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胫腓骨骨折患者接受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随机选择80例近一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并参考随机分组原则将全体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另一组为观察组,40例。两组均接受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对比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按照对照组-观察组先后顺序,两组骨外固定支架拆除时间、胫腓骨骨折愈合时间及开始功能锻炼时间分别为(44.38±3.64)d、(96.70±4.75)d、(10.37±3.95)d、(20.57±4.72)d、(80.59±5.34)d、(4.27±4.25)d,两两比较差异显著性突出,P<0.05;并发症发病率按照对照组-观察组的先后顺序为27.50%、5.00%,两组对比结果差异相当明显,具有较高的对比价值。结论:临床上可给予接受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针对性的护理,这一护理方法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各项临床指标更优,加快胫腓骨骨折愈合,并发症很少,可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胫腓骨骨折患者骨外固定支架治疗中护理工作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这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使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方式,对照组治疗中应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应用针对性护理方式,通过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分析来了解不同护理方式起到的护理效果。结果:应用针对性护理方式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胫腓骨骨折患者骨外固定支架治疗中应用针对性护理方式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细致的护理服务,也能从护理质量保障中实现患者疾病的快速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护理情况,分析临床效果,探讨广价值。方法 在2023.1-2023.9期间,从前往我院诊疗的胫腓骨骨折中随机选择出104例,在以时间先后进行排序的基础上,按照奇一偶二原则将他们均等分配到常规护理组及骨外固定支架组两个小组中,对常规护理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于骨外固定支架组患者同时采用常规护理及骨外固定支架治疗方法。记录并对比两组的愈合时间、开始进行功能性锻炼时间及并发症等方面情况,并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骨外固定支架组的66例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开始进行功能性锻炼的平均时间、并发症数量、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依次是79.94±4.28天、6.75±1.34天、4、6.06%、84.85%;常规护理组的66例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开始进行功能性锻炼的平均时间、并发症数量、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依次是96.35±9.64天、9.62±2.57天、4、6.06%、15、22.73%、25.76%。上述数据差异大,P<0.05。结论 在胫腓骨骨折临床护理中使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法,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及护理满意度,更好地控制并发症,呈现出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骨外固定支架对于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案。方法:于 2018年 7月到 2019年 7月我院部分胫腓骨骨折患者为例进行回顾对比研究。采用数字法方式进行分组。总共选取 60例患者。常规组采用传统内固定方案,实验组采取骨外固定支架固定。回顾性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常规组与实验组的愈合时间数据不适用统计学标准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明显优于常规组,数据适用统计学标准( P< 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临床疗效数据差异明显,实验组的数据优势显著,数据适用统计学标准( P< 0.05) 。结论:针对骨外固定支架对于胫腓骨骨折患者提供行之有效的护理具备较高实践性价值,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综合康复效益,值得普及。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针对骨外固定支架固定胫腓骨骨折患者康复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于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开展对比实验,涉及人数80例均为胫腓骨骨折患者,根据实验要求将所有患者均分成两组,分别给与传统护理(对照组)、综合护理措施(观察组),对干预后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骨外固定支架拆除时间、开始功能锻炼时间、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整理记录,并借助统计学工具完成分析对比,观察应用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项数据均显优,组间P值均呈现﹤0.05数值,可见统计学意义。结论:胫腓骨骨折患者实施骨外固定支架固定方式有利于缩短手术操作时间、骨外固定支架拆除时间、开始功能锻炼时间,能够促进创口愈合,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临床疗效,更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9月到2015年10月收治的86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骨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后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采用骨外固定支架的治疗方法治疗,并为患者配合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恢复的优良率,促进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骨骨折的护理影响与效果。方法:将本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之间在本院治疗的四肢长管骨骨折的患者,采用随机法,抽取了11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5例进行康复实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对比护理后患者的疼痛评分(VAS)以及QOL-100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QOL-100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骨外固定支架治疗运用到四肢长管骨骨折的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能有效帮助患者缓解腿部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行外固定支架骨搬运技术对胫骨干骺端骨缺损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行外固定支架骨搬运技术的胫骨干骺端骨缺损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心理状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量表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行外固定支架骨搬运技术的胫骨干骺端骨缺损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负性情绪,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2月至2013年7月,我院手外科收治15例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15~62岁,平均32岁。受伤到手术时间1h至10天,平均3天。OTA分型:A型8例,BI型5例,CI型2例。术后指导患者早期功能康复锻炼,定期随访复查X线片,根据骨折愈合情况拆除固定支架。采用中华医学会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otalactivemotion,TAM)评价关节活动范围。结果患者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及皮肤坏死,其中1例出现针孔轻度感染。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2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6~12周,平均7.2周,无骨髓炎、关节僵硬、畸形愈合和骨不连等并发症。根据TAM标准评定手指功能,其中优11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3.3%。结论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早期功能锻炼、效果优良等优点,是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的优良手术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