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分析原始三叉动脉动脉瘤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原则以及发生颅内积气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伴颅内积气的原始三叉动脉瘤的影像学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头部CT检查见鞍上池、环池、四叠体池积气。CT血管造影(CTA)示左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呈局限性突起,大小约21.6mm×5.1mm,鞍区扩大,其内显示有团块影,大小约28.6mm×39.2mm×34.5mm,与左侧颈内动脉突起关系密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左侧颈内动脉破裂孔处的原始三叉动脉瘤栓塞术,置入大小不等弹簧圈共17枚。经血管内介入治疗后,患者头痛症状缓解。术后3个月复查头部CT,显示颅内积气大部分被吸收,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原始三叉动脉瘤伴颅内积气的患者罕见,经CTA和DSA检查可明确诊断,血管内治疗有效并能在短期内使颅内积气减少。
简介:本文首先定义了内积函数,这个概念推广了内积的定义.然后定义了Hilbert空间(H,〈·,·〉)上由严格正算子A诱导的范数,这个范数与由〈·,·〉诱导的范数是等价的.进一步,证明了所有的内积函数与线性有界的严格正算子全体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合性髌骨骨折髌前筋膜内积气的预测指标及对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骨科收治的148例闭合性髌骨骨折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膝关节三维CT检查且接受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根据患者髌前筋膜内有无积气分为2组:积气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58.3±14.5)岁;无积气组130例,男57例,女73例;年龄(60.5±14.6)岁。从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受伤机制、AO/OTA分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术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白蛋白中筛选出积气的危险因素,对危险因素制作受试者工作(ROC)曲线明确最佳筛选点;并分析积气对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的影响。结果术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是髌前筋膜内积气的危险因素(P<0.05),术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预测髌前筋膜内积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0(95%CI: 0.554~0.847),最佳临界值为78.45%,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556和0.831(P=0.006)。积气组术后早期感染发生率高于无积气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积气组抗生素使用时间、换药次数显著高于无积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性髌骨骨折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8.45%可作为预测髌前筋膜内积气有效的非影像学指标,髌前筋膜内积气可能更容易发生术后早期感染。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地库覆土积水疏水技术方法的关键要素与最佳实践,包括排水与回收环节的有效实施以及维护保养措施的重要性。文章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和趋势,包括深入研究积水形成机制、拓展疏水技术方法的应用领域以及加强地库覆土管理方面的研究等,为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本文旨在为地库覆土积水问题提供科学、可行的指导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简介:上气道结构狭窄是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andhypopneasyndromes,OSAHS)的主要病因之一。OSAHS患者夜间睡眠时由于频发的上气道塌陷、阻塞而造成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可导致高碳酸血症或缺氧,长期发病可并发心律失常、高血压、脑血管意外以及糖代谢异常、肾功能损害等全身并发症。个体颅颌面硬组织结构的特点,气道周围及内部空间软组织构成特点及其生理、病理性变化,正畸和正颌治疗以及耳鼻喉科的手术治疗等均已不断地被证实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上气道的解剖结构。
简介:摘要:文章在结合案例发生的同时,利用日常管理中的相关常识,及时有效的发现气缸内部异常现象
简介:目的观察经口腔矫治器治疗OSAHS的患者牙拾、骨骼以及上气道周围组织变化情况。方法对25例接受口腔矫治器治疗OSAHS的患者,通过治疗前后头影测量分析,观察患者牙耠、骨骼以及上气道周围组织的变化情况。结果25例使用VI腔矫治器的患者,经平均5年使用后,患者的覆盖减小(1.12±O.99)mm(P〈0.001)、覆骀减小(1.46±1.12)mm(P〈0.001),上中切牙内收(3.34±3.36)。(P〈0.001),下中切牙前倾(1.78±3.06)。(P=0.008),下颌平面角MP-FH增大(1.36±1.41)。(P〈O.001)、下颌平面角MP-SN增大(1.32±1.35)。(P〈O.001),前面高、前下面高及舌骨-眶耳平面距增加。结论患者使用口腔矫治器后,牙齿咬合以及颌骨会发生微小的改变,医生应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