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化脓性麦粒肿进行治疗和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2020-01-10~~2021-1-10为主要研究时段,筛选我院80例化脓性麦粒肿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两组患者都采用耳尖放血治疗,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40例采取针对性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以及护理后的痊愈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治疗以及护理之后,两组患者都痊愈,但是实验组患者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合理的治疗之后,化脓性麦粒肿都可以完全治愈,但是使用针对性护理可以缩短痊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化脓性汗腺炎(Hidradenitis Suppurativa,HS)好发于间擦部位和大汗腺丰富的区域,临床表现为炎症红斑、疼痛结节、深部窦道、脓肿、溃疡和纤维化疤痕发。病因尚不明确,发病机制复杂,遗传、免疫、炎症、微生物稳态失衡、内分泌等多种因素参与发病,患病群体多发生包括肥胖、代谢综合征、炎症性肠病和脊柱关节病等共病现象。HS给患者生活带来严重负面影响,难愈创面及病情反复是治疗的难点,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控制本病进展及改善预后,本文对HS发病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有效对症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化脓性骨髓炎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数据。方法:100例患者参与,均患化脓性骨髓炎,对所有病例开展培养、药敏试验,记录细菌培养结果。结果:100例标本中,阳性标本89例,占比89.00%,阴性标本11例,占比11.00%,最多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39例,占比43.82%,第二是铜绿色假单胞菌14例,占比15.73%。药敏试验结果:敏感率从高到低分别是:丁胺卡那霉素敏感率76.40%、环丙沙星敏感率62.92%、青霉素11.24%。结论:化脓性骨髓炎容易滋生很多细菌,需培养细菌,分析致病菌,开展药敏试验,结合药敏试验数据合理选择抗生素搭配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临床上,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是口腔颌面部比较常见的疾病,传统治疗方案为抗炎及手术摘除死骨,其治疗周期长,花费较大,还可能会出现软组织和骨组织的缺损,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很大的困扰,所以,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上应及早解决的问题。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81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例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0月收治的81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案例,对其临床表现、治疗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证实,81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治疗后,其效果如下:①临床表现为发热88.89%,意识改变37.04%,前囟张力增高23.46%。②81例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为显效30例,有效4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53%。③81例患儿致病菌分析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致病44例,B族链球菌致病37例。④81例患儿的发病时间段分布为0-24h 33例,24-48h 20例,48-72h 10例,72-7d 18例。⑤81例患者预后情况显示,有7例出现并发症,占比为8.86%,主要表现为白细胞数明显增加,可检测出病原菌。结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治疗和诊断过程中发现,其临床表现不够典型,多数患儿会出现发热、意识改变、前囟张力增高等表现,因而需要及时给予其诊断治疗,从而降低患儿疾病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哺乳期化脓性乳管炎不同时期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延庆区妇幼保健院乳腺科2021年7 月~ 2022年4 月收治的100 例哺乳期化脓性乳管炎患者治疗过程,将哺乳期化脓性乳管炎分为四个阶段:积乳期、化脓性乳管炎期、乳腺炎症期、乳腺脓肿期。统计分析各个时期的治疗措施及效果。结果:100例哺乳期化脓性乳管炎患者中处于积乳期者35例,主要通过排空乳汁来治疗;化脓性乳管炎期者60例,乳管冲洗是关键的处理措施;乳腺炎症期者3例,通过戳孔减压的方式可迅速控制症状及炎症进展;乳腺脓肿期者2例,需要切开或微创引流。结论: 哺乳期乳腺炎本质上属于化脓性乳管炎,针对乳管炎发生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以迅速控制炎症发展,避免乳腺脓肿形成,保障顺利哺乳。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围手术期间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所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五年内接诊的174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实施随机抽样原则平均分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和综合护理(研究组)。结果:通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进行观察得出,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更好,对照组则相对较差,P
简介:摘要化脓性肉芽肿是一种良性、后天性以结节状血管增生、轻度外伤即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血管性肿瘤,并非真性肿瘤。临床上可通过询问病史、临床表现,以及皮肤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辅助手段进行进一步确诊。由于其临床表现为鲜红色或棕红色丘疹损害,易与一些血管性及肿瘤性的皮肤病混淆,在临床医生对该病的鉴别诊断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误诊。自1992—2021年发表在中文学术期刊的化脓性肉芽肿误诊文献18篇,累计误诊病例34例,误诊病种10余种,其中较多误诊为真性血管瘤、基底细胞癌、无色素性黑色素瘤、小汗腺汗孔瘤、坏疽病、寻常疣、透明细胞棘皮瘤等。为减少今后临床医生对化脓性肉芽肿的误诊,应进一步加强对其临床表现的认识及必要辅助检查的运用,避免误诊误治给患者带来的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