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拮抗剂方案中添加重组人黄体生成素(γ-hLH)对低黄体生成素(LH)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选取于本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74例低LH(拮抗剂应用后血清LH<1 mIU/mL)患者,均采用拮抗剂方案促排卵,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促排卵过程中是否添加γ-hLH,分为A组(n=37)与B组(n=37),A组患者添加γ-hLH,B组患者不添加γ-hLH,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的Gn用量、Gn使用时间显著更少,hCG日LH、E2水平显著更高(P<0.05)。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的正常受精率及优质胚胎率显著更高(P<0.01),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较高(P<0.05)。两组患者的hCG日P水平、获卵数、移植胚胎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低LH患者而言,在其IVF-ET周期拮抗剂方案促排卵过程中添加γ-hLH,可以显著提高其体内LH水平,缩短Gn使用时间及用药剂量,改善患者胚胎质量,取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血清LH(促黄体生成素)、E2(雌二醇)、FSH(促卵泡生成素)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择同期体检健康的120例为对照组,以化学发光法测定分析两组LH、E2、FSH水平差异性。结果观察组LH(1.5±3.5)mIU/L、E2(69.5±12.5)pg/L明显高于对照组,FSH(3.5±1.1)mIU/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LH、E2水平异常升高及FSH异常下降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有密切关系,可作为临床疾病诊治的参考指标。
简介:摘要: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辅助生殖技术帮助越来越多有生育要求的高龄女性生育后代。通常女性卵巢功能随年龄增长逐渐减退,对促排卵过程中使用促性腺激素(Gn)刺激卵巢后反应不佳,临床表现为获卵数少及临床妊娠率低。拮抗剂方案抑制早发性黄体生成素峰,且不影响垂体内Gn的储备,因此可减少Gn的用量及使用时间,同时规避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的风险,因此适用于卵巢低反应患者。但拮抗剂方案促排卵过程中可能使患者黄体生成素(LH)水平过低,根据“LH治疗窗”学说,LH过高或过低均会对卵泡正常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影响妊娠结局[1]。在拮抗剂方案中适时添加外源性LH可以补偿由于拮抗剂本身所导致的内源性LH水平下降,更好模拟生理性卵泡生长发育环境。本文就卵巢低反应患者拮抗剂方案中添加黄体生成素的应用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简介:目的探讨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血清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以及两者与绝经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及212例绝经后非肿瘤患者临床病例资料。结果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血清FSH、LH浓度较绝经后对照组FSH、LH浓度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阳性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血清FSH水平较Her-2阴性患者FSH水平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水平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情况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LH水平与ER、PR以及Her-2的表达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无论FSH还是LH,在乳腺癌的4个临床类型中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与0期乳腺癌相比,其余各期的乳腺癌无论FSH还是LH都没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相比,具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体内FSH、LH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血清FSH、LH比绝经后对照人群高;血清FSH水平与绝经后乳腺癌的Her-2表达有关;绝经后血清FSH、LH浓度与绝经后乳腺癌的肿瘤ER、PR、肿瘤的临床分型、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没有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血清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促卵泡生成素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90例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的LH、E2及FSH水平,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其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E2、LH水平高于对照组,FSH水平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Logistic回归性分析,LH、E2及FSH异常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LH、E2及FSH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关,是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黄体生成素(r-hLH)在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促排卵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2年01月至2015年12月行IVF-ET长方案降调节后15天血清黄体生成素(LH)<0.5IU/L的患者(140)例为研究组,随机分为两组(A组添加r-hLH组;B组不添加r-hLH组),A组(85例)启动促性腺激素(Gn)的同时添加r-hLH,B组(55例)单用促性腺激素(Gn)不添加r-hLH;另选择同期行IVF-ET长方案降调节后15天血LH≥0.5IU/L且未给予r-hLH补充治疗的患者为C组(C组165例)。比较3组患者的Gn用量及天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血清雌二醇(E2)及LH水平、获卵数、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着床率等。结果Gn总量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两比较,A组与B组、B组与C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1),A组与C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Gn天数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两比较,A组与B组、B组与C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3,0.005);A组与C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HCG日E2水平B组与C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0);B组低于A组,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稍低于C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HCG日LH水平B组与C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1);B组低于A组,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略低于C组间,也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HCG注射日子宫内膜(Em)厚度比较C组>A组>B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卵数B组与C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34),A组与C组比较、A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率(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着床率)的比较A组与C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均高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均高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组、B组与C组,组间各种率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对于长方案垂体降调节后LH过度抑制的患者,补充r-hLH可以获得较高的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改善临床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检测对女童性早熟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性早熟女童85例作为研究组,其中外周性性早熟36例,中枢性性早熟49例。另抽取50例经检查性发育正常的女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卵巢容积、卵泡个数、最大卵泡直径、子宫容积、子宫内膜厚度、乳腺低回声团厚度)及血清FSH、LH水平;比较研究组不同类型性早熟女童彩色多普勒超声查结果及FSH、LH水平;分析性早熟女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与FSH、LH的相关性;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与FSH、LH对女童性早熟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彩色多普勒超声卵巢容积、卵泡个数、最大卵泡直径、子宫容积、子宫内膜厚度、乳腺低回声团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血清FSH、L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彩色多普勒超声卵巢容积、卵泡个数、最大卵泡直径、子宫容积、子宫内膜厚度、乳腺低回声团厚度均高于外周性性早熟女童(P均<0.05);中枢性性早熟女童血清FSH、LH水平均高于外周性性早熟女童(P均<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性早熟女童卵巢容积、子宫容积与LH峰值、LH峰值/FSH峰值呈正相关(P<0.05),与FSH基础值、FSH峰值、LH基础值无相关性(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与单项诊断相比,联合诊断对女童性早熟的诊断价值较高(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FSH、LH检测可较好地鉴别性早熟女童,彩色多普勒超声与FSH、LH联合应用可提高女童性早熟的诊断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体生成素(LH)基础值对不同体质量指数(BMI)女童中枢性性早熟(CPP)的诊断价值及相应界值点。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就诊的6~8岁出现乳房发育的女童1 087例,就诊时乳房为Tanner B2或B3期,并根据年龄-性别对应的BMI百分位数分为正常体质量组(840例)、超重组(133例)及肥胖组(114例)。患儿均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等检测。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正常体质量女童GnRH激发阳性组393例,阴性组447例;超重女童GnRH激发阳性组72例,阴性组61例;肥胖女童GnRH激发阳性组40例,阴性组74例。正常体质量、超重、肥胖女童用于诊断CPP的LH基础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6、0.774、0.801,约登指数最大时LH基础值的界值分别为0.245 IU/L、0.225 IU/L、0.145 IU/L,敏感度分别为63.9%、65.3%、80.0%,特异度分别为87.9%、82.0%、71.6%;LH基础值的界值分别为0.455 IU/L、0.480 IU/L、0.335 IU/L时,特异度均达96.6%以上。结论LH基础值用于不同BMI女童CPP的诊断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其中肥胖女童CPP诊断界值点最低。
简介: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是特异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主要由Ang-1和Ang-2组成;Tie2(tyrosinekinasethatcontainsimmunoglubin-likeloopsandepidernalgrowthfactor-similardomains2)是其共同受体.Ang-1促使血管成熟,维持血管稳定.Ang-2则拮抗Ang-1的作用,始动病理性新生血管形成.在眼部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Ang/Tie2受体途径起重要作用,抑制Ang/Tie2受体途径可以抑制眼部新生血管形成.
简介:血小板生成素是新近发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造血调控因子.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基本上阐明了血小板生成素及其受体系统(TPO/c-Mpl)在造血调控方面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重组血小板生成素,以治疗放疗和化疗引发的血小板减少症.本文综述了近年TPO及其受体c-Mpl系统对造血调控的研究进展,涉及TPO和c-Mpl的基因和蛋白分子结构、基因表达调控、可能经历的信号传导途径、TPO/c-Mpl系统主要的生理作用、TPO在血液循环中的代谢过程以及目前重组血小板生成素的临床研究现状等六个方面.深入理解TPO/c-Mpl系统的结均和作用,将加深人们对机体的造血调控和血液病的认识,并将有助于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1(Ang-1)在瘢痕成熟过程中的表达。方法取雌雄不限的新西兰大白兔,体重均>2.0 kg,在每只兔子双侧耳腹侧中部相同位置制造瘢痕模型,观察瘢痕的大体形态,并分别在创面上皮化后1、2、4、8、12周切取兔耳瘢痕组织标本。在上皮化12周瘢痕组织标本收集后,于兔耳腹侧正常皮肤处收集正常皮肤组织,分别液氮保存行HE染色及Western印迹观察兔瘢痕的组织学变化及Ang-1在瘢痕成熟过程中的表达。结果瘢痕成熟过程中,瘢痕Ang-1表达趋势是先升高,自上皮化后1周0.22±0.04至上皮化后2周最高0.29±0.11;之后逐渐降低,上皮化后4周0.12±0.06,上皮化后8周0.05±0.01,至上皮化后12周最小0.00±0.00,接近正常皮肤Ang-1表达0.05±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观察到瘢痕的变化表现为瘢痕的表皮层及真皮层逐渐增厚,至上皮化后4周左右最厚,细胞排列密集,以后瘢痕逐渐变薄,细胞密度进一步降低。结论Ang-1在瘢痕中表达的变化趋势与瘢痕形态的变化趋势大致相似。Ang-1在瘢痕成熟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人们健康的生活与炎症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炎症是引发一些疾病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证明,许多的细胞因子都是与炎症有着联系的,其中血管生成素样蛋白 7在人体中参与了多种生理过程,例如,癌症、青光眼等一些病症的发生。本文主要是依据血管生成素样蛋白 7在人体中的促炎功能进行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6(ANGPTL6)及瘦素水平,探讨ANGPTL6、瘦素与DN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97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其分为DN组(47例,UAER≥30 mg/24 h)、单纯2型糖尿病组(T2DM组,50例,UAER<30 mg/24 h),另选取58名同时间段正常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ANGPTL6、瘦素水平,全自动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素,采用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Pearson相关分析二者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UAER的因素。结果与对照组、T2DM组相比,DN组ANGPTL6水平显著升高(F=13.53,P<0.05),ANGPTL6与年龄、收缩压、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bA1c、UAER、瘦素呈正相关(r=0.23、0.30、0.17、0.21、0.23、0.29,P均<0.05);瘦素在对照组、T2DM组、DN组呈逐渐升高趋势(F=6.09,P<0.05),瘦素与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HOMA-IR、HbA1c、UAER、ANGPTL6呈正相关(r=0.31、0.23、0.25、0.29、0.21、0.25、0.29,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β=76.24,P<0.001)、HbA1c(β=-28.36,P<0.001)、HOMA-IR(β=-145.13,P<0.001)、ANGTPL6 (β=66.15,P<0.001)、瘦素(β=8.76, P=0.02)是DN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DN患者ANGPTL6、瘦素水平升高,二者与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达英35+甲福明协同治疗方案对于患者的激素调节价值与治疗价值。方法:筛取2020.01-2021.12期间收治的6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且有生育需求,处于育龄年龄段的患者,依据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将其随机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达英-35治疗,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甲福明治疗,对照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激素指标。结果:对照组治疗效果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排卵指标及激素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POCS的治疗中,实施达英-35+甲福明辅助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激素指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