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881年10月,金允植作为朝鲜领选使率团前往中国,经北京,赴保定、天津,与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中国洋务派人士多次笔谈。在前后近一年时间里,《天津谈草》记录了42次谈草情况;随行的朝鲜朝工匠、儒生则在天津洋务工厂学习。此次使行使金允植与中国最重要的一批洋务派人士结下了深厚友谊,对中国的洋务情况有了深入的认识;通过多次笔谈,金允植还了解了中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签约的相关问题。在此期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金允植充当向导,带领清兵平定了叛乱,也提升了他在朝鲜政坛的地位。此次使行是近代朝鲜积极主动通过清朝学习西方的一次有益的尝试,对金允植的人生以及朝鲜近代史都有深远的影响。
简介:祝允明《临唐宋人书》,上海博物馆藏.纸本册页,共九开.每开纵24.2cm,横32.8cm.是作者35岁时临写唐宋名家的楷书、行书作品.计有王献之《廿九日帖》《先夜帖》、褚遂良《山河帖》、欧阳询《比年帖》、虞世南《大运帖》、蔡襄《澄心堂纸帖》、苏轼《武昌帖》、黄庭坚《沈睿达自许帖》等,其中褚遂良《山河帖》后附一无名帖(下文详解).所临诸帖无论楷书、行书,俱在祝允明笔下一一再现,不仅极其形似,而且神韵宛然,显示祝氏非凡的领悟力和高超的书写技巧.清人梁章钜在观其所临苏轼帖后感叹曰:“此段所临最为得神,即作真苏迹观可也.此帖若掩却后(落款),叹谓是祝京兆字其谁信之.乃知此事非浪得名世,但以狂草概京兆,当以此册刮其目皮也.”祝允明固然以草书名世,其楷书尤其是小楷亦在书史上声名赫赫.文徵明功力极深面目多变,然而失之僵化;王宠小楷优雅脱俗而失之疏淡;惟祝允明的小楷在套路化和荒疏之间找到了折衷的道路,惜乎楷书传世作品不多.以祝允明书法的巨大成就,时人誉之为“吴中四才子”之首.
简介:按:了解和把握书法家的社会环境、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是书法作品与书法史深入研究的必要前提,书法家年谱的编著因而成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陈麦青著《祝允明年谱》(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以下称《年谱》)约14万字,搜集颇勤,考据甚详,不失为一部很有学术价值的著作,对祝允明研究,乃至明代书史研究无疑是一个贡献。近年来,有关祝允明的资料不断发表。在此基础上,本文仿《年谱》体例,试图对其作一补充和订正个别不妥之处。此外,对祝允明的一些传世墨迹,(1)《年谱》据著录典籍或刻帖拓本人谱,本文则指出收藏者及出处;同时,考虑到资料的完整性,作者题识也一并录出。(2)《年谱》仅记年份与收藏者,未记作者自题或款识、具体日期以及相关活动,本文予以录出。与此两点有关的条文前,(1)加“△”,(2)加“□”,以示区别。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编《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2001年;以下称《书画图目》)、铃木敬编《中国绘画总合图录》(东京大学出版会,1983年;以下称《总合图录》)、户田祯佑等编《中国绘画总合图录》续编(东京大学出版会,1998年;以下称《总合图录续》)所载作品均有编号,除必要者外,本文不予标出。文中有如:“(册)”等,表示书画作品的装裱品式;如:“小楷”者,表示书体的种类。文中凡涉及日历换算者,均据《中华五千年长历》(该书编写组编,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年)。
简介:张允和先生出了一本《最后的闺秀》,我们一行人到她家采访。由于书是回忆录性质的,周有光先生也应邀在场,做了一回张先生的'配角'。编导做了一个特别的设计——让他们夫妇俩并肩而坐。张先生虽为主角,坐姿却仍有夫唱妇随的做派,你让她坐在周先生右侧,她的身子就很自然地微微左倾;你让她坐在周先生的左侧,她的身子又很自然地微微右倾。时年90岁的她还是一副备受呵护的娇妻模样.我们眼前所见,确实是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