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小唾液腺肿瘤是头颈部较为少见的一类肿瘤,分布广泛,病理多变,相较于以腮腺肿瘤为主的大唾液腺肿瘤,此类疾病目前关注较少,缺乏相关的大样本随机化临床试验,虽然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具体的诊治方案仍待进一步商榷。本文总结归纳近5年小唾液腺肿瘤的相关诊治进展,尝试为进一步精确诊治小唾液腺肿瘤提供相应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术后辅助同期放化疗对具有高危预后因素的唾液腺肿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组2016-2018年间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收治的中度或高度恶性病理分级且伴有局部晚期Ⅲ/ⅣA期±切缘阳性/近切缘的唾液腺肿瘤术后患者52例。男35例,女17例,平均年龄55.5岁(21~73岁)。患者术后调强放疗和同期化疗。唾液腺腺癌患者同期化疗采用TP方案,淋巴上皮癌、鳞状细胞癌患者采用顺铂方案。结果47例患者完成全部2周期同期化疗,5例患者完成1周期同期化疗。中位随访期为15.7个月(3.2~34.8个月),2年无瘤生存、总生存率分别为74%、98%。3例区域淋巴结复发,6例远处转移。3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30例,3级放射性皮肤损伤5例,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3例。DFS与术后辅助同期放化疗用药周期数呈正相关(P=0.006)。结论高危唾液腺肿瘤术后患者同期放化疗可获得较高的2年无瘤生存、总生存且可耐受的,长期结果仍需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简介:摘要唾液腺肿瘤是常见的唾液腺组织疾病,MRI是其术前诊断及术后随访中最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其中,传统的动态对比增强及弥散加权成像虽是目前临床普遍使用的MRI技术,然其敏感性与特异性并不高。近年来,一种全新的MRI扫描技术——酰胺质子转移MRI(amide proton transfer-MRI,APT-MRI),因其特殊的成像原理以及在人体多种肿瘤组织检测中所具有的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而备受关注;同时也有一些研究开始将这一新技术成功应用于唾液腺肿瘤的诊断及良恶性鉴别诊断中。本综述将重点围绕APT-MRI技术原理、APT-MRI与传统MRI技术在唾液腺肿瘤诊断中的优劣比较等内容展开,并基于APT-MRI技术在唾液腺肿瘤诊断中的初步应用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展望。
简介:摘要通过回顾文献,总结31例Warthin瘤样黏液表皮样癌(WT-MEC)类似病变的临床特征、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研究进展。患者年龄17~65岁, 平均46岁,男女比为1.0∶2.1。22例治疗后无复发和转移,1例复发,8例预后资料不详。组织学表现为多囊性多层排列的嗜酸性上皮增生伴有明显的淋巴间质,可见呈小灶分布的鳞状细胞、黏液细胞。多数病例荧光原位杂交检测CRTC1-MAML2融合基因阳性。MAML2融合基因检测可用于辅助诊断。虽然多数报道的病例预后良好,仍需定期随诊;同时由于病例较少、资料有限,该类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尚不肯定,治疗和远期预后评估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切术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我院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72 例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行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切术将患者 分为对照组( 36 例: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 术)与实验组( 36 例: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切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以及平均住院等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且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5.56% )比对照组低, 数据差异明显( P<0.05)。 结论: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切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 术。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住院患者跌倒事件发生情况及高危影响因素,为预防肿瘤住院患者跌倒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本院信息管理中收录的肿瘤科医疗不良事件300例,统计分析入选资料对应患者跌倒事件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跌倒将其分为跌倒组(n=123)和未跌倒组(n=177),统计入选患者基线资料、临床病历,分析诱发肿瘤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影响因素。结果300例不良事件患者中共计发生跌倒事件123例,跌倒发生率为41.0%,其中男63例、女60例。单因素结果显示患者年龄、血常规检查、2次跌倒、感觉障碍、自理能力、肿瘤是否转移、治疗手段及利尿药使用是可能诱发肿瘤住院患者跌倒的因素;多因素结果显示血常规异常、感觉障碍、肿瘤转移及使用利尿药是诱发肿瘤住院患者跌倒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较高,诱发因素较多以血常规异常、感觉障碍、肿瘤转移及使用利尿药为主,临床上因作出积极干预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 470 nm激光剜除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至2018年9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采用1 470 nm激光治疗共89例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平均(68±3)岁,前列腺体积(57.4±2.6)ml。所有患者均采用"寻找层面,先易后难,剜切结合"的层面递进法思路行激光腔内前列腺剜除术,比较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8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患者最大尿流率明显增加,[(6.9±2.1) ml/s vs(19.8±3.6) 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显著好转,[(24.6±1.7) vs(8.0±1.2)]。术中无输血、无电切综合征、无直肠和膀胱穿孔病例,无输尿管损伤、大出血、心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层面递进法激光剜除技术构想对于高危前列腺增生外科包膜层面的寻找、减少术后并发症有独到优势,且易于掌握,或可为业界同行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利用随机数表法对我院在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7 月收治的 66 例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对比组患者( n=33 )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 n=33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临床各项指标均好于对比组, P < 0.05 ,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概率 15.15% 低于对比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概率 39.39% , P < 0.05 ,统计学意义存在。 结论: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故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 PKRP)与前列腺剜除术( PKEP)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2016年 1月~ 2018年 12月因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 90例患者纳入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5例。对照组采用 PKRP术,观察组采用 PKEP术。比较两组的手术一般情况及手术并发症情况,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最大尿流率( 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前列腺切除重量大于对照组,留置导尿管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治疗后的 Qmax、 IP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17.78%,低于对照组的 3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较电切术而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值得推广。 [关键词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 ;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 ;安全性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简介:摘 要:近些年来,前列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持续升高,因此,找出前列腺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并优化前列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早期病例的筛查, 从而对早期患者做出及时、有效的治疗,改善前列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本文粗略分析了近些年前列腺癌的发病趋势, 并引用国内知名专家的资料进行研究, 对前列腺特异抗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滋肾健脾生津方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head and neck cancer, HNC)治疗后唾液分泌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HNC放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于放疗第1天起含漱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滋肾健脾生津方。2组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症状评分,采用卡氏(Karnofsky, KPS)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收集基础唾液总量,计算基础唾液流速,检测唾液pH值,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28/30)比66.7%(20/30),χ2=7.504]高于对照组(P=0.023)。治疗后,观察组基础唾液流速[(0.66±0.06)ml/min比(0.53±0.07)ml/min,t=4.532]、唾液pH值[(6.45±0.25)比(5.51±0.23),t=4.382]高于对照组(P<0.05);神疲乏力、咽干口燥、自汗盗汗、口腔黏膜疼痛红肿评分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873、4.572、4.419、4.754,P值均<0.05);KPS评分高于对照组(t=6.552,P<0.01);生活质量总改善率[83.3%(25/30)比63.3%(19/30),χ2=6.955]高于对照组(P=0.031)。结论滋肾健脾生津方可改善HNC放疗患者的唾液分泌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是前列腺癌分子影像学研究的热点。但PSMA也可在非前列腺的生理组织及其他多种良恶性疾病中表达,特别是在肿瘤相关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中高表达。相关临床研究已表明PSMA配体PET显像在指导非前列腺癌的其他恶性肿瘤分期中具有应用价值。该文对PSMA配体PET显像在非前列腺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首次排气时间、持续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短,术后康复指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膀胱痉挛、短暂性尿失禁、短暂性血尿以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温盐水对高危老年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中进行冲洗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本院60例高危高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中膀胱冲洗液温度不同,分为温水组(30例)和常温组(30例)。麻醉方式均为腰硬联合麻醉,常温组30例,平均年龄71.9岁,平均病史6.5年,平均前列腺体积76.5 ml,超声检查患者的平均残余尿81.2 ml,术中使用与室温相同温度(22℃)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温水组30例,平均年龄75.4岁,平均病史6.7年,平均前列腺体积68.7 ml,超声检查患者的平均残余尿78.4 ml,术中使用等体温(37℃)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比较两组的生命体征,术中、术后寒颤发生率、术后体温下降值、术中发生一过性低血压的例数、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前列腺体积、手术时间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温水组与常温组患者术中寒颤发生率分别为(3.3% vs 20.0%),术后体温下降平均值[(1.0±0.2)℃ vs (1.7±0.5)℃],膀胱痉挛的发生率(13.3% vs 40.0%),术后住院时间[(3.5±0.6)d vs (5.5±0.8)d],均低于常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水组术前、术毕生命体征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温组患者术前、术毕生命体征变化显著(P<0.001)。结论在高危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患者术中使用37℃温生理盐水进行膀胱灌洗,可以减少生命体征的波动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简介:摘要唾液腺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与血液进行分子交换,唾液中含有无机离子、葡萄糖、1,5-脱水葡萄糖醇等有机小分子,以及脂质、蛋白质及多种激素。测定唾液葡萄糖、1,5-脱水葡萄糖醇在糖尿病的筛查、监测中具有一定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hypopnea syndrome, OSAHS)是一种睡眠疾病,对体内代谢有多方面的影响,生物标志物研究成为热点和方向。但是很多蛋白表达本身存在昼夜变化,本研究拟对早晚采样时间点蛋白差异变化进行探索性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是经整夜睡眠监测确定为非OSAHS的无鼾成年男性28例。采集整夜睡眠监测前后的早晚唾液样本。每份唾液样本中都加入内参蛋白(牛胎球蛋白和酿酒酵母乙醇脱氢酶),同步进行平行反应监测(parallel reaction monitoring,PRM),通过靶向蛋白质组学方法定量分析98种与OSAHS相关的唾液蛋白。结果唾液蛋白的个体差异较大,总计平均变异系数为95.9%,其95%置信区间为(84.7%,107.2%)。以差异倍数>2倍且P<0.05的标准筛选早晚差异表达蛋白,得到早晨表达上调蛋白有13个,未见下调蛋白,表达无差异蛋白72个。无表达差异蛋白主要为细胞骨架蛋白及相关结合蛋白、氧化应激相关蛋白、免疫炎症相关蛋白和代谢相关蛋白等。表达差异蛋白功能涉及方面较广,包括机体免疫、血管生成、物质与能量代谢、神经发育和钙离子结合等。结论本研究发现部分唾液蛋白存在早晚明显差异,提示无鼾正常男性部分唾液蛋白的昼夜节律性变化。研究OSAHS患者生物标志物时,应考虑部分唾液蛋白固有的昼夜节律特性,规定时间段采样,并推荐早晚都进行采样。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正畸矫治阶段唾液多肽组学的差异。方法纵向观察不同矫治阶段(初戴矫治器2个月、矫治18个月)的正畸患者共30例,在两个时间点分别收集其总唾液,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s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 MS)结合弱阳离子磁珠进行检测分析,并利用数据库和软件进行蛋白预测。结果MALDI-TOF质谱分析结果平均检测到了130个有意义的多肽谱峰,两组比较结果显示不同矫治阶段患者的唾液多肽组分存在明显差异,统计分析发现两组共有7个多肽峰其峰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有5个谱峰在18个月组的峰值强度高于2个月组,另外2个谱峰在18个月组的峰值强度低于2个月组;此外本研究预测2022.1Da为C3补体,2863Da为载脂蛋白A1。结论本研究提示正畸矫治及牙齿移动的过程中唾液多肽组分存在着变化和差异,相关生物学标记物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可能与正畸过程中的机械力作用产生的牙槽骨改建、牙根吸收等有关,提出了基于唾液检测的精准医疗探索正畸矫治及牙齿移动相关的生物标记物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