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农业自然资源及其演变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并评价了该区的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藏资源的特点.认为水土资源的集约化和高效利用对陕北长城沿线风沙生态系统的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陕北 长城沿线风沙区 农业自然资源
  • 简介:北方长城沿线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的北方系金属器虽见有一定数量的金器,但多以青铜器为主。这类以工具、武器和装饰品为基本组合的金属器,以其独特的造型及各种动物或怪兽纹的装饰风格在广袤的中国北方地区独树一帜。

  • 标签: 北方长城沿线 璜形项饰 分布 文化因素 意义
  • 简介:长城沿线有星罗棋布的文物占迹和风景名胜:既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有县级重点文物保持单位;既有【廿界自然与文物遗产,也有乡镇级风景名胜;既有四五十万年之前的猿人洞穴遗址和五干年前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也有近、现代革命遗址;既有五亿年前的古生代三叶虫化石和一亿年前的中生代恐龙化石,也有干万年前新生代古生物化石……沿齐长城游览既可以欣赏奇妙的自然景观,又可以沿途感受人文景观的神奇。

  • 标签: 文化遗址 齐长城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线 博物馆 风景名胜区
  • 简介:清初陕北边外禁留地承自明代烧荒形成的隔离蒙汉的黑色地带。乾隆八年,双方在边外五十里一线划出有形界线,称黑(牌)界,该谓附会于烧荒形成的黑色地带,是汉人对边外自然景观记忆延续的反映。黑界以内,伊克昭盟各旗汉族移民的耕地范围并不相同,使得黑界与移民垦殖北界之间形成宽窄不一的土地,由此衍生出当时文献未言,却实际存在的所谓黑界地。牌界地是指边墙与牌界之间的土地。伙盘地是移民定居和租耕之地,具有不连续分布的空间特征。白界地一称晚出于民国绥远编纂的文献,实为牌界地的异写,其产生可能与牌借地、白借地称谓有关。陕绥双方对诸称谓的不同书写,反映各自从己方利益和地方本位的角度,对重构清代鄂尔多斯南缘汉族移民垦殖史的不同表达和现实立场。

  • 标签: 鄂尔多斯 禁留地 烧荒 黑界地 陕绥划界
  • 简介:摘要本文以鲁中山前冲积平原为例,其地域范围南界大致与古齐长城一致,因此,取其沿线东、中、西部的栖霞、临淄、博山、济南地区代表性建筑为研究内容,介绍与山前冲积平原地理环境相适应的营造活动。

  • 标签:
  • 简介:摘要:土地风沙化危害巨大,它会导致土地退化,引发沙尘暴等灾害天气,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对农村地区和附近城市的生态有影响。魏县古河道风沙存在严重风力侵蚀,本文主要分析限制魏县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的原因,同时优化魏县古河道风沙种植防护林、梨树行间间作绿肥作物、发展节水灌溉等治理方案,促进当地居民收入提高和生态环境保护。

  • 标签: 风沙区治理 防护林 梨树种植 生态价值
  • 简介:摘要风沙煤矿高强度开采对于矿区复垦及生态恢复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文章以某煤矿区为例,通过监测点布设,系统对某一开采面进行了观测取样,针对表层、20~40cm、40~60cm、60~200cm四个土壤层位在降雨1小时和5小时条件下不同区域土壤水分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风沙煤矿复垦及生态恢复过程中应根据条件综合考虑,采取针对性修复措施,便于有效控制成本同时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 标签: 降雨条件 风沙区 高强度开采 剖面土壤水分
  • 简介:风沙危害是榆林风沙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搞好本区的植被恢复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本区植被恢复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植被恢复对策,对于本区乃至其它沙的植被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及推广意义。

  • 标签: 榆林 风沙区 植被恢复
  • 简介:榆林农牧业文化交融、多民族聚居融合等多样性特征十分明显,特别是长城沿线各区县,其黄土、风沙地貌,特色农业、畜牧业经济等自然生态资源及大量的遗址、遗物等人文资源非常丰富。在旅游资源保护开发过程中,长城沿线各区县间应加强合作,开展相关研究与论证;并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促进榆林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 标签: 榆林 长城沿线 旅游业 保护开发
  • 简介:摘要铁路路基风沙防护试验工程是按照“先试验、后推广”的原则,建立路基风沙平面防护的试验工程。路基风沙防护试验在现场共设置戈壁风积沙段和戈壁风沙流段两处试验段,试验的形式共计九种芦苇方格、石方格、土方格(固化沙垄方格)、多孔组合式固沙板、HDPE网方格、HDPE板方格,挡沙堤沟、HDPE板高立式阻沙沙障、HDPE网高立式阻沙沙障,通过不同防护方法的比较,找到适合特殊地区的防风固沙体系。

  • 标签: 防风固沙 风沙流 风积沙
  • 简介:为了解沙人居环境状况,衡量区域人居环境荷载水平,依据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以盐池县北部风沙的聚落为研究对象,以“人”为核心,从聚落的生产空间、生态空间、生活空间3方面对其人居环境荷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聚落人居环境的生产空间、生态空间均以中等荷载为主,生活空间以低等荷载为主;2)聚落的人居环境荷载可划分为低、中、高3个等级,其分别占区域面积的32.1%,39.7%,28.2%。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探明了沙人居环境荷载能力,研究高等聚落人居环境荷载面积较少,整体人居环境荷载能力较低,需加强人居环境管理,整体提高聚落人居环境荷载水平,以保障沙人居环境安全,同时也为当地资源合理配置、沙化治理、水土保持及聚落格局优化提供借鉴意义。

  • 标签: 盐池北部风沙区 聚落 人居环境荷载
  • 简介:摘要:耕地质量是土地利用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土地整治工程的重点。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人员都是根据土地的特性来进行土地质量的评估。陕北风沙草滩土壤以陕北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交界处和荒漠边缘地带为主,土地类型多种多样。由于长期的农业生产,大部分土地都已不适合人类生活和农业。因此,在实施土地整治的同时,必须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基于此,本文以陕北地区的风沙草滩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提高耕地质量的作用,对陕北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提出一些建议。

  • 标签: 陕北 风沙草滩区 土地整治
  • 简介:再一次站在沙漠的边缘,隐隐有一种游子归乡的情愫被唤醒,那纠结在内心深处的对沙漠的依恋渐渐苏生。

  • 标签: 沙漠 风沙 绿洲
  • 简介:到去年年底,榆林至靖边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已全面完工,我国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开始进入路面铺设阶段。沙漠高速公路建设是交通部“十五”交通科研项目之一,榆靖高速公路承担着这一项目的路基科研任务。面对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面对毛乌素沙漠的东移南下,陕西交通人在两年的建设中,凭借着创新精神,为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的理念做出全新的注解。

  • 标签: 高速公路 路基工程 公路建设 生态环境 管理创新 设计创新
  • 简介:摘要: 西瓜营养价值丰富,解暑除烦,具有美容和保健效果。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西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高产栽培必须要通过精选品种、优选沙壤土、合理播种、规范田间管理、及时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一系列规范的技术规程操作,获得高产高效。

  • 标签: 西瓜 高产 栽培
  • 简介:沙害是北方风沙线型生产建设项目遭受的主要危害。通过定位监测与调查监测等方法,对位于该地区的铁路项目的风力侵蚀强度与治沙措施防护效果进行监测,监测数据表明:施工扰动风力侵蚀剧烈,水土流失严重;采取路基边坡碎石土包坡、路基两侧沙障防护可有效防治项目风力侵蚀,减少项目区外围风沙流侵害路基,是阻沙固沙、减少沙害的有效措施。

  • 标签: 风沙地区 风力侵蚀 治理 效果 监测
  • 简介:摘要: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塑料大棚辣椒栽培较为普遍 。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菜肴,营养价值高。辣椒种植要求肥沃的土壤及较高温度,辣椒根系不发达入土浅,既不耐旱也不耐涝,喜光、怕曝晒,栽培技术要高。

  • 标签: 塑料大棚 辣椒高产 栽培技术 要点
  • 简介:以位于晋北风沙右玉县贾家窑6种人工林地(11a油松林、21a油松林、23a华北落叶松林、17a油松+柠条混交林、柠条林和沙棘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含水量及粒度、计算粒度参数等分析比较不同林地土壤水分和粒度的变化及分布。结果表明:1)在0-100cm深度,6种林地平均土壤含水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沙棘林〉11a油松林〉柠条林〉17a油松+柠条混交林〉23a华北落叶松林〉21a油松林;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相对较低,较深土层土壤水分受植物蒸腾耗水、根系分布深度及密度等因素影响;2)6种林地的粒度组成以极细砂和粉粒为主。7个粒级中,柠条林和沙棘林粉粒占比最大,其他林地极细砂含量占比最大;3)在0-100cm深度,6种林地土壤平均粒径大小依次为:23a华北落叶松林〉11a油松林〉21a油松林〉17a油松+柠条混交林〉沙棘林〉柠条林;4)沙棘林和柠条林有较强的水土保持能力,在晋北风沙植被恢复过程中可以优先选择沙棘和柠条进行造林;5)研究经过多年植被恢复,人工林耗水量增加。认为有必要根据土壤水分状况结合植被耗水特性和生长阶段开展人工林的科学管护,如适当调整植被盖度,加强林下草本和枯落物保护。

  • 标签: 土壤水分 土壤粒度 人工林 风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