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给药方法补铁对肾性贫血维持性治疗的疗效。方法从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肾性贫血患者中随机选择62例,按照给药方法的不同,将所有入选患者平均分成2组,即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的给药方式为直接口服,观察组的给药方式为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计算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对应值,即64.52%;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对应值,即35.48%,组间数据差异显著,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静脉注射铁剂药物的给药方案对肾性贫血患者进行维持性治疗时,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能得到明显改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较低,其临床疗效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剂量多频次静脉补铁对维持性血透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为维持性血透患者的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5年2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收治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以补铁方法为根据进行患者分组,甲组患者采取小剂量多频次静脉补铁,乙组患者采取常规剂量少频次静脉补铁,丙组患者则不进行补铁,对三组患者补铁后的氧化应激指标、血常规、以及铁指标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甲组、乙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铁指标、血清丙二醇、髓过氧化物酶与丙组患者相比,明显较高,且甲组患者、乙组患者与丙组患者的过氧化物歧化酶相比,明显较低。差异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甲组患者、以及乙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铁指标、以及氧化应激指标相比无明显的差别,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小剂量多频次静脉补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贫血情况以及铁储备情况,所产生的氧化应急反应也较低,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价值。
简介:摘要我国对于单向航路的实施较晚,很多的相关间隔理论还不成熟。考虑到单向航路最大的特色是没有对头穿越现象,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小安全间隔。本文基于已运行的京昆单向航路,从速度分布及概率论角度出发,推导传统导航的定位容差,通过建立飞机上升穿越高度层的冲突风险模型,求得单向航路和混合航路的运行方式下,相邻三架飞机的冲突风险。最后求出保障航路穿越安全运行的间隔以及航路容量。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单向航路更安全,所以单向航路可缩小目前的安全间隔,即可增加航路容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纯室间隔缺损的产前及产后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诊治的120例单纯室间隔缺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于产前及产后行超声检查,对比两次检查的结果,统计产前检查的准确率,评价单纯室间隔缺损的类型、程度及心室水平分流状况。结果与产后检查结果对比,产前检查准确92例,准确率为76.7%,错误28例,错误率为23.3%;不同组别患儿的单纯室间隔缺损类型分布结果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孕晚期复查发现宫内自愈6例,占比5.0%;产后检查发现9例有自愈现象,占比7.5%;产后1年复查发现自愈4例,占比3.3%。确诊组患儿的缺损程度大于误诊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确诊组患儿的分流速度小于误诊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的分流方向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超声在单纯室间隔缺损的临床诊断中可发挥较高的应用价值,但产前及产后的超声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大容量、远距离的电力线路传输日益增多,输电线每相导线采用二根、四根及以上的分裂导线。间隔棒作为相分裂导线的重要附属金具,安装在档距中子导线之间,限制子导线之间的相对运动及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保持分裂导线的几何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