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16通道头颅线圈及显微线圈等磁共振显微线圈在眼科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眼部软组织肿块磁共振成像特征。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经临床诊断眼部软件组肿块的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磁共振显微线圈检查,均应用3.0T磁共振成像扫描仪,对所有患者进行病灶的定性、定量分析,包括肿块数量,大小及形态学及两种线圈成像信噪比等,结果本组24例患者中有肌间血管瘤5例,淋巴瘤6例,黑色素瘤4例,转移瘤3例,神经鞘瘤2例,纤维肉瘤1例,炎性假瘤2例,脂肪瘤1例;显微线圈图像信噪比与16通道头颅线圈信噪比差异显著,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磁共振显微线圈显示病变位置、形态及其范围与周边组织之间的关系,并对患有眼部软组织肿块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为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了有效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3.0 T MR扫描仪上联合使用8通道相控阵眼表面线圈提高眼部图像质量及眼部肿块显示能力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6个中心的692例拟行眼部MRI的眼部肿块初诊患者,均采用3.0 T MR扫描仪,以简单随机法分为2组,表面线圈组413例,使用8通道相控阵眼表面线圈进行扫描;头线圈组279例,使用8通道相控阵头线圈行相同序列扫描。评价2组图像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为计算眼眶正常结构(眼睑、玻璃体、泪腺和视神经眶内段)和各部位肿块(眼睑肿块、眼球内肿块、泪腺窝肿块及眼眶肿块)图像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主观评价为主观评分,指标包括运动伪影、肿块边缘及肿块与邻近结构关系的显示情况,并计算图像质量总体评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2组图像间客观指标和主观评分的差异。结果表面线圈组所有图像的SNR、CNR高于头线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伪影评分低于头线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面线圈组眼球内肿块边缘、肿块与邻近结构关系评分及图像总体质量评分高于头线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间眼睑、泪腺窝及眼眶肿块边缘、肿块与邻近结构关系评分及图像总体质量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3.0 T MR扫描仪上使用8通道相控阵眼表面线圈可提高眼部图像SNR和CNR,提高眼球内肿块边缘以及肿块与邻近结构关系的显示能力。
简介:摘要:为解决生物分子相关的分离纯化工作中存在的工作量比较大的问题,核酸提取仪应运而生。其中核酸提取仪中核心部件之一的自动移液臂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目前国内的核酸提取仪用移液臂移液速度慢、精度低、可靠性差、价格高,本文研究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小型核酸提取仪的8通道自动移液臂,能够提高核酸提取仪的智能、高效、成本低的8通道自动移液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层头颅CTA扫描成像方式的对比。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行头颅CTA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采用峰值跟踪法和阈值测试法进行实时检测,对其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检查均顺利完成,颅内动脉环所有患者均呈清楚显示,实时血管阈值组测试大脑前动脉的CT值为163HU-303HU,平均235HU,峰值跟综法组测试大脑前动脉的CT值为166HU-304HU,平均230HU,丙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16层CT头颅CTA扫描成像的方式可节省造影剂量,采用实时血管阈值测试法,可降低受检查的照射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针对相控阵雷达多通道接收机同步接收的需求,本文采用多片4通道ADC,通过分析ADC输出时序、FPGA接收时序,采用自适应时序调整方法实现单片ADC内4个通道同步,采用控制写入FIFO的第1个点同步的方式实现3片ADC片间同步,最终实现了12通道接收机的同步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