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4月中旬,第30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的一次导演和公众的交流会,果然不出所料,张元和贾樟柯成为提问的焦点,无非反复被提问一个问题:"中国地下电影导演如何遭遇制度挤压?"一个艺术研讨会刹时充满了政治味道。张元的电影大多涉及边缘题材:精神病(《儿子》)、地下摇滚(《北京杂种》)、同性恋(《东宫西宫》)等,这些被禁的题材无一例外使电影与市场隔绝。贾樟柯的电影着重表现底层和边缘人群,浓重的悲情气氛,人物都在做无谓的挣扎。他的电影也和他的主人公一样"见不得光"。也许,处在社会大变革中的我们,内心的躁动和不安需要风格另类的电影平衡,可是他们电影的"隐性流传"也难保没有逆反性质的"偷窥"心理在作怪:"你越不让我看我越要看。"看电影和拍电影的人,真的都是因为艺
简介: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土族族源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在认识方面也逐渐趋于一致,达成一些共识。逮至2002年土族学者吕建福教授的《土族史》问世,在土族族源的认定方面便似尘埃落定。这主要是缘于《土族史》重视和梳理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重要研究成果,凭借坚实的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学科的基础,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科学的追溯考证,提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使得《土族史》具有了学术上的权威性。土族源于吐谷浑的结论,不仅为青海土族研究会所采纳,也为广大土族群众所接受。实践证明,土族族源的认定,对挖掘土族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凝聚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土族学者祁进玉先生近期出版《历史记忆与认同重构》一书,重新拾起土族族源认定的话题。作为学术问题,什么时候都可以研究和探讨,只要探讨的价值取向正确、探讨的方法得当,自然是应该鼓励的,也会有一定的收获。祁进玉先生的专著出版之后,引起学界的一些反响,本刊特刊载桑吉仁谦、程起骏、任玉贵等的文章,自然是学术上的一种回应。本刊无意由此再引起一轮土族族源的争论,只是倡导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理性的学术氛围,以期呵护学术领域应有的体面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