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2020年,2种A型肉毒毒素(BoNT-A)正式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分别为AbobotulinumtoxinA(吉适)和LetibotulinumtoxinA(乐提葆)。为了比较不同BoNT-A制剂的差异,该文对国际上研究得较多的3种BoNT-A[AbobotulinumtoxinA、OnabotulinumtoxinA(保妥适)、IncobotulinumtoxinA]和国内的2种BoNT-A[LanbotulinumtoxinA(衡力)、LetibotulinumtoxinA],从制剂的扩散范围、换算比例、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免疫原性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总结,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A型肉毒毒素(BTX-A)皮内注射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接受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30例,男4例,女26例,年龄23~42(31±6)岁。将患者分为两组,均给予BTX-A皮内微滴注射,其中BTX-A低浓度组患者每个点注射约0.25 U,BTX-A高浓度组每个点注射约0.5 U。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8、12周进行医师红斑评估量表(CEA)评分,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进行玫瑰痤疮标准分级系统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均可显著降低CEA评分,但BTX-A高浓度组患者CEA评分下降更显著(P<0.05),起效时间更短,且疗效持续时间更长。治疗后,两组患者阵发性潮红、持久性红斑、烧灼感、刺痛感评分以及玫瑰痤疮标准分级系统总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高浓度组t=5.00、5.93、4.10、2.74、12.37;低浓度组t=6.17、4.12、2.87、2.81、7.88;均P<0.05),高浓度组较低浓度组改善更显著(t=2.02、2.31、2.15、2.56,P<0.05)。两种治疗方式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TX-A皮内注射治疗玫瑰痤疮安全有效,高浓度组疗效更好、起效更快、维持时间更长,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目的评估A型肉毒毒素治疗Meige’s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A型肉毒毒素治疗的30例Meige’s综合征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Meiges’s综合征患者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25例完全缓解,5例明显缓解,总有效率100%。起效时间注射当天~第3天。疗效维持平均为5个月。重复治疗有效。局部不良反应轻微、短暂、可逆,无全身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结论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是治疗Meige’s综合征的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方法。
简介:摘要探讨A型肉毒毒素联合强脉冲光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浙江省金华市第五医院皮肤科门诊玫瑰痤疮女性患者20例,年龄27~46(35±3)岁。全面部注射1次A型肉毒毒素50~60 U,14 d后予以低能量强脉冲光治疗,每28 d 1次,3次后每2个月巩固1次共5次。治疗期间及治疗后防晒、保湿。20例患者7~10 d开始起效,潮红和红斑明显减轻,瘙痒好转;14 d红斑大部分消退。激光治疗3次后红斑消退,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缓解;之后每2个月巩固1次,随访6个月治愈。仅1例患者强脉冲光治疗后出现面部红斑、水肿,予以冷敷3 d后缓解,无色素沉着。A型肉毒毒素联合强脉冲光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轮匝肌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对唇部形态的效果、作用时间、不良反应。方法2019年3—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临床医学中心整形修复科对11例美容就医者(男6例,女5例,年龄33~50岁,平均42.2岁)采用A型肉毒毒素进行唇部多点浅层口轮匝肌注射,用唇部丰满度评分表对唇部形态变化进行评估,并用3D摄像头进行人脸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评估效果、作用维持时间、并发症。结果11例美容就医者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唇部丰满度均有提升,平均见效时间14.6 d,平均效果维持时间124.1 d。与注射前比较,注射后1个月上唇红唇高度(Z=-2.940,P<0.05)、上唇到Ricketts美容线距离(Z=-2.137, P<0.05)和鼻唇角度(Z=-2.137, P<0.05)改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见过敏反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口轮匝肌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可起到轻度丰唇效果。
简介:摘要首次采用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2例经常规治疗疗效欠佳的家族性良性天疱疮患者。例1男,64岁,双侧腋下、腹股沟红斑、糜烂2年,于右腋下、右腹股沟各注射50 U A型肉毒毒素;例2女,33岁,双侧腋下、腹股沟、右腰部红斑、水疱9年,于左腋下、右腰部、双侧腹股沟各注射25 U A型肉毒毒素。2例患者注射后1周停止出汗,2周后皮损逐渐缓解。例1注射后1个月,双侧腋下及腹股沟红斑、糜烂基本消退,继续随访18个月,皮损无复发。例2注射后6周,注射处皮损大部分消退,无明显新发皮损,继续随访10个月,皮损少量复发,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后症状缓解。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膀胱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脊髓损伤伴自主神经反射亢进(AD)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接受膀胱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逼尿肌过度活动的15例T6及以上脊髓损伤患者,男11例,女4例,年龄(38.6±11.9)岁。AD是指患者收缩压升高超过20 mmHg(1 mmHg=0.133 kPa)。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对尿动力参数和AD进行比较分析。尿动力学主要参数包括最大逼尿肌压力、膀胱容量。在尿动力学期间记录心血管参数,如收缩压,以揭示AD的存在及其严重程度(即收缩压较基线的变化)。此外,进行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I-QOL)评分。结果膀胱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后患者最大逼尿肌压力为(32.00±9.464)cmH2O(1 cmH2O=0.098 kPa),低于治疗前(50.00±16.737)cmH2O,膀胱容量为(317.33±41.095)ml,高于治疗前(178.40±64.35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患者尿动力检查进行膀胱灌注之前测得患者的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1);治疗后患者尿动力检查期间最大灌注量收缩压和收缩压较基线变化值分别为(131.73±6.497)mmHg、(31.07±7.851)mmHg,均低于治疗前(151.53±11.025)mmHg、(48.73±10.633)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每次导尿量和I-QOL评分分别为(343.33±37.161)ml、(77.60±2.694)分,均高于治疗前(196.67±44.186)ml、(48.60±1.6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膀胱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不仅能降低膀胱压力,保护上尿路,而且是治疗脊髓损伤患者AD较好的选择,减少AD对机体的影响。
简介:摘要A型肉毒毒素(BTX-A)通过化学去神经作用改变眼外肌张力,当主动肌和拮抗肌组成的眼位平衡系统被打破,结合大脑反馈,可刺激双眼视觉重建,促使眼球恢复正位。BTX-A自1989年被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治疗斜视至今,已成为儿童斜视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低创伤、麻醉时间短、无瘢痕等优点。本文对BTX-A治疗斜视的历史、注射方式、种类以及在儿童各种类型斜视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临床开展工作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探讨A型肉毒毒素联合强脉冲光治疗红斑型玫瑰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及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红斑型玫瑰痤疮患者23例,男10例、女13例;年龄22~51岁,平均33岁;病程1~11年,平均3.31年。分为A型肉毒毒素联合强脉冲光组(联合组)12例和强脉冲光组(光子组)11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联合组有效9/12例,高于光子组5/11例,VISIA皮肤图像检测的红色区分值显示,联合组红色区分值在使用肉毒毒素4周后显著下降(F=8.37, P<0.01),而16周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85,P<0.001),联合组在改善红斑方面优于光子组。A型肉毒毒素联合强脉冲光治疗红斑型玫瑰痤疮疗效确切,耐受性较好,优于单用强脉冲光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儿童病理性流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6例病理性流涎患儿分为注射组及对照组,每组23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口腔感觉刺激训练、口腔运动训练、吞咽神经及肌肉低频电刺激等),注射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辅以双侧腮腺及颌下腺A型肉毒毒素注射。于治疗前及注射后1周、2周、4周及13周时采用流涎频率及严重程度量表(DFSS)对2组患儿流涎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各时间点注射组DFS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注射组DF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后4周时DFSS评分亦显著优于治疗后1周、2周及13周时评分(P<0.05)。结论采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双侧腮腺及颌下腺能明显缓解病理性流涎患儿症状,起效时间为注射后1周,以注射后4周时症状缓解情况最显著,多数患儿疗效持续时间可超过13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