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患者接受炎琥宁和培菲康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小儿支气管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炎琥宁和培菲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4%,远高于对照组的72.1%,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性不显著(P>0.05)。结论炎琥宁和培菲康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极大提高了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不良副作用轻微,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支气管肺炎 炎琥宁 培菲康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36例小儿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的分析,比较其治疗效果,以便于总结出一套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完善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诊治的该类疾病患者36例进行临床研究,将患者分为两组,实行普通治疗和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二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取得的效果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该类疾病的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重症哮喘 内科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内科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更为高效的内科治疗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3月秋季腹泻患儿100例,将其按住院病历编号顺序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病毒哇行抗病毒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行抗病毒治疗,将2组患儿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喜炎平应用于秋季腹泻患儿治疗中,其能够发挥出抗菌、抗病毒双重作用,对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提高治疗效果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小儿秋季腹泻 内科治疗 临床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对比小儿神经内科病毒脑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2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92例小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主体,将其分为A组与B组,A组共47例,B组共45例。B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A组基于B组的护理模式,采用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A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74%,B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8.89%,A组显然高于B组,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神经内科病毒脑炎,护理干预模式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模式,且取得较好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小儿神经内科 病毒脑炎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采用炎琥宁和培菲康对小儿呼吸内科支气管肺炎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和记录治打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60例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上述选取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临床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炎琥宁和培菲康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炎琥宁和培菲康治疗小儿内科支气管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病痛,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小儿 支气管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呼吸内科气管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呼吸内科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9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时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分成两组,将行常规治疗3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5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与体温恢复、咳痰咳嗽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在两组治疗后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均改善基础上,其改善幅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各项时间指标均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小儿呼吸内科支气管肺炎行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能够改善呼吸频率与血氧饱和度,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呼吸内科 支气管肺炎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治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小儿内科急性腹痛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诊断和处理的具体方法,分析诊疗效果。结果200例患儿经过临床诊断均得到了有效的对症治疗,诊断准确率为100%(200/200),未出现误诊或是漏诊的情况;治疗前200例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情况,疼痛率为100.0%(100/100),其中1级疼痛58例、2级疼痛108例、3级疼痛34例;治疗后200例患儿的疼痛情况明显减轻,疼痛率为11.5%(23/200),23例患儿均表现为1级疼痛。治疗后患儿疼痛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内科急性腹痛发病原因较多,要对患儿的症状表现进行分析,结合影像学检查作出明确诊断,并及时对症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疗效,减轻患儿痛苦。

  • 标签: 小儿 急性腹痛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