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从科学的观点来看,临床试验中有足够样本含量的随机化、对照、盲法临床试验是最理想的研究设计.不采用随机化和盲法设计,当临床医生对某种疗法偏爱或厌恶时,会有意无意地影响试验效应的判定,甚至剔除某些对象或改变对象处理安排,给试验带来偏倚,难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目前临床试验中最多采用的是多中心、随机、对照、平行、双盲试验.随机化保证了研究对象有相同的机会进入处理组或对照组,但并不是所有的随机化方案都是等效的.有些研究人员自称的随机方案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随机,不能有效地控制偏倚.一些时有报道使用的交替分配、表格号码(奇或偶)或出生日期等分配方法,貌似随机,可能并未真正随机.这些方法会潜在影响分配决定,因为负责分配病人的调研人员可能会事先知道下一个处理是什么,从而决定病人是否进入研究或根据自己对处理的偏好来分配病人;另外,这样的分配有时还会和病人自身的某些规律暗合,因而这些都不是真正的随机方案.洗牌、抛硬币等方法尽管是随机的,但不能检查或重复.使用随机数字表、随机排列表是很好的方法,因为表中的数字是经过随机产生后定下来的,因此可以重复,但较为麻烦,对于样本量较大的临床试验,也很费时.在目前计算机应用非常普及的情况下,用统计软件中的随机化功能,事先给出种子数,进行随机化,既简单,又可重复,符合随机化要求,应予提倡.本文介绍用SAS系统实现临床试验随机化的方法,并兼论随机化试验的盲法及伦理问题.
简介:摘要:在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BIBD)方法基础上对保护度进行改进,并构造模型,以(6,3,2)为例,通过相对偏倚、均方误差与Warner模型的估计量相比较。在保护度提高的条件下,得到的相对偏倚、均方误差与Warner相差不大。
简介:摘要目的对睡眠与冠心病之间的因果关联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研究包含5个睡眠相关性状[睡眠时间(连续变量)、长睡眠时间(二分类变量)、短睡眠时间(二分类变量)、早睡早起睡眠习惯、经常性失眠]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数据集与1个冠心病GWAS数据集。应用非独立工具变量异质性检测方法评估并排除无效工具变量,利用基于广义的汇总数据孟德尔随机化方法估计睡眠与冠心病之间的因果效应,应用Bonferroni法校正检验的显著性水平。结果睡眠时间与冠心病具有显著的因果关联(OR=0.755,95%CI:0.658~0.867,P=6.68E-05)。短睡眠时间(OR=4.251,95%CI:2.396~7.541,P=7.51E-07)以及经常性失眠(OR=1.814,95%CI:1.346~2.446,P=9.25E-05)均会显著增加冠心病患病风险。而长睡眠时间以及早睡早起睡眠习惯与冠心病的因果关联不显著。结论睡眠时间以及经常性失眠与冠心病存在因果关联。
简介:在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方法基础上对保护度进行改进,并构造模型,以(6,3,2)为例,通过相对偏倚、均方误差与Warner模型的估计量相比较。在保护度提高的条件下,得到的相对偏倚、均方误差与Warner相差不大。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肥胖与缺血性脑卒中风险的因果关系。方法 使用公开的儿童肥胖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汇总数据集为暴露因素, 缺血性脑卒中为结局变量,运用IVW法、加权中位数法、简单模式、加权模式和MR-Egger回归法进行两样本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结果 选择了1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作为工具变量, IVW法支持儿童肥胖与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的因果关系 (OR=1.042, 95% CI :1.013-1.073, P= 0.005)、加权中位数法支持儿童肥胖与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的因果关系(OR= 1.055, 95% CI :1.014-1.097, P = 0.008)、加权模式法支持儿童肥胖与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的因果关系(OR= 1.072, 95% CI :1.008 - 1.141, P= 0.044),而简单模式法(OR= 1.079, 95% CI:1.005 - 1.158, P= 0.053)和MR Egger 法(OR= 1.101, 95% CI:0.953- 1.271, P= 0.211)分析结果不支持儿童肥胖与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的因果关系。结论 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支持儿童肥胖与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存在因果关系。
简介:摘要:观察性研究已经表明,某些代谢特征与消化系统肿瘤的风险之间存在关联。然而,仍缺乏更全面的分析。我们的目的是利用孟德尔随机化(MR)研究来确定代谢特征与消化道肿瘤之间的因果关系。在MR研究中,我们使用了来自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和FinnGen数据集的基因组学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我们能够评估代谢特征(如体重指数、血糖水平、血压等)与消化道肿瘤风险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某些代谢特征确实与消化道肿瘤的风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例如,较高的体重指数和血糖水平被发现会增加胰腺癌和肝癌的风险。同样,高血压也被认为是食道癌的一个风险因素。这些发现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消化道肿瘤的发病机制,并为预防和治疗DTCs提供新的思路。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法探讨酪氨酸激酶2(JAK2)基因甲基化水平与肥胖的因果关联。方法从河南农村队列中选取1 021例研究对象,其中440例肥胖者(内脏脂肪指数≥10)和581例对照者(内脏脂肪指数<10)。采用MethylTargetTM目标区域甲基化测序技术检测JAK2基因甲基化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JAK2基因甲基化水平与肥胖的关联;进一步以单核苷酸多态性为工具变量,采用孟德尔随机化法分析JAK2基因甲基化水平与肥胖的因果关联。结果JAK2基因的启动子区发现1个甲基化位点(Chr9:4984943)与肥胖呈正相关(OR=1.22,95%CI:1.04~1.42)。外显子区发现5个甲基化位点(Chr9:4985378、Chr9:4985404、Chr9:4985407、Chr9:4985409和Chr9:4985435)与肥胖呈负相关[OR值(95%CI)分别为0.53(0.29~0.95)、0.58(0.36~0.93)、0.69(0.49~0.97)、0.72(0.53~0.99)和0.58(0.35~0.98)]。3种孟德尔随机化法(逆方差加权孟德尔随机化法、基于中位数孟德尔随机化法和最大似然比法)的结果均显示JAK2基因甲基化水平与肥胖存在因果关联,其相应的β值(95%CI)分别为-1.985(-3.520~-0.450)、-3.547(-6.301~-0.792)和-3.900(-6.328~-1.472)。结论JAK2基因甲基化水平与肥胖存在因果关联。
简介:摘要孟德尔随机化法是在横断面研究数据中通过引入基因型作为暴露因素的工具变量而进行混杂校正的遗传流行病学方法,对无法测量、未知的混杂因素的校正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该方法在老年常见病的病因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且进展较快。本文就此方法原理及其在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阿尔茨海默病、恶性肿瘤等老年常见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方法,探究在欧洲人群和东亚人群中2种血压表型和4种脂质成分与2型糖尿病的因果关联。方法将分别来自2个种族的血压表型以及脂质成分和2型糖尿病遗传位点数据,匹配相同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位点,以与暴露表型密切相关的SNPs为工具变量,运用逆方差加权法分析不同种族中各血压表型及脂质成分对2型糖尿病的因果效应,同时利用MR-Egger回归模型、加权中位数法、MR-PRESSO、MR-Robust Adjusted Profile Score法和留一法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在欧洲人群中,收缩压(OR=1.40, 95%CI 1.23~1.59, P<0.001)和舒张压(OR=1.24, 95%CI 1.08~1.42, P=0.002)的升高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风险,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0.68, 95%CI 0.62~0.76, P<0.001)的升高会降低2型糖尿病的风险;在东亚种族中,舒张压(OR=0.75, 95%CI 0.59~0.95, P=0.007)的升高会降低2型糖尿病的风险。敏感性分析支持结果的稳健性。结论不同种族中血压表型和脂质成分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存在差异,可能与人群异质性和不同种族的暴露敏感性有关,因此在根据某一种族得到的结果对另一种族的患者进行治疗干预之前,需要考虑是否合理。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探究精神疾病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选用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阿尔兹海默病和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变异为工具变量,选用芬兰数据库的OSA患者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应用逆方差加权法为主分析方法,并且联合应用加权中位数分析、MR-Egger回归分析及MR-PRESSO分析这3种敏感性分析。结果抑郁症及双相情感障碍的更高的遗传易感性可增加OSA的发病风险,其对数转换比值比每增加1个单位,对应的比值比分别为1.18(95%CI:1.02~1.37、P=0.026)及1.06(95%CI:1.01~1.12、P=0.038)。阿尔兹海默病和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易感性与OSA的发病风险无相关性。结论抑郁症及双相情感障碍的高遗传易感性可导致OSA更高的发病风险,OSA和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疾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高,然而其因果效应仍需研究。
简介:[摘要] 目的 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研究方法来评估高抑郁症与银屑病之间潜在的因果关系。方法 本研究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获得抑郁症和银屑病的综合统计数据,筛选出与抑郁症密切相关的遗传位点作为工具变量,利用两样本MR研究分析,采用随机效应逆方差加权(IVW)、加权中位数法(WME)和Mr-Egger回归三种方法进行抑郁症与银屑病的MR分析,以OR值评估抑郁症与银屑病之间的潜在的因果关系,采用异质性检验、基因多效性检验和敏感性分析来评估结果的可靠性。结果 IVW及MEW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与银屑病发生之间呈正相关,本研究不存在异质性,基因多效性可能性较小,未观察到工具变量中对结果有强影响的SNP位点。结论 抑郁症与银屑病发生之间可能存在正向因果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方法研究精神分裂症与自杀或故意自残的双向因果关系。方法利用大规模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汇总数据,选择相互独立且与欧洲血统人群精神分裂症及自杀或故意自残相关的遗传位点作为工具变量。精神分裂症GWAS数据包括76 75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43 649名对照者。自杀或故意自残的GWAS数据包括1 058例自杀或故意自残患者和307 942名对照者。应用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及加权中位数法进行MR分析,以比值比作为评价指标对精神分裂症及自杀或故意自残的双向因果关系进行探讨。Cochran Q检验评估各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之间的异质性。使用孟德尔随机多态性残差和离群值(Mendelian randomization,pleiotropy residual sum and outlier,MR-PRESSO)检测SNP异常值。MR-Egger截距测试检验SNP的水平多效性。“留一法”敏感性分析检验MR研究是否受单个SNP的影响。结果IVW显示,精神分裂症可增加自杀或故意自残的风险(OR=1.297,95%CI=1.154~1.457,P<0.001),且在加权中位数法中被证实(OR=1.232,95%CI=1.038~1.461,P=0.017)。反之,自杀或故意自残与精神分裂症无关(OR=0.969,95%CI=0.927~1.012,P=0.157),同样被加权中位数法证实。Cochran Q检验、MR-PRESSO检测和MR-Egger截距测试显示工具变量之间不存在异质性或水平多效性;“留一法”敏感性分析证实,没有单个SNP对整体的结果有较大的影响。结论精神分裂症与自杀或故意自残的风险增加有显著的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