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意义。分娩疼痛是一个自然现象,不是病理情况,但持续剧烈的疼痛对母婴均有不良影响。“产痛”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表现,孕妇分娩时感受到的巨大痛苦大多来源于恐惧 .焦虑和紧张,随着产科服务模式的转变,分娩镇痛也是每一位产妇和胎儿的权利。孕产妇产前总会担心疼痛难以忍受,是否可以采取镇痛方法,是否需要会阴侧切,希望得到关注 .关爱和指导;产时希望家属陪伴,迫切想知道产程进展情况,产程中孕产妇疲劳 .敏感,容易因疼痛而丧失理智。分娩镇痛可提高分娩期母婴安全,促进舒适,缩短产程,减少手术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降低胎儿缺氧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增强产妇分娩的信心和促进产妇心理健康。分娩镇痛也是现代文明产科的标志。方法 非药物镇痛方法,有导乐陪伴技术:包括助产士及产妇的家属陪伴,给予生理、心理、情感全方位的支持,让产妇坚信“挺过这一关就好了”;拉玛泽呼吸减痛法;导乐球的应用;教会产妇放松的技巧:如散步、摇摆、改变体位、按摩等。于 2016年 8月— 2017年 8月间接诊的初产妇中随机选取 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60例按照常规待产及分娩处理的为 A组, 60例采用非药物镇痛方法(导乐陪伴和拉玛泽呼吸减痛法)的为 B组。比较两组剖宫产率、会阴切开率及新生儿出生后 1min内 Apgar评分情况。结果 B组的剖宫产率为 28.33%,会阴切开率为 33.33%;明显低于 A组的 41.67%和 46.67%。两组新生儿出生后 1min内 Apgar评分存在明显差异,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采用镇痛分娩能够有效缓解产妇分娩疼痛,降低剖宫产率和会阴切开率,提高新生儿出生后 1min内 Apgar评分及分娩结局良性率,对促进自然分娩具有非积极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物麻醉镇痛与非药物性分娩镇痛的效果与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需要选取妇产科产妇,共计50例,纳入时间段2020年1月~2020年5月。为了提升研究效果,采用分组式结果分析,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n=25例)与对照组(n=25例),组别不同运用的镇痛对策不同,对照组运用药物麻醉镇痛,观察组采用非药物性分娩镇痛方法,研究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做好记录工作,重点记录产妇分娩疼痛程度、总产程时间等。结果:运用非药物性分娩镇痛的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第三产程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缓解产妇分娩疼痛效果,此次研究对产妇使用非药物性分娩镇痛方法,结果显示分娩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分娩时间有效缩短,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跃期应用非药物性脉冲镇痛的镇痛效果。方法将200例产妇,自愿原则分为两组A组(100例)为使用非药物性脉冲镇痛于活跃期(宫口开大3cm)开始镇痛、B组(100例)为空白对照组。观察镇痛效果,分析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并作比较。结果A组与B组比较,A组有明显的镇痛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活跃期时长为(139±45.27)min、第二产程为(49.63±20.38)min,均明显短于B组活跃期时长的(321.85±93.67)min和第二产程的(72.13±34.87)min(P<0.01)。结论非药物性脉冲镇痛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以加速产程,为一种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
简介:【摘要】通过回顾和分析国内外分娩中使用药物镇痛方式的相关指南及文献。对不同镇痛方式的镇痛效果,主要优缺点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等临床实践内容进行梳理.并提出目前不同镇痛方式存在的不足。旨在为临床分娩镇痛实践内容提供依据,以期为产妇提供更好的分娩体验。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连续性助产服务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率、选择非药物镇痛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初产妇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产科检查,根据分娩计划提供相应护理。观察组实施连续性助产服务。观察两组孕妇分娩结局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非药物镇痛法选择率为83.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连续性助产服务可以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非药物镇痛法选择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