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自1986年以来,中国沿海从南到北均发生过赤潮。据报道有数百人由于食用了受赤潮沾污了的海产品而中毒,甚至有人死亡。在污染海区,由于某些种群大量繁殖,海水养殖产量和生物资源大幅度下落。海湾和河口区几乎是危机四伏,随时都有发生赤潮的可能。

  • 标签: 海区 繁殖 海水养殖 发生 产量 种群
  • 简介:赤潮是海洋受到污染后所产生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其直接原因是有机物和营养盐过多而引起的。赤潮,顾名思义,应当是红色的,但实际上,赤潮的颜色并不部是红色的,其颜色也是多种多样的。影响赤潮的颜色主要看引起赤潮的是哪种海洋浮游生物。

  • 标签: 赤潮 成因 异常现象 浮游生物 有机物 颜色
  • 简介:摘要近十几年来,由于海洋污染日益加剧,我国赤潮灾害也有加重的趋势,由分散的少数海域,发展到成片海域,一些重要的养殖基地受害尤重。因此,对赤潮的发生、危害的研究已逐渐成为热点。文章从物理、化学、生物三个方面对赤潮发生原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简要介绍了赤潮的危害。

  • 标签: 赤潮营养盐盐度种间关系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赤潮期间海水淡化系统的预处理部分和反渗透部分的水质分析,确定了赤潮对传统海水淡化系统的影响主要是大幅缩短了V型滤池的运行周期,同时在预处理产水浊度无明显变化的情况下悬浮物出现剧增,控制反渗透进水SDI值在小于4的情况下赤潮对反渗透运行无影响。

  • 标签: 赤潮 预处理 海水淡化 反渗透
  • 简介:6月2日,据浙江省海洋赤潮灾害的首次官方发布会透露:浙江遭遇了有记录以来范围分布最广的一次赤潮灾害,其中最大受灾面积达7000多平方公里,日前该省已紧急启动赤潮防灾减灾工作应急预案。

  • 标签: 浙江 赤潮 应急预案 海洋灾害 灾害管理
  • 简介:最近,珠江口发生了一次空前规模的赤潮,使粤港两地网箱中养殖的名贵鱼类大量死亡,损失惨重,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不少群众也纷纷打听赤潮是怎么回事。

  • 标签: 赤潮 藻类 珠江口 损失 养殖 鱼类
  • 简介:以1977-2012年中国海赤潮的年发生频率及2001-2012年赤潮的月发生频率数据资料为基础,建立赤潮事件的年发生频率和月发生频率时间序列。赤潮的年发生频率与时间的分段回归拟合效果较好,月频率的季节性最大值在5月(约18.22),随机波动的大小随时间序列逐步增加,波动峰值主要出现在5-7月。利用Holt指数平滑法和Holt-Winter指数平滑法分别对赤潮事件的年发生频率和月发生频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13-2020年赤潮的年发生频率呈年平均增加1次的缓慢趋势上升,2013-2016年5-7月份为赤潮高发期,峰值出现在5月,基本稳定在25次左右。

  • 标签: 中国海 赤潮 频次 时间序列
  • 简介:赤潮发生机制及相关影响因素的作用原理是进行赤潮过程数值模拟的前提和基础.同时,静态的统计学方法逐渐发展为考虑海洋生态系统动力过程的耦合模型方法.通过对目前赤潮数值模拟研究成果的归纳总结及局限性分析可知,现阶段的主流趋势是考虑海洋生态背景环境的水动力—生态耦合赤潮模型研究.随着更先进观测技术的出现及赤潮生态生理机制的深入研究,赤潮过程数值模拟在模型分辨率及模型过程耦合上可以作进一步优化.

  • 标签: 赤潮生消过程 数值模拟 研究进展
  • 简介:自2000年以来,渤海海域每年都有赤潮发生,这往往使渤海沿海水域受其影响.卫星遥感技术和海洋水色观测卫星图像,已经成功地用于识别和观测赤潮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然而,由于研究的水体、使用的遥感数据和建模方法都各不相同,因此需针对渤海海域的水体特点建立特定的赤潮反演模型.本文利用MODIS光谱反射率数据和渤海海域实测叶绿素a浓度进行了相关分析,选择表达式(B10-B8)/(B13-B8)作为渤海海域赤潮反演的指标,相关系数达到0.7815,呈现显著相关结果.研究发现2014年渤海海域赤潮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较为明显.其中渤海海域赤潮大规模爆发的主要原因归结于其半封闭型的地理形态导致的水交换不畅和沿岸径流的大量陆源物质输入,河流输入是陆源污染入海的主要来源.然后,本文利用云覆盖较少的GOCI遥感数据,建立了-个改进型赤潮指数的赤潮反演模型,并且证明了在浑浊水域中描述赤潮的有效性.2014年5月15日、26日和30日的每小时RI图像在-天中呈现出基本-致的赤潮变化,并且-天中渤海海域的赤潮面积变化非常明显,赤潮藻类优势种的垂直迁移可能是导致赤潮表面表达短期变化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赤潮 渤海 MODIS GOCI 卫星遥感 日变化
  • 简介:根据1997年-2006年对我省近岸海域历次赤潮的应急监视监测资料,初步分析了广东近岸海域赤潮发生特点。并就未来我省的赤潮防治对策和努力方向进行了探讨。

  • 标签: 近岸海域 赤潮 特点 防治对策
  • 简介:赤潮藻样品中往往包含着各种复杂的非藻沉淀物,为解决这些微藻的探测和分析的问题,可以利用微藻类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会产生荧光的特性,对裸甲藻等多种赤潮藻类进行荧光实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对藻类的荧光图像和灰度图象进行图像分割,轮廓和纹理分析及图象识别等后继图象处理.实验证明,荧光法可以有效的去除背景噪声,保留藻类信息,使得后继的图象处理工作更加容易和有效,从而解决了探测和分析包含复杂背景的沉淀物样品中微藻的问题.

  • 标签: 赤潮藻 图象分割 荧光 图像分析
  • 简介:为研究各种理化因子与赤潮藻类浓度间的非线性对应规律和有效预测赤潮藻类浓度,构建了基于BP算法的一个四层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将模糊神经网络(FNN)技术引入赤潮预测研究,并与普通BP网络、RBF网络的结果作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演出各种理化因子与夜光藻密度的非线性对应变化规律,有更好的预测功能.

  • 标签: 赤潮预测 模糊神经网络 FNN BP算法
  • 简介:摘要:近年来,赤潮在多地频发,使用近海赤潮灾害应急处置关键技术与方法能有效的治理赤潮,其原理就是用少量的改性黏土吸附大量的赤潮并使之沉降在水底,而更加简便、快捷的喷洒粘土的方法则成了推广该技术的关键。因此,本团队针对现有装置粘土溶液供应容易中断与体积过大的问题设计了多功能改性粘土海洋赤潮治理装置。本设计是由溶液制备装置、存储装置、驱动装置、传感器、主控系统及定位装置构成。设计采用STM32F103作为主要控制核心。工作时,装置快速、连续的制备好改性粘土溶液并将溶液喷洒进海水中,消灭赤潮;同时,本装置建立了远程控制终端,工作人员可实时监控粘土溶液的浓度、液位高度和喷洒状况等。装置提高了治理赤潮的效率,节约了资源。

  • 标签: 赤潮治理 不易中断 快速连续制备 体积小 智能
  • 简介:基于营养盐、自养浮游植物、食植浮游动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利用生物生长的生化机理,并考虑到海洋内微生物分解动植物遗体对营养盐的补充,建立了营养盐-自养浮游植物-食植浮游动物相互作用的生态动力学(Nutrition-Phytoplankton-Zooplankton)模型,运用现代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对模型解的动力学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参数的变化,系统稳定性也随之变化,甚至出现分岔现象.

  • 标签: 生态动力学 稳定性研究 海洋赤潮 非线性动力学理论 藻类 动力学稳定性
  • 简介:近年来,大亚湾周边的经济和人口快速发展;自1994年大亚湾核电站运转以来,大亚湾的海洋环境和生态状况尤其受到关注。本研究利用实测和卫星遥感数据比较和分析了大亚湾水温和藻华在1983-1993和1994-2004两个时期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大亚湾核电站运转后(1994-2004)比运转前(1983-1993),年平均表层水温和表层叶绿素a含量分别升高1.1℃和1.9mg/m^3;月平均有害赤潮(HAB)的发生次数也有增加;有害赤潮在1994年以前只出现在春季和秋季,而在1994年以后则全年都有发生;表层水温、叶绿素和有害赤潮发生次数都在5月份增加最明显。这些水环境和生态变化与来自大亚湾核电站的热排放以及由于人类活动增加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有关。

  • 标签: 水温 有害赤潮 叶绿素A 核电站 大亚湾
  • 简介: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最新提示,鉴于目前是赤潮的高发期,本次赤潮含有麻痹性贝毒毒素成分,应警惕在该海域捕捞的蚶、蛎、贝、蛤、蟹、螺类水产品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沿海居民在5月至10月赤潮多发期间,不要食用织纹螺等潮间带贝类,以免发生食物中毒。

  • 标签: 5-10月 赤潮多发期 织纹螺 贝类
  • 简介:有些文献指出:“赤潮发生起因因种而异,但大体上气候气象条件诸如温度、风力、风向,季风转换、气压等;海况、潮汐、流等以及海水的理化特征,如盐度、营养元素等,这些皆会成为某种赤潮爆发的因子或诱导因素”。根据赤潮监控区监测资料分析:在南海赤潮多发区,海水富营养化条件已经具备,因此气象、水文要素条件就成为赤潮爆发的重要启动因子,而天气环流的维持与变化决定了气象、水文要素因子的稳定与变化,再根据赤潮生物培养试验,从初期繁殖到后期的爆发性繁殖,直至达到赤潮生物密度,这一过程一般都需要4—5d的时间。针对这一现象,通过对近10a的赤潮发生个例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其生成前期的天气环流形势和水文气象要素,分析出赤潮生成前期的环流模式和筛选出诱发赤潮爆发的重要因子,并依此来作为预报赤潮生成的方法,依照此方法对2003年的赤潮进行预报,其效果是另人满意的。

  • 标签: 赤潮 气象条件 天气环流 海洋污染
  • 简介:[目的]研究含氯消毒剂在实验室水平对船舶压舱水中赤潮藻的杀灭效果,为现场实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测定叶绿素。的含量,比较药物作用前后的藻细胞数量,反映药物对试验藻种的量效和时效关系。[结果]药物浓度、作用时间与杀灭效果呈现正相关趋势,但较高的作用浓度决定了高昂的投药成本和潜在的环境代价。[结论]含氯消毒剂不宜单独用于杀灭压舱水中的赤潮藻类,可以考虑作为压舱水综合处理体系中的高层次处理方法。

  • 标签: 络合氯 消毒剂 压舱水 赤潮藻 杀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