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16例胰肾联合移植术中输尿管处理经验,探讨供肾输尿管与受者输尿管端-端吻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成功完成116例胰肾联合移植手术,术中均采用供肾输尿管与受者输尿管端-端吻合,留置F6输尿管支架管,术后1~3个月拔除。术后追踪观察移植肾输尿管并发症和受者自体肾脏变化情况。结果116例受者中5例发生输尿管相关并发症。其中1例尿瘘,经保守治疗痊愈;4例输尿管不全梗阻,均采用输尿管镜逆行腔内治疗,1例治愈,余3例定期更换输尿管支架管。116例中有111例胰肾联合移植供肾的对侧肾行单纯肾移植,对比两种手术的术后输尿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5)。116例胰肾联合移植受者中,共追踪到89例受者的术前和术后自体肾形态变化情况,其中术前有尿者73例,术前无尿者16例,术后共有85例受者出现移植肾同侧的自体肾轻度积液。术前有尿和术前无尿受者术后自体肾积水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4)。术后自体肾积水不需要特殊治疗。结论胰肾联合移植术中输尿管端-端吻合安全有效,可减少手术操作的难度,降低术后并发症,避免发生输尿管梗阻后再次开放手术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回肠末端吻合后经阑尾残端置管减压是否有利于吻合口愈合;方法:选取我院 25例因各种原因被迫做回肠末段切除患者进行研究,与回盲部短距离吻合后,切除阑尾,经阑尾残端逆置胃管至回肠末段减压,促进吻合口愈合;结果:经临床观察 25例被迫做回肠末段切除,与回盲部短距离吻合后,切除阑尾,经阑尾残端逆置胃管至回肠末段减压的病人,都顺利恢复; 25例患者均于术后 2~ 4天肛门排气,平均肛门排气时间( 3.0±0.12 )天, 3~ 5天肛门排便,平均肛门排便时间( 4.8±0.23 )天, 1周内拔除腹腔引流管,平均引流管拔除时间( 4.4±1.5 )天, 2周后拔除肠减压管,痊愈出院,平均胃肠减压管拔除时间( 14.6±3.5 )天。 1例腹腔闭合伤的病人,术中发现空、回肠多处穿孔,腹腔污染严重,术后出现腹腔切口感染,麻痹性肠梗阻,术后 2周消化道功能才恢复。未出现吻合口漏等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一年无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出现。结论:经临床实践,证实因各种原因被迫做回肠末段切除,与回盲部短距离吻合后,切除阑尾,经阑尾残端逆置胃管至回肠末段减压,利于吻合口愈合,保留回盲部功能,还可以预防肠粘连。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道狭窄患者行尿道端端吻合术(excision and primary anastomotic urethroplasty,EPA)后狭窄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209例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42.1(5~78)岁。肥胖(体质指数>28 kg/m2)25例(12.0%)。既往有糖尿病史12例(5.7%),术前3个月吸烟史103例(49.3%)。术前未行尿道扩张127例(60.8%),尿道扩张1~2次42例(20.1%),尿道扩张≥3次40例(19.1%)。术前有尿道内切开术史56例(26.8%)。术前无尿道成形术史157例(75.1%),尿道成形术1次38例(18.2%),尿道成形术≥2次14例(6.7%)。术前行膀胱造瘘201例(96.2%),未行膀胱造瘘8例(3.8%)。后尿道狭窄183例,球部尿道狭窄26例。狭窄时间35.1(1~360)个月。狭窄段长度(3.19±0.65)cm。病因为外伤190例,医源性损伤12例,炎性狭窄2例,其他5例。患者均行EPA治疗,69例(33.0%)术中行耻骨下缘切除。术后复发标准:拔除导尿管后出现排尿困难,经尿道镜或尿道造影检查提示手术部位尿道狭窄。对可能导致狭窄复发的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209例术后随访18.8(3~32)个月。31例(14.8%)出现狭窄复发,复发时间(5.3±5.6)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狭窄时间(HR=1.007,P<0.001),狭窄段长度(HR=5.334,P<0.001),尿道内切开术史(HR=2.901,P=0.003),尿道扩张≥3次(HR=6.214,P<0.001),尿道成形术1次、≥2次(HR=4.175,P=0.001、HR=9.885,P<0.001),术前3个月吸烟史(HR=2.605,P=0.016),膀胱造瘘(HR=0.231,P=0.006),耻骨下缘切除(HR=6.603,P<0.001)与狭窄复发有相关性。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狭窄段长度(HR=4.911,P<0.001),尿道成形术1次、≥2次(HR=2.387,P=0.045、HR=3.688,P=0.015),术前3个月吸烟史(HR=2.730,P=0.030)是狭窄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PA术后尿道狭窄复发多集中在术后6个月内,患者尿道狭段窄长度、尿道成形术史、术前3个月吸烟史是狭窄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探讨动脉端端吻合与端侧吻合法在旋髂浅动脉(SCIA)浅支穿支皮瓣移植中应用的效果。方法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应用SCIA浅支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创面21例,皮瓣切取面积为3.5 cm×7.0 cm~9.0 cm×18.0 cm。根据受区主干动脉上壁或前壁有无与皮瓣动脉匹配的分支,分为2组。端端吻合组:皮瓣动脉与受区主干动脉分支端端吻合10例;端侧吻合组:皮瓣动脉与受区主干动脉端侧吻合11例。皮瓣静脉与受区主干动脉的伴行静脉端端吻合,皮瓣供区直接缝合。术后门诊随访6个月~1年,观察皮瓣成活情况、皮瓣及供区的外形和功能。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端端吻合组10例皮瓣全部成活;端侧吻合组11例皮瓣有2例发生静脉危象,探查见静脉血栓形成,动脉端侧吻合口血流通畅,无栓塞, 1例重新吻合静脉后成活,1例再次静脉危象时改腹部带蒂皮瓣。术后随访6个月~1年,两组皮瓣及供区的外形和功能无差异。SCIA浅支动脉口径、受区动脉分支或侧口口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端端吻合组吻合时间(16.70±1.34)min,短于端侧吻合组吻合时间(23.73±1.6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SCIA浅支穿支皮瓣移植中,如果受区主干动脉上壁或前壁有与皮瓣动脉匹配的分支,皮瓣动脉首选与其端端吻合,因无需侧口制作,操作更熟练,吻合时间短;否则与受区主干动脉行端侧吻合。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采用输尿管端侧吻合术耦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儿童完全性重复肾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输尿管端侧吻合术耦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的37例同侧双输尿管病变的完全性重复肾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33例;患侧为左侧25例,右侧12例。临床症状中,尿路感染34例,滴尿2例,排尿困难1例。病理类型中(同一患儿不限于一种病理类型),上肾部输尿管异位开口11例,上肾部输尿管异位开口伴反流3例,上肾部输尿管囊肿26例,上肾部输尿管囊肿伴反流6例,下肾部输尿管反流26例,下肾部输尿管异位开口伴狭窄11例。分析手术时间、肾盂分离前后径(anterior and posterior diameter,APD)、输尿管直径、患肾分肾功能(differential renal function,DRF)、并发症等,评价这种术式的优缺点。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同侧输尿管端侧吻合术耦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平均手术年龄为8.3个月,范围为4~110个月,手术时间为(128.84±35.06)min。术后上肾部APD为(9.41±6.40)mm,术后上肾部输尿管直径为(2.76±4.93)mm,术后下肾部APD为(5.49±6.47)mm,与术前同类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下肾部输尿管直径为(2.05±4.10)mm,与术前下肾部输尿管直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DRF为(43.06±5.75)%,与术前DRF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45.1个月,范围为13~120个月,患儿术后临床症状均消失,术后8.1%(3/37)出现并发症:1例术后半年复查积水下降不明显,DRF下降,输尿管膀胱吻合口处狭窄再次行手术治疗;2例术后2年出现间歇性排尿困难伴尿路感染,行膀胱镜下输尿管囊肿开窗术。结论输尿管端侧吻合术耦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是适用于儿童完全性肾重复畸形的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的治疗方式。
简介: 患者女,21岁,因右侧腰部酸胀不适而入院检查.查体:右侧输尿管走行区压痛.超声检查:自右肾上极内侧始,沿输尿管走行区见一囊袋状无回声区,壁薄,两端呈盲管样(图1,2),粗细不等,形态不规则,内径0.7~4.0cm,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显示囊袋状无回声区前方为肾动脉、肾静脉的血流信号,囊袋状无回声区盆腔段走行迂曲(图3),向左下方走行,止于阴道上端宫颈前方、尿道内口右侧(图4),横切面显示远段的囊袋状无回声区似位于膀胱内(图5),右肾及输尿管未见异常回声,CDFI可观察到右侧正常输尿管的喷尿现象.超声诊断:右侧腹膜后囊性回声,考虑为输尿管畸形.……
简介:端端就是于子寒。写这篇小说的是男孩。敏感而忧伤。十五年前的一个雨夜,叫端端的男孩降生了。他生于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我和他的妈妈给他起了一个乳名,叫端午,后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胆管端端吻合、经肝经皮胆道引流术修复医源性胆管损伤,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21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因不同手术导致胆管损伤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性4例,男性7例,年龄(47.5±15.3)岁。11例医源性胆管损伤中Ⅱ 1型损伤7例,Ⅱ 2型损伤1例,Ⅱ 3型损伤1例,Ⅱ 1型同时合并Ⅱ 2型1例,Ⅱ 4型1例。8例为术中发现胆管损伤并给予修复,另外3例修复手术距离初次手术的时间分别为2 d、9 d和5个月。所有患者均利用胆管端端吻合、经肝经皮胆道引流的手术方式进行胆管修复,不放置T型管。结果本组所有胆管损伤的修复手术均1次成功,无死亡病例。2例肝总管端端吻合的患者术后吻合口有胆漏发生,量少:其中1例术后3 d胆漏即消失;另1例经腹腔引流2周后痊愈。其他病例围手术期无胆漏、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术后肝功能恢复正常,无胆管炎表现。所有病例术后经肝经皮胆道引流通畅,肝表面胆道引流管穿出的部位无胆漏发生,1例在术后6个月拔除胆道引流管,其余病例均是在术后3个月拔除胆道引流管。所有患者术后无腹胀、腹痛、寒战发热、黄疸等症状,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正常,影像学检查肝内胆管无狭窄、扩张,工作生活正常,治愈率100%(11/11)。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修复手术方式应尽量选择胆管端端吻合术,保留Oddi括约肌功能,维持胆汁排泄的正常生理通路;经肝经皮胆道引流能够保障胆管端端吻合修复,能够减低患者的致残分级。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末段可弯输尿管肾镜(孙氏镜)和输尿管软镜治疗输尿管近端结石的临床疗效和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间采用孙氏镜和软镜处理输尿管近端结石的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处理方式分组,其中孙氏镜组48例,软镜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术中输尿管损伤程度、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费用等。结果孙氏镜组一期手术成功率略高于软镜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7% vs 78.8%,P=0.096)。两组均未出现术后大出血、输尿管撕脱、断裂、感染等并发症,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孙氏镜组手术时间、术后输尿管损伤程度和住院费用均低于软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孙氏镜和软镜均是处理输尿管近端结石的有效手段,孙氏镜具有一期手术成功率高、对输尿管损伤小、操作时间短、费用低等优势,可作为处理输尿管近端结石的更佳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末段可弯输尿管肾镜(孙氏镜)和输尿管软镜治疗输尿管近端结石的临床疗效和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间采用孙氏镜和软镜处理输尿管近端结石的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处理方式分组,其中孙氏镜组48例,软镜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术中输尿管损伤程度、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费用等。结果孙氏镜组一期手术成功率略高于软镜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7% vs 78.8%,P=0.096)。两组均未出现术后大出血、输尿管撕脱、断裂、感染等并发症,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孙氏镜组手术时间、术后输尿管损伤程度和住院费用均低于软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孙氏镜和软镜均是处理输尿管近端结石的有效手段,孙氏镜具有一期手术成功率高、对输尿管损伤小、操作时间短、费用低等优势,可作为处理输尿管近端结石的更佳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采用子宫下段环形切除加端端吻合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根据双色小球法对其分组,其中28例为参照组并采用髂内动脉结扎术治疗,其余28例为研究组采用子宫下段环形切除加端端吻合术进行治疗,观察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施术时间以及出血量,研究组均少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月经恢复以及恶露持续时间,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采用子宫下段环形切除加端端吻合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能够有效提高对其手术效率,并减轻患者的机体损伤,从而使其在术后更快恢复。
简介:摘要随着早期胃上部癌及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检出率逐渐增高,近端胃切除术的安全性得到验证,保功能的近端胃切除术逐步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近端胃切除破坏了食管胃结合部的正常解剖结构,导致患者术后胃食管反流症状较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各种抗反流术式中,重建"贲门-阀门"因与正常抗反流原理类似,一直是相关学者探索的热点。经过多年的发展及演进优化,目前设计的浆肌瓣吻合包括隧道式肌瓣吻合、Hatafuku设计的瓣膜成形术、单肌瓣吻合和双肌瓣吻合等。其中,双肌瓣吻合因其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良好的抗反流效果,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将对食管胃结合部抗反流的机制、食管残胃浆肌瓣吻合的历史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热点问题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