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工作人员在接触铅的过程中,对血细胞参数的影响。方法对某蓄电池铅场的425名作业工作进行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另外,将不接触铅与其他职业危害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共有156人。对两组工作人员进行血常规检查,对比两组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以及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数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其次,在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数量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工人长期处于铅作业环境中,不会对白细胞、血小板产生影响。然而,会降低血红蛋白与红细胞的数量。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办法与措施,减少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江苏省某铅酸蓄电池企业职业卫生状况,观察职业性铅接触人员血铅及骨密度检查结果,探讨职业性铅接触对骨密度的影响,为防治职业性铅中毒和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1月,对江苏省某铅酸蓄电池企业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收集402名职业性铅接触人员的基本信息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测定其骨密度。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铅接触人员血铅与骨密度的关联,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骨密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402名职业性铅接触人员血铅水平M(P25,P75)为220.5(118.0,307.0)μg/L,血铅值≥400 μg/L者46人(11.4%),≥600 μg/L者5人(1.2%);骨密度检查异常124人(30.8%)。工作场所铅尘、铅烟浓度分别为<0.004~0.027、<0.021~0.045 mg/m3,超标点岗位主要集中在铅烟岗位的铸焊组(44.4%,4/9)。不同骨密度水平铅接触人员血铅总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铅与骨密度呈正相关(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岗位和血铅水平接触人员骨密度异常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作业工人骨密度异常的风险是女性的5.069倍(95%CI:2.906~8.840,P<0.01)。结论职业性铅接触人员血铅水平较高且骨密度异常率高,暴露于铅工作环境是导致作业人员骨密度异常的一个影响因素,企业管理者应注重一线工人的职业防护、职业健康监护以及工作环境的监管。
简介:摘要当今世界,交通行业、电力行业、通信行业、汽车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些行业对于蓄电池的大量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蓄电池行业的发展。蓄电池行业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如职业卫生问题。如何解决蓄电池行业中的职业卫生问题一直是业内人士重点研究的课题。本文对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针对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提高蓄电池厂工人的健康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比较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网络报告(简称"网报")的铅作业工人疑似职业病检出水平和实际检出情况,为今后制定、完善职业病监测相关法律法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江苏省网报铅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数据,统计铅作业工人疑似职业病的网报检出率,并与前期判断的实际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不同年份、地区及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网报检出率的分布特征以及与实际检出率之间差异的原因。结果江苏省2016至2018年铅作业工人疑似职业病的网报检出率(0.042%,30/71 810)明显低于实际检出率1.121%(805/71 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518,P<0.01)。疑似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网报检出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7.627,P<0.01)。30例网报病例均为男性,28例(93.33%)来自中小型企业。疑似职业性慢性铅中毒实际检出的805例中,689例(85.59%)来自中小型企业;检出较多的3个城市分别是淮安222例(27.58%),苏州208例(25.84%),常州138例(17.14%)。对比网报与实际检出情况,扬州市2016至2018年的网报数占实际检出的85.29%(29/34),宿迁网报数占实际检出的10.00%(1/10),其余地级市均为0。2016至2018年46.22%(33 191/71 810)的铅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由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承担,网报的30例疑似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病例均来自疾控中心,网报数占实际检出的4.89%(30/614),其余机构均为0。结论铅作业工人疑似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网报与实际检出率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为不同地区疑似职业病的判定水平有差异、机构性质不同以及专业技术人员水平不等等原因。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氢氟酸对作业工人健康损害,探讨健康监护指标。方法对某厂蚀刻工序536名氢氟酸作业工人及对照组256人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536名接触氢氟酸的工人鼻咽部慢性炎症、咳嗽气促、皮损、牙酸蚀病,检出率分别为60.07%、34.9%、30.0%、27.1%,与256名行政后勤人员作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氢氟酸作业工人肺纹理增多增粗、支气管炎或肺部炎症、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病率、肺通气功能指标异常、窦缓及窦律不齐、ST-T改变、期前收缩差异有显著性;此外,氢氟酸对作业工人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均有一定影响。结论氢氟酸对工人呼吸系统、皮肤粘膜、牙齿、心脏、肝脏等脏器确有一定的危害。而工业性氟病以及骨骼异常少见。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职业性铅接触工人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方法于2021年1月,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Web of science和Embase系统检索1990至2020年公开发表的职业性铅接触工人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的相关文献,对文献进行筛选和资料提取,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将职业性铅接触工人作为接触组,非铅接触人员作为对照组,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用标准化均数差(SMD)及其95%可信区间作为效应指标。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质量评分为5~7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接触组工人血锌(SMD=-1.01,95%CI:-1.53,-0.49)、发锌(SMD=-0.17,95%CI:-0.33,-0.01)、发铜(SMD=-0.50,95%CI:-1.01,0)、发铁(SMD=-3.91,95%CI:-5.80,-2.03)和发锰(SMD=-1.09,95%CI:-2.02,-0.15)含量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接触组工人发钴含量(SMD=1.41,95%CI:0.72,2.10)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铬、血铜、血铁、血锰、血硒和发镍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性铅接触工人体内存在微量元素异常。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粉尘作业工人肺功能受损的程度和肺功能障碍类型,同时为粉尘职业病的防治和劳动能力鉴定提供诊断依据。方法于2011年10月-2012年3月期间对北流市的417名粉尘作业工人(观察组)的肺功能进行了检查,并同期选取对应各职业不接触任何尘毒有害因素的后勤人员共150名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检查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肺功能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阻塞性通气障碍与混合性通气障碍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功能的总异常率与限制性通气障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工龄之间的肺功能总异常率和限制性通气障碍之间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加强粉尘作业工人健康监护的同时,定期对其进行肺功能检查,在尘肺病的防治工作中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现状,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年1月1日至10月31日,通过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与备案管理系统和职业健康检查系统,收集株洲市136家企业7 806名噪声作业工人的基本信息和体检信息以及企业行业、类型、规模等相关信息,采用χ2检验对辖区内噪声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数据和企业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株洲市7 806名噪声作业工人年龄为(36.1±9.3)岁,工龄为7.0(3.0, 11.0)年;检出听力损失工人1 270人,检出率为16.27%;疑似职业性噪声聋51人,检出率为0.65%;噪声聋1人,检出率为0.01%。男性听力损失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听力损失和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均随着年龄和工龄的增加而增加(P< 0.05);不同工种工人听力损失和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行业、企业规模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金属矿采选行业工人的听力损失检出率较高(33.33%,14/42),小型企业工人的听力损失检出率较高(19.32%,296/1 532);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噪声作业工人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私营企业工人的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较高(1.29%,36/2 782)。结论株洲市噪声作业危害严重,应加强非金属矿采选行业和小型、私营企业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加大职业卫生执法力度,保护劳动者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噪声对作业工人血压和血糖的影响。方法以某职业病防治院2017年对某汽车制造公司一线在职作业工人健康体检对象为研究对象,共670人。按照噪声接触与否,将调查对象分为对照组(143人)和接触组(527人)。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及等级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噪声对血糖、心率、血压等指标的影响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危险因素的OR及95%CI值。结果对照组和接触组作业工人的平均年龄分别为(34.29±8.03)、(40.88±8.82)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作业工人高收缩压139例(20.7%)、高舒张压154例(23.0%)、高血糖63例(9.4%)、心率过速29例(4.3%)。与对照组比较,接触组作业工人收缩压、舒张压和血糖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各组作业工人以≤35岁及>35岁年龄分层,与各年龄层对照组比较,对应年龄层接触组作业工人收缩压、舒张压和血糖均有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工龄是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保护性因素(OR=0.970、0.973)。结论噪声接触可能有增高作业工人血压和血糖的作用,对心率的影响尚无法判断。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舟山市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监测资料,为健康监测和制定职业病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收集舟山市37 826名作业工人在岗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分析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禁忌证检出率的变化趋势,比较不同企业规模、经济类型等社会学特征作业工人的健康监测情况。结果2016至2019年舟山市作业工人疑似职业病检出率呈下降趋势(χ2趋势=21.09,P<0.05)。舟山市在岗职工职业健康检查以小型企业(59.72%,22 591/37 826)、私有经济企业(65.32%,24 707/37 826)、男性(82.03%,31 028/37 826)、30~49岁(59.11%,22 359/37 826)、接触噪声(67.06%,25 365/37 826)的作业工人为主。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检出率均以微型企业、男性、≥60岁、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49个月且同时接触化学和物理有害因素的工人较高。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检出率在不同企业规模、经济类型、性别、年龄和职业病危害因素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的苯类作业工人中,除职业禁忌证工人中女性工人A/G异常检出率高于男性工人(P=0.04),其余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重点关注舟山市微小型、私有经济企业作业工人,加强≥60岁年龄层接触苯、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男性作业工人的职业卫生监管工作,规范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切实保护职业人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