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进行消化道溃疡及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时,将胃镜下注射应用于其中的效果,分析临床可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录入46名患者,分为两组后进行对照实验,记录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设置23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确认为消化道溃疡及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由医务人员给予患者胃镜下病灶喷洒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接受治疗时由医务人员选择胃镜下对病灶注射药物治疗,在治疗完成后由医务人员判断患者的疾病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胃镜下注射对消化道溃疡及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产生的效果良好,并且这种治疗方案不会导致患者出现额外不良反应,总体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上进行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上消化道异物穿孔的临床特点和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收集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收治的19例上消化道异物穿孔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2. 73±1. 16)岁,范围为10个月至5岁。穿孔部位以食管上段最多见,滞留上消化道时间为(2. 6±1. 69) d。对食管穿孔直径<5 mm的患儿放置鼻胃管保守治疗;对食管穿孔直径>5 mm或穿孔部位在胃或十二指肠球、降部者,予金属夹夹闭和(或)放置鼻胃管/鼻空肠管;胃镜取出失败者行外科手术。结果19例患儿经消化内镜下治疗,有17例患儿成功取出异物,取出失败2例;有12例患儿上消化道穿孔处给予金属夹夹闭后愈合,其中1例患儿合并空肠穿孔,空肠处穿孔经禁食、抗感染、静脉营养等治疗后愈合,3例通过放置鼻胃管/鼻空肠管后自然愈合,3例行外科手术,其中有1例术后3个月出现食管狭窄,余患儿愈后良好。另有1例纽扣电池致食管-气管瘘患儿,在异物取出后第5天突发急性肺出血死亡。结论磁性异物和纽扣电池是常见的引起儿童上消化道穿孔的异物,消化内镜检查及镜下治疗是处理上消化道异物穿孔的首选,早期诊断及干预治疗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儿童需要更多的预防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Ⅰ型糖原贮积病(Ⅰ型GSD)的消化道特征,为临床多学科联合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6月至12月收集经基因检测确诊为Ⅰ型GSD,年龄为0~18岁临床数据完整的来自全国各个省市,包括北京、上海、广东、广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河南、河北、浙江、江苏、陕西、安徽、黑龙江的儿童患者。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方式。结果总计回收52份问卷,符合纳入标准并有完整资料43例,其中Ⅰa型9例,Ⅰb型34例;男30例(69.8%),女13例(30.2%);年龄为1~18岁;家中兄弟姐妹同样确诊为Ⅰ型GSD 7例(16.3%),均为Ⅰb型。消化道表现为反复腹泻26例(60.5%),肛周病变(红斑、溃疡、脓肿)25例(58.1%),腹痛/腹胀24例(55.8%),恶心/呕吐22例(51.1%),黏液便/血便14例(32.6%);至少2个以上消化道症状者38例(88.0%);反复口腔炎及口腔溃疡者33例(76.7%)。血常规白细胞总数<4.0×109/L者24例(55.8%),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者19例(44.2%),其中<0.5×109/L 10例(23.3%),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降低者均为Ⅰb型GSD患儿。血小板(PLT)>300×109/L 30例(69.8%)。18例Ⅰb型GSD患儿行胃肠镜检查,诊断GSD相关性肠病16例。饮食添加生玉米淀粉39例(90.7%);麦芽糊精3例(6.9%);特殊医学配方19例(44.2%)。Ⅰb型GSD患儿因粒细胞低下及功能障碍需要反复应用抗生素20例,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15例,其中11例诊断为GSD相关性肠病。结论儿童Ⅰ型GSD的消化道症状常见,尤以Ⅰb型GSD显著,此型患儿GSD相关性肠病发生率高,应用G-CSF不能避免肠病的发生,其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饮食疗法是Ⅰ型GSD的一线治疗,多学科联合管理,有助于减少患儿的并发症,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消化道异物误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16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下消化道异物5例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误诊病例中,1例误诊为阑尾炎,1例误诊为结肠癌,1例误诊盆腔炎,1例误诊为痔疮,1例上消化道异物漏诊下消化道异物。误诊时间1小时~2月不等。其中1例异物自行排出,3例通过肠镜将其取出,1例因并发感染性腹膜炎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下消化异物如在患者不知、误服或故意隐满病情的情况下,很难及早发现,及易发生误诊。异物位于下消化道时,可尝试通过肠镜将其取出;如异物嵌顿肠致梗阻、刺破肠壁致穿孔者应给予外科手术治疗。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我国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畜牧业来带动经济,从养殖量上来看,猪养殖更为普遍。然而,在养殖的进程中,由于环境、饲料、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影响,给猪养殖带来一定的风险,猪发生疾病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并且不同因素所引发的猪病情况不同,疾病类型也会有所差异,而且在近几年还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趋势。为了能够降低猪病的发病机率,确保猪的健康与猪的存活率,就需要重视猪病的防治与诊断工作,而在猪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就是消化道方面的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生,会影响猪的饮食,进而影响后期的销售。所以,需要加强对猪的消化道疾病的及时性诊断与针对性防治,运用更加先进的诊断办法,与现代化生物技术进行融合,不仅可以对猪病进行高效的防控,而且也能够提升治疗效果。需要相关技术人员,重视疾病的诊断过程,优化诊断技术,规范诊断行为,明晰在猪病诊断与防治中的要点,进行技术上的革新,抓住消化道疾病的发病原因,做好消化道疾病的提前预防,助力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开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原缺氧对消化道粘膜损伤的情况。方法:选取本院从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期间300例进入高海拔地区的正常人群进行本次研究。300例研究对象中有男性127例,女性73例,年龄大约在21~54 岁,平均(36.28±8.31)岁。其中300例正常人群在进入高海拔地区之前均为出现明显的缺氧反应,身体各项生理指标均为正常,心功能正常,消化道黏膜未见损伤。300例研究对象在进入高海拔地区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本次参与研究的300例对象对于本次研究流程全部知情并且签署了同意书。对于300例研究对象采取指夹式脉搏血氧仪进行血氧饱和度测试,并且对于出现不良反应人群进行了内镜检查。对于所有进入高海拔人群的进出时间、反应状况以及消化道反应都进行了详细并且定期的问诊和治疗。结果:男性与女性的高原反应与消化道反应分析可以看出,男性共有127人,其中98人出现了高原反应,高反的占比为77.17%,消化道反应有81人,消反占比为63.78%;女性共有73人,其中52人出现了高原反应,高反的占比为71.23%,消化道反应有37人,消反占比为52.68%。消化道反应内镜检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男性127人中,有胃出血33例,胃溃疡22例,十二指肠溃疡9例,胃糜烂17例;女性73人中,有胃出血19例,胃溃疡6例,十二指肠溃疡7例,胃糜烂5例。结论:高原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环境,低氧,紫外线强,气候多变,高原低氧导致了人体各种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如上腹部疼痛、胃肠出血和消化性溃疡等出现消化道黏膜损伤问题,因此要加强对于高原缺氧反应的分析,有利于研究出保护胃肠黏膜屏障的措施减少高原反应带来的危害。
简介:摘要:目的:给消化道息肉患者应用消化内镜治疗,通过评价其效果,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82例消化道息肉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实验室诊断被确诊,均于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以入院日期单双号为分组原则,将单号日期入院和双号日期入院的患者分别列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患者41例,分别行常规开放式手术治疗治疗和消化内镜治疗,治结束后,评价两组效果,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97.56%)较对照组(78.05%)高,(P<0.05)。结论:采用消化内镜治疗消化道息肉患者,手术视野更佳清洗,对提高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效果较好,建议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下的高频电凝电切术在消化道息肉患者中应用诊疗效果。方法:选择本科2021年4月-2022年4月份收治的消化道息肉患者80例作为此次研究目标,采取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0例患者、观察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传统方式,进行开腹手术,观察组采取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对两组患有消化道息肉的患者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后,对比他们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优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用时、手术中的出血量以及患者术后留院时间方面来看,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低,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当天、手术后的第一天和第二天的疼痛分数比对照组低,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证明,采取消化内镜下的高频电凝电切术进行治疗,有利于患有消化道息肉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康复,减少术中出血量,避免各种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减少手术用时,提升患者疾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可供临床推广,加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