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绳梯穿刺法和区域穿刺法对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到2023年12月于医院新建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采取绳梯穿刺法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于医院新建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区域穿刺法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对比两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血管瘤形成、内瘘闭塞及血栓形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与区域穿刺法,绳梯穿刺法可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提高穿刺成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对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中,钝针扣眼穿刺法的应用情况做出深入分析。方法:在某院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血液透析中心行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来实施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中选择25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划分成参照组与观察组,参照组实施的是锐针区域法穿刺内瘘,观察组实施的是钝针扣眼穿刺法,对两组患者渗血例数、一次性穿刺成功例数,还有穿刺疼痛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要明显高于参照组,形成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穿刺疼痛程度、穿刺口渗血情况和参照组相比也要明显减少,形成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中,钝针扣眼穿刺法的应用,不仅能够减少渗血、减轻疼痛感,也能够显著提升穿刺成功率。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绳梯穿刺法与扣眼穿刺法在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2年4月~2023年4月医院62例动静脉内瘘穿刺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n=31例,绳梯穿刺法)与对照组(n=31例,扣眼穿刺法),比较两组疼痛(VAS)程度、穿刺时间、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VAS评分比对照组低,穿刺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绳梯穿刺法可提高动静脉内瘘穿刺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缓解痛苦,增加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减少穿刺时间。
简介:目的观察并探讨扣眼穿刺法和绳梯穿刺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进行血透患者50例,其中前臂内瘘48例、上臂内瘘2例。随机分为扣眼穿刺组25例和绳梯穿刺组25例,透析后内瘘止血方法均为弹力绷带压迫法。随访观察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内瘘止血时间、闭塞、感染和动脉瘤等情况。结果扣眼穿刺组患者6个月后内瘘止血时间较6个月前减少下降,而绳梯穿刺组前后止血时间无显著变化;绳梯穿刺组6个月后内瘘横径显著增大,而扣眼穿刺组前后横径无显著变化;绳梯穿刺组内瘘发生闭塞6例,形成动脉瘤9例,显著高于扣眼穿刺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内瘘发生感染分别为2例和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扣眼穿刺技术能有效减少血透患者内瘘止血时间,降低内瘘闭塞、动脉瘤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对延长内瘘使用时间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穿刺应用钝针扣眼法进行治疗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于我院的68例动静脉内瘘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4例,给予该组患者钝针扣眼法进行穿刺,对照组34例,给予该组患者区域法进行穿刺,并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1年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4.12%,优于对照组的85.29%,观察组患者在血栓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和动脉瘤形成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静脉内瘘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时采用钝针扣眼法进行穿刺,可有效的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治疗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动静脉内瘘穿刺进行护理分级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中心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02人患者,根据护理人员穿刺技术及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穿刺风险不同而进行分级穿刺护理,评价使用分级穿刺护理前后,假性动脉瘤、血栓形成、血管狭窄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穿刺技术满意度。结果对患者进行内瘘分级穿刺护理前,假性动脉瘤发生率为12.5%、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6.67%、血管狭窄发生率为1.5%、患者对护理人员穿刺技术满意度75%,对患者进行内瘘分级穿刺护理后,假性动脉瘤发生率为,5.9%、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9%、血管狭窄发生率为3.81%、患者对护理人员穿刺技术满意度97.15%。结论使用动静脉内瘘分级穿刺护理,对降低穿刺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及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穿刺技术满意度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后首次穿刺的技巧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1月~2013年3月对50例首次使用动静脉内瘘的患者穿刺前进行内瘘温水泡手20分钟,水温为40℃,由经验丰富的护士评估内瘘后,选择合适的穿刺针及穿刺方法,穿刺针先用0.9%氯化钠注射液预充,穿刺时需双人配合,一人用注射器抽吸,另一人穿刺,针头与皮肤呈20。角,观察穿刺成功率及其并发症,并实施健康指导。结果50例患者中首次穿刺成功率为100%。结论透析前进行温水泡手及选择合理的正确穿刺方法,不但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还延长了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AVF)在新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从2022年5月到2023年1月,我中心抽取4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将钢针穿刺与动静脉内瘘留置针穿刺后成功率、漏血率、穿刺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并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与钢针穿刺方法相比,应用动静脉内瘘留置针穿刺后的有关参数和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动静脉内瘘留置针应用于新动静脉内瘘中,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穿刺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扣眼穿刺法在疑难高位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以及其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1年12月之间的82例患血透患者为对象,均采用扣眼穿刺法,借助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观察组41例,行综合性护理,对照组41例,行常规护理,对比组间护理价值。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的皮下隧道形成时间(14.00±5.10)天、对照组患者的则是(27.45±5.70)天。观察组数据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静脉内瘘穿刺中钝针扣眼法的应用护理。方法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间,我院将52例血液透析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均为26例。常规组采用区域法穿刺治疗,而治疗组给予钝针扣眼法治疗。同时给予患者有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最终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2/26);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7%(8/26)。治疗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对动静脉内瘘穿刺患者中采用钝针扣眼法能够有效的降低和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给予患者良好的护理措施保证了穿刺的安全,可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