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区域协同医疗示范工程是对国家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创新的重大举措。作为创新国家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重大实践,建立现代医疗卫生保障模式——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电检查和监护服务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远程医学模式和新式远程设备和网络技术,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的应用在示范工程中将直接服务于广大百姓。

  • 标签: 远程心电 心电监测系统 医疗卫生服务模式 心电监护系统 保障模式 服务系统
  • 简介:摘要本文中主要介绍了在.NET的框架下通过Windows的服务和多线程的技术实现远程监测,将多线程技术和.NET灵活结合,通过windows的串口扩展实现多端口对同时监测的远端传输请求等,同时实现对数据无失真的传输和接收,有效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对远程诊断性能的整体提升。

  • 标签: 多线程 串口通信 远程医疗
  • 简介:心脏病作为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突发性、偶然性等特点,目前,观测潜在患者的心电图用于诊断和预防心脏疾病的主要手段,鉴于此,各种与有关的监护系统,尤其是远程监护系统被不断研发出来投入使用,以保障生命健康。本文的目的在于对现有的家庭远程监护系统进行研究,并介绍不同种类的家庭远程监护系统的应用现状,最后总结并展望未来心电监护在家庭中的应用趋势。

  • 标签: 心脏疾病 心电监护 家庭远程监护
  • 简介: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心脏监护专业委员会在前任主任委员顾菊康教授的领导下,多次提议、策划和组织讨论关于《中国远程监测专家建议》事宜。2014年1月10日第四届心脏监护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在新任主任委员侯月梅教授领导下,在黄永勤会长的关怀下,将这项工作作为专委会2015年一项重要的有意义的工作落实。它是远程医疗的重要部分,是当前急需规范的检查项目。

  • 标签: 远程心电监测 心律失常 房室阻滞 心动过速 心肌梗死
  • 简介:目的探讨远程监护技术与三维散点图技术相结合对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借助远程网络技术传送32例心律失常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海量数据)资料;采用非线性理论的Lorenz散点图分析法,经计算机处理,将直观的几何模型与数学模型相结合,并将分析软件转换为三维模式,从长程数据中分析心律失常发生的时刻、持续时间和频率。结果三维彩色心散点图色彩鲜艳、立体感强,不仅直观展示了心律失常的类型与严重程度,而且显示了心律失常发生的时刻、持续时间和频率。结论三维散点图是快速准确分析动态心电图的新方法,兼有时间散点图与Lorenz散点图各自的优势,适用于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

  • 标签: 三维心电散点图 远程监护 心律失常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远程监测在心脏事件检出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33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各110例。A组采取常规心电图检查,B组采取24h动态心电图检查,C组采取远程监测,比较三种检查的结果。结果C组在心脏事件检出率显著高于A组(P<0.05)。C组跟B组在心脏事件检出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于心脏事件检出方面,采取远程监测技术,在监测过程中可及时发现异常,其效果优于常规心电图,跟24h动态心电图效果相当,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 标签: 心脏事件检出 远程心电监测 应用价值
  • 简介: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党和国家决定于2015年9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阅兵。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重大战略决策,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8月18日,我们远程监测团队奉命执行重大军事保健任务,承担抗战老兵、支前模范和英烈子女们参加阅兵期间的常规心电图检查,远程实时监测、分析,危急值筛查、预警和预报工作,直接守护着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与世界和平英勇斗争、九死一生的抗战老英雄的生命安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 标签: 远程心电监测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健康 抗日战争 天安门广场 心电图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远程监测在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两年来我院收治的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采用远程心电监护仪和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两种方法进行监测,比较两种监测方法在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检出率上的差异,分析两种方法对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诊断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远程记录仪检测出的异常心电图共60例,检出率75%,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测出的异常心电图共24例,检出率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远程监测系统对心肌缺血症状、缺血性ST-T改变的检测率更高。结论相比于常规12导联心电图监测方式,远程监测系统对患者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监测检出率更高,更具诊断价值。

  • 标签: 远程心电监测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患者采用远程监测诊断的临床检出率进行分析。方法以62例心脏不适或者心脏病的患者进行研究,研究时间段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所有患者均实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其中选取38例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其常规心电图检查、24h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及远程心电图检查的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检查后,62例患者中远程心电图检查发现有50例出现心律失常,检出率为85.48%,而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为50.00%,并且远程心电图监测ST-T段心电图改变的检出率较高,对比常规心电图(P<0.05);但是远程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对比(P>0.05)。结论远程心电图对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检出率较高,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但是与动态心电图对比无差异性,因此远程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可以作为心脏疾病的检查手段。

  • 标签: 远程心电监测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临床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远程监测在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发展应用。方法随访200例经过康复训练后的心肌梗死患者,按照监测管理的不同,分为远程管理组(100例)与一般管理组(100例),所有患者随访1年,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发生心肌梗死的四季季节构成比,讨论远程监测在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及未来发展。结果远程管理组中,8例患者发病死亡,病死率为8.0%,一般管理组17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7.0%,远程监测患者的病死率低于一般管理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发病季节多为冬季,且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远程监测可有效降低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治疗后的病死率。

  • 标签: 远程心电监测 心肌梗死 心脏康复
  • 作者: 胡凤琼杨锐刘伟苗丛袁慧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7-03-13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
  • 机构:[摘要]目的:研究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远程心电监测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2016年3月对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远程心电监测发送的心电图状况与100例进行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Holter)的心电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两种监测方式在心率失常阳性诊断率以及心肌缺血定位的诊断率情况。结果:分析对比发现,佩带心脏远程监测仪的患者的监护结果,特别是在心率失常阳性诊断率的效果显著高于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Holter)的佩带者(P<0.05);而在心肌缺血定位的诊断上与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Holter)的佩带者相比无明显优势。结论: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对其进行远程心电监测,能够及时捕捉异常心电图,并通过正确的途径将之反馈给医生,医生在分析数据之后进行及时的诊断、指导患者开展针对性的预防与治疗方案。在控制疾病的发展,改善预后等方面具有非常重大的价值。
  • 简介:摘要在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部分原因与心血管疾病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有关。远程监测具有实施、远程、准确等特点,结合人工智能可实现自动预警,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人工智能化的远程监测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 标签: 远程心电实时监测 人工智能 心血管疾病 自动预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监测技术与护理。方法对需要进行监测的患者进行监测与护理。结论室内要求保持温度不低于18℃,以免因寒冷而引起的肌干扰。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平卧或半坐卧位。各电极安放的位置正确,并尽量避开除颤时电极板放置的位置。密切观察心电图的波形,及时处理干扰和电极脱落,每天定时回顾患者的24小时监测情况并及时记录。对躁动的患者应当固定好电极和导线,避免电极脱落及导线打折缠绕。

  • 标签: 心电监测 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居民的远程监测知识、信念及行为现状,探讨居民远程监测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5年1月~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共抽取参加北京地区心血管病健康讲座的居民610人.采用自行设计的访问式问卷,以集中现场调查形式对参加讲座的人群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居民的基本情况和远程监测知信行情况,将问卷填写合格的556名居民纳入研究.结果居民远程监测知识的平均得分为5.2±2.6分,中位得分为5分.其中得分较好、一般、较差的居民数分别为148名(占26.6%)、174名(占31.3%)、234名(占42.1%);信念平均得分为13.9±2.1分,中位得分为14.0分.其中得分较好、一般、较差的居民数分别为121名(占21.8%)、248名(占44.6%)、187名(占33.6%);在远程监测使用意愿方面,愿意、不愿意、不确定是否使用远程监测的患者数分别为204名(占36.7%)、175名(占31.5%)、177名(占31.8%).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知识与信念(rs=0.41,P〈0.05)、知识与使用意愿(rs=0.40,P〈0.05)、信念与使用意愿(rs=0.49,P〈0.05)间均呈正相关关系.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医保类型、既往史、知识得分、信念得分居民的远程监测使用意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居民的远程监测使用意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既往史、知识得分及信念得分对居民远程监测使用意愿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居民的远程监测知识、信念、行为水平均有待提高,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有无心脏病史、远程监测的知识及信念是居民远程监测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应以知信行理论为基础,制定干预措�

  • 标签: 冠心病 远程心电监测 知信行理论 社会参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远程会诊在社区的应用情况。方法 我院 与 5家社区签约设立电网络远程会诊中心,中心下设终端分站社区,分站社区经网路将所采集到得心电图信息传输至心远程会诊中心。中心医生即刻作出诊断并回复。结果 自 2018年 1月至 12月共收集、诊断静态常规心电图 1242例,男 735例,女 507例,年龄 18-96岁。正常心电图占 388例,异常心电图占 854例。心律失常 545例占 63.8%。 ST-T异常改变 312例占 36.5%。心肌梗死 11例占 1.2%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8 例。报危急值 11例。由终端分站社区传输至我院 远程会诊诊断 中心复杂病症患者转入我院治疗 107例。结果表明 社区设立远程站点实现远程会诊诊断标准化、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便利医疗服务。使危急重病患者 及时获知病情得到抢救从而降低死亡率。结论 社区签约设立电网络远程站点,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保证社区医疗服务完善、快捷、准确的心电图诊断报告发送。使危急重病人抢救及时、降低死亡率。

  • 标签: 社区 网络心电技术 心电远程会诊
  • 简介:本工作研制了数据库生成系统,并应用该生成系统建立了SD-MU心律失常数据库。数据库生成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打印输出、注释生成和系统服务等模块。应用本系统还可生成其他类型的数据库。

  • 标签: 心电数据库 生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