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型脑钠肽(BNP)在心力衰竭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治疗的68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8例,设为对照组,统计分析对比观察两组的BNP水平及LVE、治疗前后BNP水平及LVEF的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血浆BNP水平在不同心功能分级的心力衰竭患者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水平与LVEF呈受相关(r=-069,P<005);血浆BNP、LVEF在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B型脑钠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临床应用价值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B型尿钠肽检验判断急性心肌梗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在抽取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7例为常规组。对比两组患者的B性尿钠肽指标浓度,对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治疗后的B性尿钠肽指标情况,记录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发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型尿钠肽指标水平比参照组患者的B型尿钠肽指标要高(P<0.05)。治疗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B型尿钠肽指标水平优于药物溶栓治疗(P<0.05)。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的B型尿钠肽指标水平比不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的B型尿钠肽指标要高(P<0.05)。结论B型尿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疾病进行检验和判断有着重要作用,利于医师评估患者的病情,还可为医师提供信息,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患者尿钠肽(BNP)与心功能分级间的关系及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对涞水县医院2012年l2月至2014年5月住院的80例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四组,每组20名。患者入院后,对患者尿钠肽水平进行检查,同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本次实验中,四组患者间BNP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对照组患者的指标最高,且患者的BNP指标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心功能越差BNP越高而LVEF越低,且四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人体尿钠肽与患者的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关系比较密切,能够有效的反应人体心功能的受损,值得我们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B型尿钠肽(BNPB-typenatriureticpeptide)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年龄在60岁以上的骨科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30例Ⅰ组采用全身麻醉;Ⅱ组采用椎管内麻醉;Ⅲ组采用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观察三组患者麻醉各时段平均动脉压及心率的波动情况,并对比三组术前(T1),术后2h(T2),术后1d(T3),术后3d(T4),术后7d(T5),五个时点血清BNP量以及一个月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结果Ⅰ组和Ⅲ组术中较Ⅱ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稳定(P<0.05);Ⅲ组在术前术后血浆BNP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其他两组血浆BNP值在术前术后水平比较差异较大(P<0.05);.一个月内Ⅲ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相对于全麻及椎管内麻醉,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用于老年患者骨科手术更能减少围手术期的心肌损害,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机率.关键词骨科手术;B型尿钠肽;神经阻滞麻醉;全麻;心肌损害中图分类号R7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84-01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不同干预时间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功能及血浆B型尿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54)和中药治疗组(n=66)。所有患者均根据心衰治疗指南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药物,中药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给予芪苈强心胶囊(4粒,每日3次)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4w、治疗后8w和治疗后12w,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峰)、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A峰)计算峰值速度比值(E/A值)评价两组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同时抽取空腹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B型尿钠肽(BNP)水平。结果常规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治疗4w、8w和12wLVEF、E/A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血浆BNP水平显著降低;随着疗程的延长,中药治疗组LVEF、E/A比值不同程度升高,血浆BNP水平不同程度降低。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8w能显著改善左心室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为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提供了研究基础。
简介:摘要B型利钠肽(BNP)及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是心脏功能生物标志物,同时也是心力衰竭诊断与鉴别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首选生物标志物。但随着临床研究不断深入,以及新型心力衰竭治疗药物的广泛应用,BNP/NT-proBNP的实验室检测和临床应用面临诸多问题需进一步达成共识:(1)BNP和NT-proBNP,哪个更“好用”?是否需要同时开展BNP和NT-proBNP检测?(2)BNP/NT-proBNP体外稳定时间是否与其体内半衰期相同?(3)BNP或NT-proBNP各检测平台间的一致性如何?BNP与NT-proBNP检测结果是否可以相互换算?(4)影响BNP/NT-proBNP检测的因素众多,如何保证BNP/NT-proBNP检验质量?如何开展性能验证?(5)如何标准化报告BNP/NT-proBNP检测结果?解释BNP/NT-proBNP检测结果时需要考虑哪些影响因素?(6)是否需要建立中国人群BNP/NT-proBNP参考区间及医学决定水平?(7)排除和诊断心力衰竭的BNP/NT-proBNP界值是否适用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评估心力衰竭预后的BNP/NT-proBNP目标值是多少?预防心力衰竭的BNP/NT-proBNP干预界值是多少?如何确定心力衰竭患者BNP/NT-proBNP监测频率?(8)肾功能不全、肥胖等患者排除和诊断心力衰竭的BNP/NT-proBNP界值如何确定?(9)BNP/NT-proBNP均可用于奈西立肽、沙库巴曲/缬沙坦等新型心力衰竭治疗药物的疗效评价及相关患者的预后评估吗?(10)除心力衰竭外,BNP/NT-proBNP还可应用于哪些疾病?鉴于此,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心血管专家委员会组织国内检验专家以及临床专家撰写了本共识,针对上述10个关键问题,从检验和临床两个角度分别阐述了BNP/NT-proBNP最新研究进展和国内现阶段应用要求,用以指导和规范BNP/NT-proBNP实验室检测与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体液复苏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PCT)与B型尿钠肽(BNP)的检测意义。方法抽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6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接受体液复苏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清PCT、BNP及其他指标(如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值、钠离子、氯离子等)。比较64例患者体液复苏治疗前后治疗相关指标。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50例)与死亡组(14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3 d血清PCT与BNP水平。结果体液复苏治疗后,6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pH值、PCT降低,而钠离子、氯离子及BNP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存活组与死亡组PCT、BNP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3 d,两组PCT逐渐降低,BNP逐渐升高(P<0.05),且存活组PCT低于死亡组,BNP高于死亡组(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体液复苏治疗后血清PCT下降,而BNP升高,可为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血浆B型尿钠肽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并已确诊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80例,将其纳为本次研究的试验组,对其治疗前后平均肺动脉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以及血浆BNP进行测定,同期选取80例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者为参照组,测定上述指标并作分析对比。结果①治疗前,试验组血浆BNP的水平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要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②治疗后,试验组缓解期的血浆BNP明显下降,对比治疗前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诊断治疗中可将血浆B型尿钠肽作为可靠有效的观察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B型尿钠肽慢性心功能不全病情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近年我院收治的158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心功能NYHA分级分为Ⅱ级组51例,Ⅲ级组53例,Ⅳ级组54例,另取同期到院呼吸困难的非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各组BNP和LVEF水平及病情评估、血BNP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诊断关系。结果观察组的血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随NYHA分级增高,血BNP水平而逐渐上升(P<0.05);LVEF与血BNP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65,P<0.05)。以BNP水平为100pg/ml为阈值,血BNP诊断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敏感性为93.7%,特异性为88.7%。结论血BNP可作为诊断慢性心功能不全的重要生化指标,且BNP水平越高,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病情越严重,对心功能分级有重要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B型尿钠肽对急诊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衰患者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及近期预后效果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来我院治疗心力衰竭的患者88例,随机将其分成射血分数正常(HFNEF)组44例,射血分数正常的可疑心衰组44例。观察两组患者B型尿钠肽(BNP)水平。结果射血分数正常的可疑心衰组患者的B型尿钠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B型尿钠肽水平对诊断急诊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衰患者具有一定效果,并在其近期预后中存在一定作用,可以作为判断左室射血正常心衰的诊断标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型脑钠肽水平对急性脑梗死预后判定的意义。方法大面积脑梗死组77例,非大面积脑梗死组50例,检查2组患者血清B型脑钠肽(BNP)含量,并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疗效不良组的BNP的水平明显高于疗效优良组P<0.01,血清BNP升高水平与脑梗死严重程度正相关,且对预后判定有意义。
简介:B型利钠肽(B-typenatriueticpeptide,BNP)是一种主要由心室肌合成和分泌的心脏激素.最初由日本学者SudohT等[1]从猪脑中分离出来,所以又叫脑钠肽.它与心房肽(ANP),血管内皮细胞分泌(CNP),肾小管合成和分泌(RNP),树眼睛蛇毒液中存在(DNP)同属利钠肽家族成员.BNP具有利尿、利钠、扩张血管、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ACTH释放,抑制交感神经过度反应,参与调节血压、血容量、盐平衡等作用,最近研究显示BNP还有抑制心肌纤维化,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及抗冠脉痉挛等作用.BNP的基因存在于1号染色体短臂的末端[2],通过mRNA转录为BNP前体(proBNP),储存在心肌的一些分泌颗粒中,当心肌受到牵张或室壁压力增大时,proBNP释放出来并分解为无活性的氨基末端proBNP和有活性的BNP.正常情况下血浆BNP浓度很低且波动小,在相对较长时间的刺激下,经过mRNA表达增加,才导致BNP的合成和分泌增加,因此BNP浓度很少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血浆BNP测定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本文就B型利钠肽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后早期N端脑钠肽前体(NT- pro BNP)及B型脑钠肽(BNP)在早产儿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sPDA)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入住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早产儿60例,胎龄26~32周,出生体质量<1 500 g。生后第3天依据超声心动图,分为动脉导管未闭(PDA)组(40例)、对照组(20例);PDA组分为sPDA组(20例)和无症状(asPDA)组(20例);sPDA组分为治疗组(10例)与非治疗组(10例);asPDA组分为自闭组(10例)和未自闭组(10例)。分别于生后第3、7天测血NT-pro BNP及BNP。结果sPDA组、asPDA组与对照组生后第3、7天NT-pro 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第7天治疗组NT-pro BNP[4 082(111~7 566)ng/L]与非治疗组[9 643(2 362~25 000)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闭组[603(27~1 698)ng/L]与未自闭组[4 595(896~9 873)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第3天NT-pro BNP与动脉导管(DA)直径、左心房/主动脉根部内径比值、DA直径与左肺动脉内径比值呈正相关(r=0.358~0.455,P<0.05);NT-pro BNP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83。结论早产儿生后第3天血NT-pro BNP可作为预测sPDA的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