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痔手术切断肛门括约肌对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拟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行外剥内扎术治疗环形混合痔的5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取同期于我院行外剥内扎术与肛门括约肌切断术的52例环形混合痔患者作为观察组。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感知阈值量、直肠最大耐受量、直肠最大顺应性等肛肠动力学指标并行组间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肛管静息压与肛管最大收缩压明显要低(t=2.061,t=1.648,P<0.05)。观察组直肠感知阈值量、直肠最大耐受量、直肠最大顺应性组内比较差异统计学t值依次为4.698、5.209、3.848;对照上述各项指标组内比较差异统计学t值依次为4.746、5.217、3.857,上述指标组内比较P值均小于0.05。结论痔手术切断肛门括约肌在排除肛门失禁发生风险的前提条件下对患者肛管高压状态起到明显改善作用,临床应用价值与治疗效果值得肯定。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痔手术切断肛门括约肌对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月到2015年10月间收治的混合痔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切断肛门括约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肛肠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有11例表示治疗后排便良好,肛肠动力学未受到影响,4例表示排便较好;对照组患者有5例表示良好,6例表示有所改善,4例排便还有不适。观察组有效率100%,两组良好率对比度115。结论痔手术切断肛门括约肌对肛肠动力学的影响较好,能够使患者症状得到改善,较好的缓解肛肠压力,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简介:动力学是高中物理课的重点内容,其综合性较强,学习难度较大。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消化吸收这部分内容,有必要进行系统地综合训练。第一,将牛顿三定律、平衡力、动能、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制成如下表所示的幻灯片,教师通过幻灯片表格的分析,引导学生记住牛顿三定律的内容,牛顿第三定律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与联系,动能与动量、动能定理与动量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动量守恒定律的区别、表达式的异同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等。第二、教师讲解两个综合性较强的典型例题(幻灯片打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在黑板上板书解题过程)例题1:物体从倾角为300、长1m的光滑斜面的顶端滑下后,继续在水平面上运动,如果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求物体停止时,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是多少。(第一阶段斜面无摩擦下滑,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v0;第二阶段水平面上的减速运动,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ma及运动学公式vt2-v02=2as)例题2:一棵以30m/s的速度在空中飞行的手榴弹,其质量为2kg,爆炸后分成质量之比为2:1的大小两块弹片,已知大块弹片以200m/s的速度沿原方向飞行...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中医挂线疗法治疗肛瘘肛肠动力学的变化情况。方法以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接诊的300例肛瘘患者为研究的主要对象,观察比较采用中医挂线疗法治疗后,与术前相比患者肛肠动力学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LCT)、直肠静息压(RRP)、大收缩压(AMCP)、以及肛管静息压(ARP)的变化情况。结果300例患者手术前后AMCP及ALCT均无显著的变化(P>0.05),患者可以自主有效的控制排便;术后患者ARP、RRP与术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但ARP仍明显大于RRP(P>0.05),所以患者无肛门失禁现象出现。同时可见高位肛瘘患者治疗后各项肛门动力学参数与低位肛瘘患者相比,显著更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挂线疗法治疗肛瘘,手术患者可有效控制排便且没有肛门失禁现象出现,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TST术与PPH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及对肛肠动力学的影响,并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6例混合痔病患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TST组行TST术治疗,PPH组行PPH术治疗,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TST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PPH组(95.35%VS76.74%)(P<0.05);TST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PPH组(P<0.01);TST组术后排便时间早于PPH组,不同时点疼痛评分低于PPH组(P<0.01);TST组社会功能维度、心理健康维度、躯体健康维度、物质生活维度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PPH组(P<0.01);TST组直肠感觉阀值、直肠耐受量低于PPH组,肛管静息压高于PPH组(P<0.01)。结论混合痔病患行TST术治疗,有利于减少手术创伤,促进肛门功能改善及术后恢复,显著提高病患生活质量,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混合痔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