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患者的下肢慢性伤口及难愈伤口的护理方法。方法:从本院近一年内收治的骨科患者当中选出60例进行临床研究,这些患者均存在下肢慢性伤口及难愈伤口的问题,将他们平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以常规护理为主,观察组以优质护理为主。结果:从伤口愈合率来看,两组的愈合率都是100%,但是观察组实现此目标所用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也就是说,观察组的愈合速度更快。从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来看,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显然更优。结论:对于存在下肢慢性伤口及难愈伤口问题的骨科患者而言,对他们实施优质护理具有显著的效果,这种护理模式不仅能够在生理上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康复需要,而且还能起到改善护患关系的作用,这对获得巨大的护理效益是十分有利的。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在骨科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选自 本院 2018年 03 月 -2019年 04 月期间收治的骨科创伤 患者, 共计 86 例,按照数字表法 对其进行平均分组:分别是 参照组 43 例和研究组 43 例。其中护理中 给予常规换药 的为参照组,给予湿性愈合 治疗护理 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治愈率、 疼痛缓解率、伤口平均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 。结果 研究组伤口平均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且 治愈率、 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结论 在骨科伤口护理中应用伤口愈合理论,能够促使患者疼痛状况得到明显的缓解,促进伤口更快速的愈合,促进患者更快的康复出院 ,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在骨科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选自 本院 2018年 03 月 -2019年 04 月期间收治的骨科创伤 患者, 共计 86 例,按照数字表法 对其进行平均分组:分别是 参照组 43 例和研究组 43 例。其中护理中 给予常规换药 的为参照组,给予湿性愈合 治疗护理 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治愈率、 疼痛缓解率、伤口平均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 。结果 研究组伤口平均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且 治愈率、 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结论 在骨科伤口护理中应用伤口愈合理论,能够促使患者疼痛状况得到明显的缓解,促进伤口更快速的愈合,促进患者更快的康复出院 ,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将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应用到骨科伤口护理中。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7年10月间的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观察组给予湿性愈合治疗护理,实施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平均愈合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和疼痛缓解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愈率、疼痛缓解率明显提高,平均愈合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将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应用到骨科伤口护理中,能显著提高治愈率,明显缓解疼痛,缩短愈合时间,减少住院天数,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可行性,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在骨科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本院收治的80例骨科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为2019年5月~2021年5月,将8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试验组:伤口湿性愈合理论。结果:将1个月两组患者的治疗率、疼痛缓解率、伤口愈合率进行比较,试验组的治疗率为(95.00%),疼痛缓解率为(95.00%),伤口愈合率为(100.00%)。对照组的治疗率为(77.00%),疼痛缓解率为(70.00%),伤口愈合率为(90.00%)。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验组中的各项指标利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的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在骨科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很显著,不仅提高患者伤口的护理效果,还加快了患者伤口愈合、治疗、疼痛缓解的时间。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在骨科伤口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本院骨科诊治的72例病例,双盲法纳入实验组与普通组(n=36)。普通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对比两组病例的伤口换药率、伤口愈合时间及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的伤口换药率是13.89%,普通组伤口换药率是52.78%,实验组伤口换药率相对较低(p<0.05)。实验组的VAS分数、伤口愈合时间均低于普通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口湿性愈合理论的应用,也减少骨科伤口病例的换药次数,缩短其伤口愈合时间,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对骨科创伤患者伤口感染的影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骨科创伤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对患者的伤口感染影响效果与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给予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00%、伤口未感染率为100.00%;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60.00%、伤口未感染率为72.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创伤实施优质护理可以发挥积极的促进治疗作用,充分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可帮助患者治疗及恢复,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减少患者伤口感染,护理满意度高,临床价值值得被认可。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骨科慢性伤口问题予以给氧负压封闭伤口治疗,进一步达成抑菌效果,促使伤口早日愈合。方法:实验选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骨科慢性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有90人符合调研的纳入标准。通过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负压伤口措施,观察组则为给氧负压封闭伤口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随访期三个月的时候,其愈合率为86.7%(39/45),对照组为64.4%(29/45),在愈合时间上看,观察组为(41.63±12.96)d,对照组则为(48.52±19.52)d,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患者伤口愈合相关数据对比中,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给氧负压封闭伤口治疗骨科慢性伤口问题,一方面可控制伤口感染情况,另一方面可促使肉芽组织生长,在愈合率和愈合用时上均有不错成效,可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科患者感染伤口病原菌的种类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216例骨科伤口感染的患者进行研究,采集其伤口部位的分泌物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对病原菌的菌种鉴定和耐药性分析采用PhoenixTM100微生物鉴定仪和K-B法进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216例骨科感染的患者中共分离出27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19株,革兰阴性菌145株,真菌6株;病原菌种类由高到低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52株、铜绿假单胞菌46株、大肠埃希菌36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5株、肺炎克雷伯菌27株、肠球菌属16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耐药率高,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以及阿米卡星敏感性高。结论骨科伤口感染影响因素复杂,病原菌种类繁多,临床需及时进行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促进患者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患者感染伤口病原菌检验结果,旨在促进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骨科在 2017年 10月 -2018年 10月期间收治的 120例伤口感染患者,对所有患者伤口分泌物实施病原菌检测,分析检验结果。结果: 120例伤口感染骨科患者中,经分泌物培养共分离出 134株病原菌,包括革兰阳性菌 85株( 63.43%),革兰阴性菌 49株( 36.57%)。其中革兰阳性菌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酵母样真菌及其他。革兰阴性菌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及其他。结论:导致骨科患者伤口感染因素较多,这就要求临床工作者在骨科患者感染后及时地对其予以病原菌检测及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抗生素药物进行合理使用,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提高疗效,促进患者尽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