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索重症监护室ICU心肾综合征患者疾病进展以及相关特征,观察通过运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I型心肾综合征,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的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ICU住院治疗的32例病例,通过使用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手段进行为期24h以上的治疗,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修订治疗方案;将我院采取常规治疗的另外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住院时间、有效率以及相应的好转情况,并对研究组HR、Cr、动脉血氧分压、PaO2等生理指标进行监测。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上尚不能认为存在差异,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中HR、Cr等明显下降。结论当前我国临床中心肾综合征患者主要为I型为主,原发病中冠心病最为常见,连续性血液净化开展治疗可以明显降低,好转率明显增强。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应用的效果。方法选自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60例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协同护理治疗模式进行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取协同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效果的观察。结果观察组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协同护理应用治疗的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对照组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比对照组满意度高。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协同护理治疗取得很好的效果,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起到了提高的作用,对优化医疗卫生护理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了很好的治疗措施,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简介: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救治慢性肺源性l心脏病并重度低钠血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组19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积极寻找病因.去除诱发因素,同时予以静脉补钠纠正低钠血症。CBP组1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CBP救治,比较CBP组治疗前和治疗后4h、8h、12h、24h、36h、48h检查血钠及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比较对照组和CBP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d、第2d、第3d检查血钠及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比较对照组及CBP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d、第2d、第3d的Glasgow评分及APACHE评分及两组的病死率。结果:CBP组治疗后4h与治疗前血钠及血浆渗透压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8h、12h、24h、36h、48h与治疗前血钠及血浆渗透压明显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CBP组治疗后24h、48h、72h血钠及血浆渗透压分别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BP救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重度低钠血症疗效显著,耐受性好,不良反应低,比较安全,并可在床边进行治疗,便于对患者的观察及抢救,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措施。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正式成立。在这之前中国政治经历了两千多年的传统政治时期,经历了一百年的革命实践后,1949年建立的中国政府采取的是一套完全不同于之前任何一个时期的政治制度。因此大多数学者都将中国分为“新中国”与“旧中国”,将中国政治看作是断裂开的两部分政治,认为“新中国”是1949年后的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现代中国,而“旧中国”是封建专制的传统中国。七十年代后期,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毛泽东时期与邓小平时期不同的政策使得众多学者开始研究这两个时期的差异性与特殊性问题。虽然中国政治从传统到现代,从毛泽东时期到邓小平时期的确存在许多重大差异,但是历史的发展是连续的,因此我们不能仅从差异性特殊性的角度看待中国政治,从历史的连续性理解中国政治有利于我们追根溯源,从源头上找到解决中国现存问题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2年10月到2013年10月收治的80例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在观察组中给予高容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对照组中给予标准容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肾功能恢复时间、APACHEII评分、60d生存情况以及ICU停留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时间与ICU停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APACHEII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患者60d生存比率与对照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具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老年尿毒症患者运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临床疗效,为日后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接收的老年尿毒症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使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观察组患者75例,使用常规血液透析的对照组患者75例,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有效25例,一般39例,无效11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5.33%;观察组患者有效33例,一般37例,无效5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低血压4例,抽筋1例,恶心呕吐2例,死亡0例,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3%;观察组患者低血压3例,抽筋1例,恶心呕吐0例,死亡0例,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3%,且P<0.05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结论运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老年尿毒症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心脏手术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到2013年6月因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接受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的成年患者(既往无慢性肾脏病病史),以28天为界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并分析心脏手术前及接受CRRT治疗首日2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以红细胞分布宽度(RDW)t〉15%或〈15%为界进一步分组,探讨RDW对患者死亡的预测效力和累积生存率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7例心脏术后AKI并接受CVVHDF治疗的患者。其中6例存活,11例死亡。死亡组RDW和SOFA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P=O.048,0.014)。RDW和SOFA评分预测28天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5和0.848(P=0.024,0.0002),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1)。RDW≥15%患者28天死亡率显著高于RDW〈15%患者(P=0.038)。结论RDW可能是心脏术后AKI接受CRRT治疗患者的死亡预测因子。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选取60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并随机分为采用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治疗的观察组和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护理治疗的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比观察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干预前进行自我照顾认知的测量和测量干预后的1、3、6个月MLHF量表。结果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住院的费用、时间以及在出院半年之内疾病恶化的次数和再次入院的次数等存在差异;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MLHF量表中的情绪、身体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得分数值要少于对照组慢性心衰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显著提高其治疗效果,降低患者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