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检测分析骨折病人的骨密度,探讨骨折的危险性因素。方法将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8月间收治的1245例病患的骨折密度进行检测分析,其中三十岁以上者986例,三十岁以下者259例,其中城镇人口387例,农村人口858例,均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组分析。结果三十岁以上的男性患者约有67.9%骨密度异常,而三十岁以上的女性患者有78.5%的骨密度异常者;三十岁以下的男性患者有19.6%的骨密度异常者,女性患者有11.5%的骨密度异常者;两组数据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人口的骨密度异常比例为85.5%,农村人口的骨密度异常比例为86.2%,数据对比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十岁以上的人群骨密度异常情况明显高于三十岁以下,所以三十岁以后的人群骨折发病率比较高一些。
简介:目的探讨南京市部分老年人群骨密度(BMD)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的相关性。进行相关危险因素调查。方法采用美国ALARAINC公司数字化X线骨密度仪,对2009年3月-6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22例中老年人群的非惯用手食指、中指、无名指第二指骨BMD进行检测,同时检测身高、体重和体质指数(BMI),探讨BMD与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的相关性。并对BMD异常人群填写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调查表。结果骨质减少随年龄增长而加重。女性比男性在同年龄阶段发生骨质减少的几率高。骨质减少与BMI的增高不呈负相关。结论老年性骨质减少与年龄、性别有关,吸烟、过量饮酒、缺乏锻炼、低钙饮食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骨质疏松的主要危险因素。建议老年人应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和推迟老年性骨质疏松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女性体检人群骨密度情况,了解本地区骨质疏松的在女性人群中流行病学情况。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女性人群共计1257例,平均年龄49.8±13.6岁。依据体检者年龄段分组,共分别为5组,分别为年龄≤39、40~49、50~59、60~69、≥70。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美国GE公司)检测体检者腰椎(L1、L2、L3、L4)骨密度。结果不同年龄体检者中,骨量减少分别为≤39组23例(10.8%)、40~49组71例(14.7%)、50~59组91例(35.3%)、60~69组107例(49.5%)、≥70组44例(50.6%);而骨质疏松分别为≤39组1例(0.47%)、40~49组7例(1.45%)、50~59组16例(6.2%)、60~69组33例(15.3%)、≥70组23例(26.4%)。各年龄组女性体检者的骨质疏松发病率逐渐上升,且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女性人群中,随着年龄的增加,骨量降低及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逐渐增加,绝经后女性人群作为骨质疏松高位人群,应予以重点防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骨密度的变化规律及骨质疏松症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以色列SunlightMedicalLtd的成人超声骨密度仪,对我院2009年5月-2011年12月12697名健康体检人员桡骨进行骨密度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女性骨密度正常率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女性为6.17%,男性为5.7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20-29岁男、女性均有骨质疏松发生;骨量减少女性、男性均多见于60岁以上者;该人群中骨密度正常者占60.25%,骨密度异常者占39.75%;其中骨质疏松症占5.85%。结论健康体检人群中骨密度异常率较高,存在骨质疏松症的危险,科学合理的工作和生活可以促进改善人体骨骼系统的代谢和功能,增加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