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202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公布了其首部肿瘤心脏病指南,指南结合近年来该领域内的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实践经验,对肿瘤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管理给出最新推荐。该文对该指南的重要推荐逐一进行解读和评述,以期为医务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遵循指南提供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我国患心脏疾病患者逐年增加,本文主要探究对在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应用曲美他嗪辅助治疗的效果与分析。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本年度入院治疗的40例患有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采用奇偶数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参照组(n=20)和研究组(n=20)两个组别。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药物方式实施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心功能指标。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均有差异,研究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及心功能指标评分(LVEF:43.1±4.2,LVEDD:56.3±3.4)均高于参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新技术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随机抽选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经数字化X线摄影DSA血管造影后,均确诊为缺血性心脏病,在造影前,均进行1.5T磁共振检查和3.0T磁共振检查。结果:在DSA血管造影的符合率方面,3.0T磁共振符合率94.00%,1.5T磁共振符合率76.00%,统计学有意义(P<0.05)。在左室参数测量值方面,1.5T磁共振在舒张末容积、收缩末容积、每搏输出量方面略低于3.0T磁共振,但差异小,统计学无意义(P>0.05);1.5T磁共振在射血分数方面低于3.0T磁共振,在左室质量、左室下壁厚度方面高于3.0T磁共振,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在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中,应用3.0T磁共振技术,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 深入分析心脏病术后并发胸腔积液的护理。方法 对于医疗结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进行治疗的30例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胸腔积液的患者资料为研究背景下,进行患者的护理处理,同时总结出护理要点,为今后的治疗活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本次实验的全部患者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处理,在整个护理环节随时关注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与引流液的颜色、形状以及量,从而给临床的治疗提供基础,并且适当的给患者提供白蛋白。结果 通过临床治疗后,通过护理5-7天后,全部患者均拔出胸腔引流管,完全治愈出院;两周至1月或复诊,没有存在胸腔积液的情况。结论 对于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联合临床治疗方式,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提升生存质量,恢复身体健康,综合效果良好,对于医疗。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措施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至此接受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5名。针对心脏病的治疗开展全面详细的护理干预,为观察护理作用,于干预前后比较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GQOL-74),调查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相较干预前,干预后患者GQOL-74评分更高,P<0.05。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已达到93.33%,无并发症发生,可见护理效果理想。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介入治疗中,予以综合护理指导严密观察并提供服务,可规避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手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