项与抽象构式应当区别为两种不同的理论实体,“词汇与句子构成连续统关系”这一说法并不抹杀这一本质;5)在构式间的承继联接关系中,多义联接与隐喻扩展联接难以界定,实例联接与子部分联接的定义模糊不清。

  • 标签: 构式语法 构式义 动词与构式的互动 熔合 承继联接
  • 简介:本文从认知语法的角度出发,采用Langacker的网络模型,分析“泡”字的原型与词义引申,研究传统词义与新词之间的关系,解释新词的构成,并提出“泡”字的网络模型。

  • 标签: 认知语法 范畴化 原型 引申 网络模型
  • 简介:认知照应理论框架下考察了汉语前后照应的转换规律,重点探讨概念联系性的作用,并从结构和事件过程两方面进行细致分析,发现汉语前置修饰语与主句的语义联系程度仍是决定前照应能否转为后照应的主要因素。这一发现基本符合认知照应理论的预测。

  • 标签: 前照应 后照应 概念参照点 概念联系性
  • 简介:语言使用的目的有二:语言对认知的重要作用和语言作为人类交际的首要媒介。但为了认知而形成的“完美”语法系统不一定适合于口头交际。本文探索在语法的起源与演化过程中认知因素和功能因素各自的作用,并得出结论:人类语言反映了这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 标签: 认知 功能 语法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