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电介质是一种以特殊电极化方式储存、传递和记录电的影响与作用的一种形式,本文主要针对电介质的极化机制进行分析。

  • 标签: 电介质 极化机制 分析
  • 简介: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性质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因此,场强的计算在静电场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场强是矢量点函数,主要应该关心它作为坐标函数的关系,因此,对于场强的计算,其实就是根据一定的已知条件,求出场强与坐标的函数关系.

  • 标签: 场强计 静电场 极化电荷 电场强度 高斯定理 电场分布
  • 简介:对多层电介质问题展开了分类讨论,发现该类问题多数都可归结为最外层电介质为无限厚的情况,只需将真空和导体的相对介电常数分别视作1和∞,其结果都可纳入文献[1]。但最外两层均为无限厚或有限厚接地导体的情况则属例外。研究表明,对于最外层材料,无限厚导体与接地的有限厚导体等效。在这类情况下,利用导体中电场强度为零以及最外层导体的电势为零这两个关键条件,可解出各层介质中的电场以及各界面上的电荷面密度,发现其结果并不能纳入文献[1]。

  • 标签: 多层电介质 高斯定理 零电场面 极化电荷面密度
  • 简介:对于电介质,一般是以“荷”的观点来研究,通过泊松变换,用等效电荷代替电介质来计算电介质对电场的影响.文献[1]通过电介质的类比,文献[2]通过严格的数学证明得到:电介质可类似于磁介质由极化强度(?)引入一个等效电流分布,用此等效电流分布象计算磁感强度一样计算电感应强度(?),从而增加了计算电场的方法,特别是在计算驻极体的电场时更是如此,然而文献[1,2]仅仅是提供了一种方法,对流的物理实质没有作任何解释,为了使这种计算方法满足一定的物理定律,本文给出电介质“流”模型的物理实质,并对流与荷的等效性作一讨论.

  • 标签: 电介质 磁流 麦克斯韦方程 电场力 物理实质 电感应强度
  • 简介:我们将能储存电荷的器件称为电容器。一个单独的导体就可以储存电荷,只是独立导体的电容量很小,像地球这么大的导体储存电荷的容量不过700μF左右。为了增加容量,人们用两块相互隔开的金属箔作电容器,这样电容量大大增加。为了使两块金属板之间互相绝缘,在两极板间充入某些绝缘材料,结果发现电容器容量成倍增长。这些填充材料就是电介质。为什么电容器充入电介质后容量会增大呢?这是因为电介质在外电场的作用下会出现极化

  • 标签: 电介质 电容器 电容量 极化电荷 电荷重心 极板
  • 简介:皮肤灼伤范围皮肤灼伤者能量选择 周边印电极板印300-350J200-250J100-150JA 312834B 20101,  导电糊作为除颤的导电介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抢救中,  选自我院需要除颤抢救而且成功的病人30例次

  • 标签: 导电介质效果 效果比较 除颤导电介质
  • 简介:非线性是导致问题复杂化的关键因素之一,且存在于几乎所有物理现象之中。电气绝缘介质的非线性介电行为在科学层面提供了更广泛的研究空间,同时在工程技术层面为电气绝缘结构设计、更高电压等级电力设备研发提供了新的破解瓶颈问题的技术途径。具有电场调控功能的非线性绝缘材料,被称为“智能绝缘材料”,已在大型电机端部绝缘和电缆附件防电晕结构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高压直流绝缘技术的进步,电气绝缘材料和绝缘结构非线性介电特性和机理研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非线性绝缘介质介电特性的表征和测试技术是极具挑战的研究课题,又是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技术研究不可回避的关键性基础问题。稳态直流电场下,非线性绝缘介电特性用伏安特性或电导率与电场强度关系来表征,相应测试技术比较简单。稳态交流电场场下,用等效(相对)介电常数和等效电导率与电场强度关系来表征,测试技术的关键是如何准确地分解阻性和容性电流。暂态电场下非线性绝缘介电特性的表征参数体系尚未建立,测试技术最为复杂,相关研究亟待开展。

  • 标签: 非线性绝缘电介质 介电特性 表征参数 暂态介电特性 测试技术
  • 简介:将两种电介质界面附近点电荷产生的电势和镜像势的方法做了推广,分情况进一步讨论了三层电介质结构中的电势分布、镜像力和镜像势,并运用镜像法求得了相关物理量的解析表达式。

  • 标签: 镜像势 电介质 点电荷
  • 简介:直流滤波电容器、直流支撑电容器等高压直流电容器是保证高压直流输电质量与稳定运行的核心器件。聚合物薄膜作为电力电容器的关键固体电介质,其击穿强度、温升特性直接影响电容器的容量与绝缘水平。本文简要介绍了高压直流电容器固体电介质材料的发展历程,论述了聚合物薄膜的击穿强度、温升特性,同时探讨了温度、复杂电场对聚合物薄膜老化行为的影响规律,对聚合物薄膜电介质面临的问题与改进措施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

  • 标签: 高压直流电容器 聚合物薄膜 复杂电场 击穿场强 温度特性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集成电路技术发展及纳米时代到来的背景下,强调刻蚀腔环境对电介质刻蚀混合制程的影响研究的重要性。通过设计刻蚀腔环境对电介质刻蚀混合制程的影响研究实验,并对实验的动机、概况、结果、结论几方面做出分析,以全面提升国家芯片技术制造质量,进而推动国家现代化发展,应对国外技术封锁。此次研究选用的是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应文献的查找,为文章的分析提供一些理论基础。

  • 标签: 刻蚀腔环境 电介质刻蚀 混合制程
  • 简介:指出静电场的纯粹电场能与有电介质存在时的微观电场能的不同,以无极分子简单模型推证极化能为分子固有能的增加,阐明了电介质极化能贮藏于电介质分子的固有能和自由能中。

  • 标签: 电场能 电介质 极化能
  • 简介:求解正负极化电荷在电介质面上分布区域是教和学中的难点,本文给出一个命题,不需要计算就可较简单地确定正负极化电荷在电介质面上的分布区域。

  • 标签: 极化电荷 正负电荷 电介质 分布区域 电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导电介质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发心室颤动(室颤)患者中电除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电除颤的整体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心脏导管室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中发生室颤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浆形电极板上涂导电糊为导电介质的方法进行电除颤,观察组用生理盐水浸泡纱布直接置于除颤部位进行电除颤,比较两组患者电除颤抢救的整体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一次电除颤成功率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60%vs.50%,P>0.05)。观察组电除颤平均用时较对照组显著缩短(0.80±0.49minvs.1.86±0.79min),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灼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vs.35%,P<0.05),皮肤灼伤范围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中心局部印记5.0%vs.22.5%,P<0.05)。结论对急诊PCI并发室颤患者,应用生理盐水纱布为电除颤导电介质,可显著缩短除颤时间、减少皮肤灼伤,电除颤成功率相似,显示出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利于室颤的抢救。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室颤动 电除颤 导电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