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盈利是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是企业首先要实现的财务目标,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最根本的动力源泉。然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得任何一个市场主体的利益具有不确定性,在这种背景之下,正确评估一个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以及进行财务分析显得至关重要,其中杜邦财务分析方法是最实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的财务分析方法。杜邦分析法是由美国杜邦公司的皮埃尔·杜邦和唐纳森·布朗于1919年创造并成功运用的一种实用的财务分析体系。该体系从评价企业绩效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出发,利用各主要财务比率指标间的内在有机联系,通过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层层分解,来分析企业获利的原因,或解释企业盈利能力存在的问题,以完成对企业财务状况及经济效益进行综合系统分析评价的目的。本论文在详细介绍了杜邦分析法的基本概念之后,以青岛啤酒企业为例进行了杜邦分析法及其驱动因素的分析。然后又进一步分析了杜邦分析法的内在缺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公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中的关键驱动因素,为提升成果转化实效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3—7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杭州7家市属医院的1 226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主要人口学信息以及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机制(6项机制18个条目)的感知重要性和感知绩效,采用Likert 5级评分。对所有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配对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所有条目进行重要性矩阵分析,明确公立医院成果转化的关键驱动因素。结果最终纳入有效问卷1 157份。6项管理机制的感知重要性与感知绩效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得分均值差依次为评价机制1.29分、投入机制0.88分、组织领导机制0.87分、服务保障机制0.44分、利益分配机制0.15分和激励机制-0.11分;矩阵分析结果显示,"专项经费支持""把握市场需求精准对接""制定相应配套制度""多学科背景的专业转化团队""分类别、多层次的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全生命周期管理""纳入中心工作与重点任务"和"科技成果转化报告制度和应用监测体系"是公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驱动因素。结论医务人员对公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的感知重要性较好,但感知绩效相对较低。为提升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实效,应重点关注并优先夯实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基础,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指标评价体系,做好科技成果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完善科技创新对话和咨询服务机制。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凌汛期水位流量关系变化的研究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凌汛期水位流量关系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象条件、河道地形地貌和河道冰凌特性等,人为因素主要包括水利工程调节、水资源利用与分配以及河道整治与维护等。江苏南北水调工程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大型水利工程,对凌汛期水位流量关系变化产生了显著影响。然而,目前对于凌汛期水位流量关系变化的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本文将对凌汛期水位流量关系变化的特点、驱动因素以及江苏南北水调工程对其影响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和建议。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本研究旨在深入剖析新质生产力的驱动因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际案例的综合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能够极大改变生产方式和提高效率。人才与知识资本的积累为创新提供了智力支持,政策与制度环境的优化营造了良好创新氛围,市场需求与竞争则激发了创新活力,产业融合与协同创新促进了资源整合和创新成果转化。基于此,提出加强科技创新投入、优化人才培养与引进、完善政策制度、激发市场活力以及推动产业融合等发展策略。研究为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简介:通过分析我国互联网保险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发现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引致的社会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同相对落后的保险经营管理方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造成当前保险业增长乏力.互联网保险的出现弥补了传统保险的不足,成为保险业新的增长动力.本文运用分层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2003—2013年网销保费及相关数据进行研究,验证了我国互联网保险驱动因素主要取决于税收、人口、互联网等方面,保险业自身因素对互联网保险影响不显著.研究发现,互联网保险的发展不是对传统保险的替代和竞争,而是保险新需求的发现,互联网保险满足多层次的保险需求.提出互联网保险是当前保险业发展的一种全新业态,其发展促进保险业思维和理念的变革.互联网新技术推动保险业发展,在保险渠道、产品、服务创新等方面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知信行与期望理论,探究、构建及验证基层医生开展首诊意愿的驱动因素理论模型与形成机制。方法运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年4—5月,对杭州市20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层医生的首诊认知水平、首诊能力自评、政策制度评价、首诊工作期望、工作满意度等。采用描述性统计、多重线性回归、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等方法,探究基层医生首诊意愿的驱动因素与形成机制。结果基层医生开展首诊意愿率为76.4%(308/403);首诊工作正面期望(β=0.309)、首诊认知水平(β=0.216)、政策制度评价(β=0.184)、首诊能力自评(β=0.170),均直接影响基层医生开展首诊意愿;5类驱动因素对首诊意愿的影响总效应依次为首诊认知水平(0.536)、政策制度评价(0.494)、首诊能力自评(0.436)、首诊工作正面期望(0.186)、工作满意度(0.146)。结论首诊认知、首诊能力、政策制度、正向期望分别是驱动基层医生开展首诊意愿的重要前提、关键动力、有力保障、激发力量。建议政府及医疗机构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生首诊认知水平,系统提升首诊服务能力,协同完善财政投入、医保报销、转诊制度等政策引导措施,建立健全基层医生职业发展、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等激励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