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塞通治疗轻型缺血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就诊的轻型缺血脑卒中患者92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基础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治疗,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后比较,观察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ADL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ADL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血塞通治疗轻型缺血脑卒中效果确切,可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塞通 轻型缺血性脑卒中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轻型缺血脑卒中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75例急性轻型缺血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39例)及对照组(3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NIHSS评分(11.81±2.32)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用于治疗急性轻型缺血脑卒中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 标签: 尿激酶 静脉溶栓 缺血性脑卒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住院的青年脑卒中的患者的资料,对青年脑卒中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并分析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75例青年脑卒中患者血脂、脂蛋白、血糖水平及血压等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常见的危险因素。结果青年缺血脑卒中组TC、TG及LDL-C的血清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值,HDL-C、apo-A显著低于正常值。对75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吸烟、饮酒、卒中家族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8种常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比较。青年缺血卒中患者中前5位危险因素以高脂血症最为常见,其次是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和饮酒。结论青年缺血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复杂,加强一级预防消除可控的危险因素,从而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 标签: 青年 缺血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对急性缺血脑卒中静脉溶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180例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实施静脉溶栓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后的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后的患者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实施的静脉溶栓护理,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前后的血压变化差异。方法整群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出血性脑卒中69例,缺血脑卒中67例,采集两组患者卒中发作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并比较,分析不同亚型脑卒中患者血压的差异性及其临床意义。结果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作后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显著高于缺血脑卒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亚型脑卒中患者血压正常比例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两组患者各级高血压构成比存在差异,各级高血压致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明显高于缺血脑卒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发病前后血压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高血压对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度高于缺血脑卒中,并且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随血压分级的增高而增强。

  • 标签: 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 血压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缺血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前后的血压变化差异。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3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出血性脑卒中69例,缺血脑卒中67例,采集两组患者卒中发作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并比较,分析不同亚型脑卒中患者血压的差异性及其临床意义。结果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作后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显著高于缺血脑卒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亚型脑卒中患者血压正常比例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两组患者各级高血压构成比存在差异,各级高血压致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明显高于缺血脑卒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发病前后血压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高血压对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度高于缺血脑卒中,并且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随血压分级的增高而增强。

  • 标签: 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 血压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缺血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前后的血压变化差异。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3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出血性脑卒中69例,缺血脑卒中67例,采集两组患者卒中发作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并比较,分析不同亚型脑卒中患者血压的差异性及其临床意义。结果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作后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显著高于缺血脑卒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亚型脑卒中患者血压正常比例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两组患者各级高血压构成比存在差异,各级高血压致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明显高于缺血脑卒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发病前后血压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高血压对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度高于缺血脑卒中,并且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随血压分级的增高而增强。?

  • 标签: 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 血压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治疗缺血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研究时间自2016年5月开始至2017年8月结束,选取67例我科收治缺血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以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n=34)和常规治疗组(n=33),常规治疗组予以常规治疗,针灸治疗组予以针灸治疗。而后对比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认知能力。结果针灸治疗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认知能力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缺血脑卒中患者康复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针灸 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缺血脑卒中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总结防治经验。方法2014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缺血脑卒中继发癫痫45例,纳入观察组,另收集同期收治的其他类型癫痫104例,纳入对照组,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4h内发作2.2%、24h~14日发作11.1%、2周~12个月73.3%、12个月以上13.3%。2周~12周缓解期以及康复期是癫痫发作的高峰时间段,特别是9个月~12月发生率较高。癫痫类型、癫痫病灶、发作形式、脑电图、伴随症状检出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额叶、全面性发作、发作时间≤1min为主、脑电图中重度异常、MRI检查阳性、难治性癫痫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脑卒中继发癫痫可发生在任意时间短,多数为迟发,癫痫病灶明确,且分布比较广泛,全面性发作比较多见,发病时间也相对较长,但预后相对较好。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继发癫痫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脑卒中早期康复临床路径方案制定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00例缺血脑卒中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早期康复临床路径护理)和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对比(1)两组护理前后MBI评分、FMA评分及GUSS评分。(2)两组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护理前MBI评分、FMA评分及GUS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MBI评分、FMA评分及GUSS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将早期康复临床路径用于缺血脑卒中患者后,可以提高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减少住院费用,改善预后。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早期康复 临床路径
  • 简介:1前言急性卒中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及并发症多的疾病[1-2]。据统计,2013年中国卒中的年龄标化患病率为1114.8/10万,发病率为246.8/10万,死亡率为114.8/10万[3]。目前,急性缺血卒中(acuteischemicstroke,AIS)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时间窗内给予血管再通治疗,包括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急诊 系统建设 网络 规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缺血脑卒中的临床急救和治疗体会。方法选取于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急救治疗的62例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给予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救治,对患者的治疗和急救相关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统计的这62例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其中经过有效的临床急救和治疗以后有50例患者的病情好转,12患者预后不良。结论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在有效的溶栓时间窗内早发现,早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少患者的偏瘫,对于患者的身体恢复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重视。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溶栓时间窗 救治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静脉溶栓治疗对轻型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颅内出血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2月份-2018年2月份收治的轻型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65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患者实施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颅内血情况发生率,并对两组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跟踪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颅内血6.67%(2/30),较比对照组8.57%(3/35)的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进行3个月的跟踪随访,观察组预后总优良率为63.33%(19/30),较比对照组42.85%(15/35)的预后优良率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轻型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实施静脉溶栓治疗安全可靠、远期的预后效果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静脉溶栓 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 颅内出血 远期预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缺血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前后的血压变化差异。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36例,将其临床资料。其中出血性脑卒中69例,缺血脑卒中67例,采集两组患者卒中发作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并比较,分析不同亚型脑卒中患者血压的差异性及其临床意义。结果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作后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显著高于缺血脑卒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亚型脑卒中患者血压正常比例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两组患者各级高血压构成比存在差异,各级高血压致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明显高于缺血脑卒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发病前后血压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高血压对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度高于缺血脑卒中,并且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随血压分级的增高而增强。

  • 标签: 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 血压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缺血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前后的血压变化差异。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3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出血性脑卒中69例,缺血脑卒中67例,采集两组患者卒中发作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并比较,分析不同亚型脑卒中患者血压的差异性及其临床意义。结果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作后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显著高于缺血脑卒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亚型脑卒中患者血压正常比例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两组患者各级高血压构成比存在差异,各级高血压致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明显高于缺血脑卒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发病前后血压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高血压对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度高于缺血脑卒中,并且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随血压分级的增高而增强。

  • 标签: 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 血压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缺血脑卒中患者血清中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的动态变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3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缺血脑卒中患者42例,并设为缺血脑卒中组,根据NIHSS评分将其分为轻度(n=12)、中度(n=16)、重度(n=14)神经功能受损组,选取同期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使用比色法测定IMA的表达情况。结果缺血脑卒中组IMA表达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3、6、12、24、48h时缺血脑卒中组患者血清中IMA的表达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中度、重度神经功能受损组IMA水平分别为(59.8±5.6)、(49.9±4.8)和(42.8±3.7)U/mL,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MA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缺血脑卒中的早期诊断指标,同时血清IMA水平的高低可以反映出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修饰白蛋白 神经功能受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缺血脑卒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26例缺血脑卒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113例与对照组113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死亡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1%;对照组总有效率61.0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脑卒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大大提高了治愈率。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中西医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栓通胶囊对缺血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名缺血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脑栓通胶囊,并观察临床疗效、NIHSS、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试验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栓通胶囊治疗缺血脑卒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脑栓通胶囊 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