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随着青少年年级的变化,其自尊各维度上的得分也在不断变化。在社会认可和自我胜任感维度上,五、六年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一、初二学生,即六年级和初一是转折阶段,即中小学衔接的阶段,这意味着青少年所处环境的变化。由小学升入初中后,每个青少年都要重新适应新的学校环境,都要建立新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都要经历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而处于不适应期时,青少年必然会对自我价值产生消极的评价和体验,从而导致社会认可和自我胜任感下降。不难预料,适龄儿童进小学、中学生进大学、大学生读研或走向工作岗位等,环境的较大变化往往会导致其自尊发生波动或转折。在归属感和重要感维度上,初一学生得分都是最高的。五、六年级和初三学生的得分显著低于初一学生。六年级和初三学生都面临着升学,对于他们即将升人什么样的学校,将遇到什么样的老师和同学,这一切都是未知的。这使得他们失去了归属的方向,从而导致其归属感的下降。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12~16岁在校青少年抑郁状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3—6月,采用整群、分层、随机相结合的方法,抽取镇江市12所学校12~16岁的学生4 268名,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Achenh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进行抑郁因子测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青少年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4 268份,回收有效问卷3 544份。12~16岁在校生3 544名,抑郁因子检出214名,总检出率为6.04%(214/3 544),其中男生检出率为5.14%(87/1 691),女生检出率为6.85%(127/1 853),男女生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0,P=0.032)。不同性别、学习情况、家庭教养方式、父母关系、与家人关系、与周围人关系以及父母期望的青少年抑郁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习情况、家庭教养方式、父母关系、与家人的关系、与周围人的关系、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是青少年抑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学习情况、与周围人关系不和以及与家人关系不和是造成青少年抑郁的重要原因。
简介:[摘要]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三个系统组成自我意识的三种心理成分,需从青少年的知、情、意三方面分析影响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原因。个体、家庭、学校、社会的等四方面,能分析出影响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具体因素。[关键词]知情意个体家庭学校社会前苏联心理学家科恩说过:“青年初期最宝贵的心理成果是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发现对于青少年来说,等于一场真正的哥白尼式的革命。”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发展对于其本身整体个人长期发展至关重要。从心理学上解析,意识是一种高级水平的心理活动,一般为对外部和内部刺激的觉知。而自我意识就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自我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身高、体重、体态等的生理状况。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自己与他人的关系。青少年的知、情、意三方面影响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原因......
简介:目的:探讨线上社会资本、自尊与青少年抑郁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上社会资本量表、自尊量表和抑郁量表对1418名初一到高三的青少年进行施测。结果:①线上黏接社会资本、线上桥接社会资本和自尊三者之间两两呈显著正相关,三者都和抑郁呈显著负相关;②线上黏接社会资本不仅能够直接负向预测青少年的抑郁水平,也能够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对青少年的抑郁产生间接的影响;③线上桥接社会资本对抑郁不起直接预测作用,只能通过自尊对抑郁起间接预测作用。结论:自尊在线上黏接社会资本对抑郁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线上桥接社会资本对抑郁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简介:我国问题青少年主要由以下5种人员构成:1.社区青少年;2.有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3.农村留守儿童群体;4.流浪青少年;5.服刑在教人员的未成年子女。人们一般将他们视为犯罪的高危群体。青少年的行为问题主要有:沉溺网络、不良行为和前科行为。减少青少年的问题行为,首先要树立“儿童福利”的理念,关注和维护青少年的权益;着力培养青少年的自我保护能力;管住成年人,让他们做好青少年的榜样,承担起父母的责任;建立包容的社会,克服对问题青少年的厌恶情绪。为了确保未成年犯罪人的安全和福利,他们的父母、亲属、朋友和受害者、志愿者要宽容一些,为他们的改好多付出一些,这才有可能将他们带回主流社会。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自尊的影响。方法:抽选于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70例,随机划分组别,即对照组、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普通护理,研究组基于普通护理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评价及对比两组的负性情绪、自尊。结果:研究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自尊量表(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抑郁障碍,改善心理状态,增强自尊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