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母乳喂养质量改进优化早产儿母乳喂养率、新鲜母乳质量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案例来自我院2020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胎龄大于32周的早产儿50例,其中1~4月未实施母乳喂养质量改进的25例早产儿定为对照组,5~8月实施母乳喂养质量改进的25例早产儿定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新鲜母乳质量和母乳喂养率。结果:观察组早产儿与对照组早产儿出院时身长、体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爱婴医院产妇母乳喂养率和角色转变时间受母乳喂养管理的影响,更好的指导母乳喂养管理工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1月-2022年5月爱婴医院管理的50例产妇,根据产妇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例),对照组常规母乳喂养管理,观察组强化母乳喂养管理,分析产妇母乳喂养干预结果。结果:产后不同时间产妇母乳喂养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在产妇角色转变时间方面,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在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率、护理服务满意率方面,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爱婴医院强化母乳喂养管理,有利于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加快角色转变时间,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有重要的应用与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本文内容提炼自2022年8月5日至7日在北京召开的主题为“数据共享,方法共享,科学共享”的“第二届中国母乳科学大会”。会议的主旨是总结母乳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确定尚未解决的问题、共同探讨未来母乳科学研究的方向,内容共分6个部分:(1)母乳科学研究的内涵与宗旨及整个母乳科学的发展前景;(2)母乳成分及其健康效应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的方向;(3)母乳喂养的健康效应以及母乳喂养促进行动的科学支持,未来母乳喂养研究的路线;(4)目前母乳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强调了方法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性,以及未来方法学研究的思路;(5)患儿的喂养策略以及如何更好地促进其生长发育的措施;(6)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创制技术的创新和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次会议体现了在母乳科学研究中,临床医学、营养学、围产保健、食品科学、政策制定等多学科交流、讨论和合作的重要性,对未来泌乳生理学、母乳成分、母乳喂养以及婴幼儿营养的各个方面进行多学科研究有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本次将我院在2021年1-12月收治的84例剖宫产产妇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2例加强母乳喂养护理方法,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观察组纯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2.86%,与对照组的57.14%比较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初次泌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后3d泌乳素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产妇采取母乳喂养护理方法,可提高纯母乳喂养成功率,缩短初次泌乳时间,增加产后泌乳素,值得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产科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合并症产妇中,对其母乳喂养认知、母乳喂养配合度的影响作具体阐述。方法:以80例妊娠期合并症产妇为实验样本,实验起始时间为2021年1月,截止为2022年1月,按照奇偶数数字法将所有产妇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产科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成果。结果:最终数据体现,研究组在母乳喂养认知度方面数据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母乳喂养配合度、以及母乳喂养成功率两组数据皆显现一定优势性,相较另一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症产妇实施产科护理干预,有利于纠正产妇错误母乳喂养认知,改善其不良心态,提高母乳喂养配合度以及成功率,建议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多元化健康宣教对早产儿家属母乳喂养知识和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选定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本院新生儿科早产儿1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健康宣教,对比两组患儿家属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水平和母乳喂养率。结果:护理后,试验组家属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水平和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元化健康宣教的有效开展,能够有效提升早产儿家属母乳喂养认知水平,引导患儿家长母乳喂养认知水平,对患儿发育及成长具有良好促进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