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病史摘要患儿,男,30日龄,汉族,江苏省昆山市人。因“皮肤黄染15d”于2004年1月29日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诊治。患儿2004年1月1日出生,系第4胎第1产,孕36周加5d自然分娩,出生体重2065g,Apgar评分1min9分,5min10分,羊水Ⅲ度污染。因生后不吃、少哭,立即入上海市某医院诊治,住院期间无发热,心、肺、肝、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因考虑宫内感染,先后检查血甲肝IgM、抗HCV、TORCH全套IgM和EBV-IgM均阴性,HIV和梅毒血清学试验阴性,乙肝除HBsAb阳性外,其余血清学指标HBsAg、HBeAg、HBeAb和HBcAb均阴性。住院首日尿常规:WBC20~25个/HP,第3和第4天复查均正常。肝功能及血液生化检查结果见表1。以青霉素、头孢噻肟抗感染及支持治疗12d,出院时胃纳可,尿液清,皮肤黄染“不明显”。出院诊断: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感染。2004年1月14日发现皮肤黄染明显,伴少吃、少哭和反应差,入江苏省昆山市当地医院诊断为“婴儿肝炎综合征”,头孢他定抗感染,腺苷蛋氨酸利胆保肝治疗,胃纳转好,精神渐好转,皮肤黄染减轻。2004年1月...

  • 标签: 婴儿黄疸 持续不退 黄疸持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蓝光间歇照射与蓝光持续照射辅助黄疸茵陈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0例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期间,采取信封式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蓝光持续照射辅助黄疸茵陈颗粒治疗,实验组给予蓝光间歇照射辅助黄疸茵陈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儿黄疸消失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结果实验组患儿黄疸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同时实验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蓝光间歇照射辅助黄疸茵陈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蓝光间歇照射 蓝光持续照射 黄疸茵陈颗粒 新生儿黄疸
  • 简介:摘要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且发病率居高不下,光疗已成为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主要方法,我们采用每日间断8h光疗(每天分两次,每次4h,期间间隔4~6h)与每日持续8h光疗进行对比,疗效无差异,且间断光疗患儿避免长时间与母亲分开,能安静休息,便于喂养,皮肤护理,家长易于接受。

  • 标签: 新生儿 黄疸 光疗 间断 持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进行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时,分别选择间歇和持续蓝光治疗,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作为研究时段,录入我院中数据资料,登记有效的82名黄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儿童进行随机两组均分,单组内纳入41名新生儿,分别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内患儿选择持续蓝光照射,实验组儿童则选择间隙蓝光照射,对两组儿童的总有效率进行记录,并评估儿童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儿童的治疗总有效率略高,但对两组儿童的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后,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儿童在治疗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但实验组儿童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治疗时,将间歇和持续蓝光治疗应用于其中,有助于改善儿童的黄疸症状,使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得到控制,在临床的可用价值较高,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间歇性蓝光照射 持续性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 治疗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56例作为研究资料,对其进行编号和随机分组,各28例,其间隙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间隙性蓝光治疗,而持续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持续蓝光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间歇组患儿与持续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43%、92.86%,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间歇组与持续组患儿发热、腹泻、皮疹及其他不良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1%、39.29%,间歇组安全性更高,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联合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均具有较高的疗效,但间歇蓝光治疗安全性更高,因此应当重视对间歇蓝光治疗方法的推广。

  • 标签: 蓝光照射治疗 新生儿黄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以及观察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8月至2020 年8月收治的200 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人。对第一组实施间歇蓝光照射进行治疗,对第二组实施持续蓝光照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并观察治疗过程中患儿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收集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后可知,第一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明显优于第二组(8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间歇蓝光照射 持续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黄疸给予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治疗的患有黄疸症的6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随机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有3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对照组采用持续蓝光照射,观察组采用间隙性蓝光照射,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持续蓝光照射而言,应用间隙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间隙蓝光照射 持续蓝光照射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对新生儿黄疸采用间隙或持续蓝光照射进行治疗的疗效,以及行治疗后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50例确诊为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间隙组,采取蓝光间隙照射方式治疗;选取另50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持续组,采取蓝光持续照射方式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最终治疗的总有效率,并对比患儿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间隙组总有效率98.0%;持续组总有效率96.0%,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X2=0.452);间隙组不良反应率16.0%;持续组不良反应率42.0%,差异有显著性(P<0.05,X2=5.631)。结论间隙式的蓝光照射治疗手段具有疗效优,安全性高等特点,具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蓝光照射治疗 间隙 持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歇和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新生儿黄疸86例。将上述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实施间歇性蓝关照射;对照组实施持续性蓝光照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蓝光照射治疗与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疗效基本相同,但间歇性蓝光照射产生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持续性蓝光照射。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蓝光照射 间歇 持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断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7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患儿给予间断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1.4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7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治疗,间断蓝光照射治疗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效果相当,均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但间断蓝光照射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更具推广价值。

  • 标签: 蓝光照射 持续 间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蓝光照射方式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住院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者100例,这100例患儿都在我院接受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研究分析100例患者的基本信息和临床治疗有效情况。结果通过临床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100例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8.0%,且后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且患儿血清胆红素含量也有了明显降低。结论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黄疸患儿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还能在降低患儿后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基础上促进患儿病情痊愈。

  • 标签: 持续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 疗效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究间歇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中选择74例进行此次分组治疗,A组采取间歇蓝光照射治疗,B组实施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各37例。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B组为89.2%,对比显示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显示A组更低(P<0.05)。结论间歇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相仿,但间歇蓝光照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更低,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间歇蓝光照射 持续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新生儿黄疸病症采用持续与间隙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110例新生儿黄疸为研究资料,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先后分两组,每组55例,所有患儿均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在此基础上,予以对照组持续蓝光治疗,予以观察组间隙蓝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经蓝光照射后,其临床治疗效果与观察组比较(P>0.05);经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对比(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黄疸病症予以持续及间隙蓝光照射治疗,虽然两种治疗方法均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和持续性照射相比,间歇性照射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蓝光照射 间隙 持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患有黄疸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为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持续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患者间隙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相似,但是间隙治疗后发生的不良反应低于持续治疗后发生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间隙蓝光照射 新生儿 黄疸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情况实施观察。方法 本研究择取了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中我院中进行新生儿黄疸疾病治疗的92例患儿为研究中的对象,使用随机的方式均分患儿为对比组(n=46)和实验组(n=46)。对比组进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实验组进行间隙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胆红素指标水平和出现不良反应概率。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的水平低于对比组,数据对照后的差异性程度较大(P<0.05)。实验组出现不良反应概率低于对比组,数据对照后的差异性程度较大(P<0.05)。结论 相较于运用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间隙蓝光照射治疗的方法可对患儿的胆红素进行降低,可减少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

  • 标签: 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 不良反应
  • 简介:怀着欣喜的心情终于盼来了宝宝的降生,本来应该很高兴的,可看着宝宝越来越黄的小脸,爸爸妈妈怎么高兴得起来?怎么才能让黄疸快点消退?宝宝刚出生的第一周,胆红素的生成量很大,而宝宝的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还比较低,所以大部分的新生宝宝皮肤都会出现黄疸。多数宝宝的黄疸是生理性的,但也有少部分是病理性的。虽说大多数宝宝的黄疸都比较轻微,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影响,但如果宝宝的胆红素过高,有可能使宝宝的大脑受到损伤,导致听力丧失、运动失调、智力低下等。

  • 标签: 黄疸 胆红素 智力低下 生理性 宝宝 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间隙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20年12月东莞市石排医院儿科收治的4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纳入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间隙组与持续组。间隙组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12.18±2.19)d,实施间隙蓝光照射治疗;持续组20例,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12.21±2.15)d,实施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降钙素原(PCT)、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间隙组治疗前后的PCT分别为(0.29±0.06)μg/L、(0.15±0.03)μg/L,持续组治疗前后的PCT分别为(0.28±0.07)μg/L、(0.19±0.05)μg/L;两组治疗后的PCT均较治疗前低(均P<0.05),且治疗后间隙组的PCT比持续组低(P<0.05)。间隙组治疗前后的TBA分别为(91.67±28.68)μmol/L、(54.41±5.16)μmol/L,TBil分别为(301.37±39.60)μmol/L、(101.19±22.15)μmol/L;持续组治疗前后的TBA分别为(93.52±28.60)μmol/L、(62.73±6.04)μmol/L,TBil分别为(299.15±38.21)μmol/L、(156.85±29.32)μmol/L;两组治疗后的TBA、TBil比治疗前低(均P<0.05),且间隙组治疗后的TBA、TBil比持续组低(均P<0.05)。间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4/20)比持续组(50.00%,10/20)低(P<0.05)。结论和实施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相比,实施间隙蓝光照射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儿病情,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蓝光照射 间隙 持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间断及持续蓝光照射治疗不同病因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8例于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9例。给予所有新生儿抗感染、益生菌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甲组新生儿间隙照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给予乙组新生儿持续蓝光照射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新生儿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病因及临床特点。结果新生儿黄疸病因以母乳性黄疸及围产因素为主,占比为63.27%,甲组患儿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甲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乙组(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的主要病因为母乳性黄疸及围产因素,给予黄疸患儿间断蓝光照射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间隙蓝光照射治疗 持续蓝光照射治疗 新生儿黄疸 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