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我国钢产量的稳步增长,国家对于钢结构工程发展的给予了大力支持,钢结构技术在国内得到了充分而广泛的应用,在轻钢结构领域更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普及。屋面檩条和墙面墙梁作为轻钢结构的重要结构构件,其用钢量在整体钢结构的用钢量中占比较大。本文将通过对檩条的优化设计,从而达到降低整体结构的用钢量,充分利用材料性能,降低工程造价,对工程建设提出一些设计方案和想法。以下内容,将通过对常用的C型檩条设计进行优化,提出两种C型连续檩条的计算方案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比较,并提出两种C型连续檩条连接节点的做法,并对其中多跨静定梁计算模型下C型连续檩条的连接节点的位置进行分析。C型连续檩条相较于传统的简支檩条,不仅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同时也具有比较好的经济性,在未来的建设活动中,C型连续檩条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简介:摘要:在应用广泛的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设计中, 最为困难的是对檩条的设计计算。困难来自于两方面:首先,在设计规范或规程中无简单实用的计算公式供设计人员采用; 其次,为节省钢材,轻钢结构中的檩条除用于承担梁的功能外往往兼作支撑体系中的压杆,同时还通过隅撑对门式刚架的梁和柱提供侧向支承。如果考虑门式刚架轻钢房屋中的蒙皮效应,则檩条的构造和受力计算更为复杂。檩条通常由薄钢板冷弯成型,计算中还需考虑屈曲后的有效截面等问题,因此,精确计算檩条的承载能力非常困难。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骨盆解锁复位架辅助复位微创治疗Tile C2、C3型骨盆骨折,探讨其治疗经验、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采用闭合复位微创固定治疗的20例Tile C2、C3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7例,女13例;年龄(35.6±14.6)岁(范围12~60岁);伤后至手术时间(19.3±7.1)d(范围5~30 d)。骨盆骨折Tile分型:C2型13例,C3型7例。2例合并同侧或双侧腰骶干神经损害表现,均为部分损伤,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BMRC)分级均为M3级。手术采用闭合复位微创固定方式进行治疗,先将移位明显的一侧用骨盆解锁复位架固定在手术床上,牵引移位程度小的一侧,复位后置入该侧S1、S2贯穿骶髂螺钉导针至对侧骶骨骨折处;再更换牵引,将复位的一侧固定在手术床上,改牵引移位明显的一侧,复位理想后,将打入的贯穿导针穿过对侧骶髂关节至髂骨外板,再拧入贯穿骶髂螺钉,合并髋臼骨折患者采用相应的入路进行复位固定,前环均采用INFIX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采用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Majeed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67.00±31.21)min(范围105~210 min);术中出血量(82.00±5.36)ml(范围30~100 ml);术后Matta复位评价标准:优14例,良4例,可2例,总优良率90%。2例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害表现症状,余无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1~4年,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12周,无骨折复位丢失、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出现;术后1年复查时,2例腰骶干神经损害表现患者症状完全缓解。Majeed临床疗效评分,优18例,良2例,总优良率100%。结论闭合复位微创固定治疗骨盆C2、C3型骨折,具有损伤小、效果好的特点,将成为骨盆骨折治疗的一种趋势。
简介:摘要肱骨远端C型骨折在临床中较为罕见,主要通过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达到对断面准确复位及关节面重建的目的,在当前切开复位固定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治疗方案。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充足的视野,是临床中较为常用的手术入路方式,但这种范式却存在截骨处愈合差、内固定失败等不良反应发生。为了确保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避免对鹰嘴完整性的牺牲,在医学技术的大力发展下,出现了多种入路方式进行治疗。但研究发现,不同入路方式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在临床治疗中对入路选择在输液入路与肘功能影响中存在一定的矛盾。随着“双柱”理论的推广应用,双钢板固定C型骨折在临床中受到了广泛的使用,且在体外力学实验中体现了更佳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期手术治疗小腿Gustilo-Anderson Ⅲ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6例小腿Gustilo-Anderson ⅢC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18~53岁[(38.6±8.2)岁]。患者入院后均急诊Ⅰ期行保肢治疗,术后1周通过肢体血运检查观测肢体存活情况及有无血管危象发生;Ⅱ期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为12.0 cm×5.0 cm~20.0 cm×8.0 cm,采用游离皮瓣进行修复创面;术后2周内观察皮瓣存活情况、有无血管危象发生及供区愈合情况;Ⅲ期采用植骨翻修和骨延长技术对骨组织进行修复,比较骨组织修复前及末次随访时下肢功能评分(LEFS)及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患肢功能。末次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相关并发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8~20个月[(14.2±4.6)个月]。急诊Ⅰ期16例小腿均保肢成功,其中1例出现血管危象;Ⅱ期16例游离皮瓣均存活,其中2例出现血管危象,供区均Ⅰ期愈合;Ⅲ期骨组织修复后,患肢LEFS和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由骨组织修复前的(32.0±7.4)分、(50.9±15.3)分,分别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48.0±10.2)分、(73.8±11.9)分(P<0.01),患肢功能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所有骨缺损修复,骨折均愈合,无感染、骨髓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分期手术治疗小腿Gustilo-Anderson ⅢC型骨折可有效保肢并恢复部分功能。
简介:摘要: 本文首先阐述了列车高阻抗测量的目的和意义,接着综述了CRH3型动车组车辆接地理论。论文重点介绍了CRH3C型动车组列车高阻抗测量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理论分析转向架整体阻值测量的原理及测量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携带C基因型HBV的母亲病毒基因组变异情况,探讨其与HBV宫内传播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2013年在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产科住院的399对携带HBV的母亲及其新生儿,通过问卷调查和病历查阅获得母亲及其新生儿基本情况。采用荧光定量PCR和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母亲及其新生儿血清HBV DNA及HBV血清学标志物。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且主/被动免疫前,股静脉血HBsAg和/或HBV DNA阳性者判定为HBV宫内传播。按克隆测序要求,母亲HBV DNA载量须≥106 IU/ml,在54例发生HBV宫内传播者中,以满足克隆测序要求的22对母亲及其新生儿作为宫内传播组;以随机种子方法选择同等数量未发生宫内传播的母亲及其新生儿为对照组,经PCR扩增HBV DNA、基因克隆、测序,对携带C基因型HBV的母亲进行病毒基因组变异分析。结果44例样本中39例(88.63%,39/44)为C基因型,其余2例为B基因型,3例为B与C混合型。将42例携带C基因型HBV的母亲的406条克隆株进行基因变异分析,其中宫内传播组204条,对照组202条。HBV宫内传播组PreS1、S、C、P区碱基置换突变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值介于8.67~40.73之间,P<0.05);HBV宫内传播组PreC和X区碱基缺失突变率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17.82和34.78,P<0.001)。X区nt1644~1645和nt1649~1650分别存在31 bp和27 bp的插入突变,且均发生于对照组。结论携带C基因型HBV的母亲病毒基因组PreS1、S、C、P区碱基置换突变与HBV宫内传播有关;PreC区的缺失突变、X区的插入和缺失突变可能降低了宫内传播的发生风险。
简介:摘要胰源性糖尿病也被称为3C型糖尿病,系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分型中特殊类型糖尿病的第3个;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此亚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1型糖尿病,即临床工作中其患病率被明显低估,误诊漏诊时常发生;此外,此类糖尿病轻重程度变异大,更易发生重度低血糖或低血糖昏迷,而治疗中胰酶和脂溶性维生素补充等必要的治疗措施常常被忽视;为此202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指南中新增关于此糖尿病亚型的章节。本文讨论此糖尿病亚型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要点,以及除了 3C型糖尿病本身,1型和2型糖尿病病程中也存在的胰腺外分泌功能下降问题;提示临床工作中需进一步关注3C型糖尿病,以及糖尿病病程中发生的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问题。
简介:摘要:电气化铁路受电弓与接触网之间的匹配关系(简称弓网关系)是系统运行的重要关系之一,同时也是现有列车速度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对整个电气化铁路的正常运作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列车运行速度提升及硬点等原因,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受电弓与接触网发生离线而产生电弧,造成电力机车中牵引电机等负载的不正常工作。弓网之间电接触温升过高会影响接触网的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加速接触网劣化,产生安全隐患。当前电气化铁路由于弓网匹配失当引发的受电弓磨损加剧、接触网烧断、弓网电弧过电压剧烈等问题突出。亟需建立弓网电接触模型分析弓网电接触过程的温升特性,获得接触网结构设计与列车负荷特性设计之间的关系,确保弓网系统安全可靠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我国可能存在的新型肠道EV病毒(enteroviruses,EV)并研究其基因特征。方法对济南市2018年1月和7月份的污水标本进行EVP1编码区的PCR扩增和扩增产物的下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对发现的新型EV进行同源性分析和系统发生学分析。结果济南1月份和7月份的污水中分别发现EV-A89型(n=2)和EV-C96型(n=1)核酸序列,均获得完整P1编码区序列。其中2条EV-A89序列之间存在6.1%的差异,和国内外其他分离株的VP1完整编码区同源性为88.2%~95.3%,系统进化树上与来源于新疆和其他国家的序列均没有密切的亲缘关系;所获得的EV-C96序列与国内外其他分离株的VP1核苷酸同源性为76.2%~89.4%,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全球EV-C96毒株分为5个分支A~E,除1991年山东分离株外,山东株与其他国内株均位于分支D。结论本研究丰富了新型肠道病毒EV-A89和EV-C96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为今后开展EV-A89和EV-C96的流行趋势及其感染所致疾病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