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FLT3-ITD突变的共存基因突变及其与部分临床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9年8月于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和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236例初发AM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PCR)联合Sanger测序法检测FLT3-ITD突变情况;采用高通量DNA测序联合Sanger测序法检测FLT3-ITD突变患者51个肿瘤靶基因突变情况。结果236例AML患者中共检出FLT3-ITD突变71例(30.1%)。97.2%(69/71)FLT3-ITD突变患者同时伴其他基因突变,其中双基因突变19例,3个基因突变24例,≥4个基因突变26例;共存突变基因中最常见的为NPM1(55例,77.5%),其他依次为DNMT3A(36例,50.7%)、TET2(9例,12.7%)、CEBPA(5例,7.0%)、IDH1(4例,5.6%)及NRAS(4例,5.6%)等。在FLT3-ITD突变患者中,与DNMT3A野生型患者相比,DNMT3A突变型患者血红蛋白水平降低(t=-2.37,P=0.020);与NPM1野生型患者相比,NPM1突变型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升高(t=2.04,P=0.045);3个基因突变和≥ 4个基因突变患者的血小板计数高于双基因突变患者(χ2=7.72,P=0.021)。71例患者化疗后,66例可评价疗效,其中未达完全缓解(CR)的18例患者白细胞计数高于达CR的48例患者(Z=-2.74,P=0.006)。结论绝大多数伴FLT3-ITD突变的AML患者有共存基因突变,共存基因的突变类型与患者临床特征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白血病,髓样,急性 fms样酪氨酸激酶3 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FLT3-ITD及CEBPA双等位基因突变(CEBPAdm)共突变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初治成人A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后。基因突变检测采用直接测序法。结果①接受基因突变检测的非M3且资料完整患者599例,检出FLT3-ITD基因突变阳性(FLT3-ITD+)且CEBPAdm阳性(CEBPAdm+)患者19例(A组),FLT3-ITD+且CEBPAdm-患者84例(B组),FLT3-ITD-且CEBPAdm+患者95例(C组),未检出任何已知基因突变患者70例(D组),共计268例。②A、B、C、D四组间性别、PLT、FAB分型、诱导治疗方案、融合基因突变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发病年龄、初诊时WBC、HGB含量、外周血原始幼稚细胞比例、骨髓原始幼稚细胞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组间两两比较,A组较B、C、D组性别、年龄、HGB含量、PLT、FAB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组初诊时外周血WBC、外周血原始幼稚细胞比例、首疗程诱导治疗后微小残留病(MRD)水平高于B、C、D各组。③A、B、C、D组首疗程化疗后完全缓解(CR1)率分别为50.0%、32.4%、59.8%、39.0%(P=0.003),复发率分别为55.6%、50.0%、21.1%、40.0%(P<0.001),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6.25、3.0、15.5、10.5个月(P<0.001),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5.0、4.0、10.0、6.7个月(P=0.032)。结论FLT3-ITD及CEBPAdm共突变成人AML患者初诊时外周血WBC高,外周血原始幼稚细胞比例高,首疗程诱导化疗后MRD水平高,CR1率低,复发率高,中位总生存时间、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短,预后不佳。

  • 标签: 基因,FLT3 基因,CEBPA 基因共突变 白血病,髓样,急性
  • 简介:目的:探讨JAK2V617F、DNMT3A、NPM1和FLT3-ITD基因突变与骨髓增殖性肿瘤(MPN)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0例MPN患者外周血及骨髓标本,根据核型分析结果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36例)、中度风险组(22例)及不良风险组(22例)。所有患者行细胞遗传学及染色体核型分析,使用下一代测序(NGS)技术检测与MPN发病相关的JAK2V617F、DNMT3A、NPM1及FLT3-ITD等基因。对患者均随访3年,统计其生存期,分析JAK2V617F、DNMT3A、NPM1和FLT3-ITD基因突变与MPN预后的相关性。结果:80例MPN患者中有73例(占91%)至少发生1个基因突变,多基因(≥2)突变占61%。JAK2V617F在MPN亚型PV、ET及PMF中阳性突变率分别为89.47%、74.19%和50%;DNMT3A、NPM1和FLT3-ITD存在很低突变率,但在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中存在较高阳性突变率。CML中仅检测到1例JAK2V617F基因突变。JAK2V617F、DNMT3A、NPM1和FLT3-ITD基因突变阳性与阴性患者总体生存期比较均无差异,与MPN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性。MPN亚型病例中,JAK2V617F阳性PMF患者同时伴NPM1基因突变的患者与其他突变类型比较,中位生存期明显短于其他突变类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086,P<0.05);CML中度风险组中,FLT3-ITD同时伴NPM1或DNMT3A突变,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637,P<0.05)。结论:JAK2V617F突变在MPN患者中存在较高突变率,但与预后无关;在JAK2V617F阳性同时伴NPM1基因突变的PMF患者中,转为白血病存在较高概率,且预后不良。DNMT3A、NPM1和FLT3-ITD在MPN患者PV、ET及PMF亚型中突变率低,但在CML患者中NPM1和FLT3-ITD存在较高突变率;FLT3-ITD同时伴NPM1或DNMT3A突变,且预后不良。在中度风险组患者中可产生预后效应。

  • 标签: 新一代测序 基因突变 骨髓增殖性肿瘤 染色体核型 预后 相关性
  • 简介:本研究旨在比较微芯片电泳及毛细管电泳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FLT3-ITD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可靠性.应用PCR-微芯片电泳和PCR-毛细管电泳法同时检测214例初治AML患者DNA样本FLT3-ITD基因突变,并通过直接测序法进行序列分析.PCR-微芯片电泳结果显示,FLT3-ITD突变阴性151例,阳性58例(58/214,27.1%),可疑阳性5例(5/214,2.3%);PCR-毛细管电泳结果显示,FLT3-ITD突变阴性147例,阳性67例(67/214,31.3%).在毛细管电泳结果为阳性的67例样本中,其中4例微芯片电泳结果为阴性,5例为可疑阳性,用直接测序法进行检测,结果均为突变阳性.这一结果揭示,PCR-毛细管电泳法用于检测FLT3-ITD突变更为准确,虽然微芯片电泳组与毛细管电泳组FLT3-ITD突变检测阳性率并无显著差异(卡方检验,P>0.05).结论:PCR-微芯片电泳与PCR-毛细管电泳均可作为简便的FLT3-ITD基因突变筛查方法,但作为新的检测手段,PCR-毛细管电泳法准确度与测序法一致、可用,而PCR-微芯片电泳法作为诊断检测的方法,其准确度有待于改进.

  • 标签: 急性髓系白血病 FLT3-ITD基因突变 聚合酶链式反应 微芯片电泳 毛细管电泳
  • 简介:摘要目的以内质网应激(ERS)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调控FLT3-ITD突变蛋白表达下降,导致FLT3-ITD突变阳性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ATRA处理FLT3-ITD突变阳性白血病细胞株(MV4-11和MOLM13),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ERS相关和(或)自噬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低剂量ATRA可提高FLT3-ITD突变阳性白血病细胞的ERS水平;ATRA作用于ERS相关的PERK/eif2ɑ信号通路,使FLT3-ITD突变阳性细胞的ERS水平持续升高,CHOP基因表达上调;FLT3-ITD突变阳性细胞经ATRA处理后,FLT3-ITD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内与ERS有关的并且主要的两个蛋白降解途径中,与内质网关联降解(ERAD)相关的蛋白ATF6表达无明显变化,而与内质网激活自噬(ERAA)相关的自噬相关蛋白Atg5和Atg7表达明显升高。结论ATRA通过激活PERK/eif2ɑ信号通路持续上调FLT3-ITD突变阳性细胞的ERS水平,通过ERAA途径自噬降解FLT3-ITD蛋白,促进白血病细胞凋亡。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ATRA治疗难治性FLT3-ITD突变阳性白血病提供了初步实验依据。

  • 标签: 白血病,髓系,急性 FLT3-ITD蛋白 全反式维甲酸 内质网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帕替尼对FLT3-ITD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FLT3-ITD突变的AML细胞株MV4-11和MOLM-13,分别采用不同浓度阿帕替尼处理48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JC-1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阿帕替尼对MV4-11和MOLM-13细胞株均具有增殖抑制作用,48 h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23±0.42)μmol/L、(4.08±2.62)μmol/L。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10、20、30、40 μmol/L阿帕替尼对MV4-11和MOLM-13细胞具有诱导凋亡作用,且作用呈浓度依赖性,48 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1.95±1.15)%、(88.80±0.23)%、(97.46±0.49)%、(99.29±0.05)%及(47.30±0.87)%、(67.00±3.71)%、(82.60±2.89)%、(98.06±5.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 915.0,P<0.01;F=5 385.0,P<0.01)。JC-1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显示,10、20、30、40 μmol/L阿帕替尼作用MV4-11和MOLM-13细胞24 h后,JC-1多聚体/单体平均荧光强度(MFI)比值分别为0.45±0.06、0.19±0.07、0.12±0.03、0.09±0.01及0.84±0.05、0.66±0.13、0.35±0.11、0.27±0.02,与对照组(0.67±0.15和0.97±0.42)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372.3,P<0.05;F=276.4,P<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阿帕替尼(2.5、5.0、10.0 μmol/L)作用MV4-11细胞株24 h结果发现,阿帕替尼可下调VEGFR2、Src和STAT3磷酸化水平,且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结论阿帕替尼对FLT3-ITD突变AML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VEGFR2及其下游Src和STAT3磷酸化水平相关。

  • 标签: 白血病,髓样,急性 突变 FLT3-ITD突变 阿帕替尼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外初诊时外周血细胞及骨髓原始细胞对伴有NPM1及FLT3-ITD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评估预后影响。方法以“NPM1”或“FLT3”和“acutemyeloidleukemia”检索词,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数据库,以“NPM1”或“FLT3”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检索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所有收录关于NPM1及FLT3-ITD基因突变的AML患者预后相关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始,截止到2018年01月31日,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并提取相关数据,运用RevMan5.3软件对所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篇文献,总纳入患者24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NPM1+/FLT3-ITD+组与NPM1-/FLT3-ITD-组的AML骨髓原始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8.22,95%CI=(3.28-13.16),p=0.001。结论NPM1+/FLT3-ITD+组的AML骨髓原始细胞(%)水平高于NPM1-/FLT3-ITD-组。

  • 标签: 骨髓原始细胞(%) NPM1突变 FLT3-ITD突变 急性髓系白血病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的NPMI(核仁磷酸蛋白)和FLT3(FMS样的酪氨酸激酶3)基因突变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20年6月本院血液科收治的80例成人白血病(AML)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初次治疗时收集骨髓单个核细胞并采用DNA-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将其各自扩增为FLT3和NPMI基因,并用毛细管电池方法扩增NPM1基因第12外显子,FLT3基因突变:在5 ul 聚合酶链反应产物于20 g/L琼脂糖凝胶上进行电泳,观察患者基因突变特征。结果:80例患者中,其中初诊白血病患者中FLT3+共检测出56例(70.0%),中正常核型白血病患者有41例(82.0%)高于异常核型白血病患者15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吉瑞替尼治疗伴FLT3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大学总医院确诊并选择吉瑞替尼治疗的5例伴FLT3突变AML患者资料。患者选择吉瑞替尼联合两药或三药治疗;用药期间,每周查血常规,每2周查肝功能及肾功能,每1~3个月复查骨髓穿刺,了解骨髓形态学、微小残留病(MRD)及FLT3突变表达水平。分析使用吉瑞替尼后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生存情况。结果5例患者初诊时均白细胞数增多,其中FLT3-内部串联重复(ITD突变3例,FLT3-酪氨酸激酶结构域(TKD)突变2例。5例中,1例非复发难治,造血干细胞移植+60天开始口服吉瑞替尼维持治疗。4例复发难治患者中,1例妊娠期女性终止妊娠后移植,后复发,口服吉瑞替尼后获得完全缓解(CR)并一直使用吉瑞替尼维持治疗;1例16岁儿童应用吉瑞替尼后接近CR;1例应用吉瑞替尼等获CR后行亲缘半相合移植,吉瑞替尼维持治疗;1例复发后应用吉瑞替尼等达CR。移植后使用吉瑞替尼维持治疗的3例患者均未复发。使用吉瑞替尼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皮疹及氨基转移酶升高等。5例患者中位随访15个月(6~20个月),至2021年11月末次随访,患者均生存,其中4例无病生存。结论吉瑞替尼治疗可使伴FLT3突变复发难治AML患者达到CR,为患者移植争取机会。移植后吉瑞替尼维持治疗可降低复发风险、提高生存率。暂未观察到吉瑞替尼严重不良反应。

  • 标签: 白血病,髓样,急性 fms样酪氨酸激酶3 突变 分子靶向治疗 吉瑞替尼
  • 作者: 刘培清赵雪芸(包头市中心医院血内科内蒙古包头01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5期
  • 机构:FLT3基因即FMS样酪氨酸激酶3(Fms-liketyrosinekinase3)也称为胎肝激酶2(fetalliverkinase-2)或人干细胞激酶1(humanstemcellkinase-1,STK-1),与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或FMS)、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R)、干细胞因子受体(KIT)等同属于Ⅲ型受体酪氨酸激酶(classⅢreceptortyrosinekinase,RTKⅢ)家族。近年研究发现,FLT3基因突变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发生、预后有关,本文就FLT3基因及其与白血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研究旨在探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npml基因第12外显子突变与预后相关性及其与其他基因突变的相互关系。收集AML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标本,按常规收集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相关影象学检查、血常规检查、NAP、动脉血氧饱和度、骨髓常规形态+活检+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bcr-abl融合基因、血清EPO等,按WHO标准诊断分型。抽提DNA,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结合测序检测npml突变。结果表明,150名细胞遗传学正常的白血病患者中72例发生npml杂合子基因突变(48%,72/150)。48%的患者存在npmlC基末端的移码突变。npml突变的患者有特定的临床、表型和遗传特点。统计分析显示,npml和nt3ITDs有重要的相互作用。npml突变对诱导治疗有更好的反应,没有fit3ITD突变的患者总存活率提高。多变量分析显示,npml突变和cebpa突变与总存活率(OS)呈正相关,fit3突变与OS呈负相关。结论:npml突变在没有fit3基因突变时,在具有成人正常细胞遗传学的AML患者中是一个良好的独立预后因素。

  • 标签: 急性髓性白血病 npml突变 npml基因突变 fit3基因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MPAL)患者FLT3基因突变的发生率、突变特征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的48例MPAL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靶向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血液系统肿瘤中常见突变的58种基因,其中对FLT3基因检测内部串联重复(ITD)和点突变发生的热点区域第14、15和20号外显子。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液肿瘤中常见的35种融合基因。结果48例MPAL患者中FLT3突变7例,均为ITD突变FLT3-ITD的中位插入片段长度为48 bp,1例患者同时携带2种不同长度的插入片段,中位变异等位基因频率(VAF)为40.5%(7.9%~84.7%)。FLT3突变阳性和阴性的初诊患者临床和遗传学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7例FLT3突变阳性患者中4例伴随RUNX1突变。共4例FLT3-ITD阳性患者接受了索拉非尼或舒尼替尼联合化疗治疗,其中3例获得完全缓解。结论MPAL患者中FLT3突变ITD突变为主。FLT3-ITD阳性的MPAL患者常伴随RUNX1突变,可获益于FLT3激酶抑制剂靶向治疗。

  • 标签: 白血病,双表型,急性 突变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简介:高效率的优点,低SFC(特定的燃料消费),超离频绕过比率扇涡轮引擎吸引越来越多的注意在现代广告引擎。中间的汽轮机管(ITD)它高连接有低压力的压力汽轮机(HPT)汽轮机(并行口),由指导流动没有太多损失,从HPT来到并行口在汽轮机的全面表演上有批评影响。因此,掌握设计好攻击的、甚至超级好攻击的ITD的技术变得越来越迫切。更多担心被专注于管。然而,改进汽轮机以便推进,并行口嘴被排列成ITD弄短低压力轴。与如此的设计概念,那块并行口嘴流动地被在上游的管结构容易影响,是明显的,但是相反收到少得多兴趣。在这份报纸,数字方法被用来调查一些ITD的效果与在上游打漩并行口上的片嘴。有一样的九个模型打漩并且嘴片当ITD的长度是唯一的时要换掉的参数,将被讨论。最后,为设计者的几个结论和忠告被总结。在改变管,入口和插头的轴的长度以后,嘴的流动地相应地不同。在另一方面,表面介绍的嘴片(吸和压力)上的砍的压力在各种各样的入口流动下面的单个特征。除了那,像计时的效果在这份报纸被描述,它将贡献大部分到压力损失并且应该被付足够的注意。

  • 标签: 中间的汽轮机管 长度 迫使损失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 FLT3在初诊成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5)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 2015年 05月至 2018年 10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住院的初诊成人 M5患者 62例,分为 FLT3阳性组和 FLT3阴性组。结果: 34例患者表达 FLT3,阳性组在高白细胞血症、髓外浸润、高肿瘤负荷、化学物暴露方面与阴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阳性组诱导缓解后达完全缓解 CR占 26.5%,与阴性组无明显差别 (P>0. 05);复发率 26.47% (P=0.047),缓解时间平均 23.3个月 (95% CI, 20.7-26.0, P=0.037),中位生存时间为 24个月 (95% CI, 19.7-28.3, P=0.021),与阴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FLT3+ M5患者易出现高白细胞血症、高骨髓原始细胞比例、高肿瘤负荷及高髓外受浸,其首次常规化疗后 CR率低、易复发、预后差。

  • 标签: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FLT3突变 OS 生存分析
  • 简介:摘要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 CADASIL)是一种成年起病的遗传性小血管病,由位于染色体19p13区域的NOTCH3基因突变所致。其临床特点包括反复缺血性卒中、进行性认知损害、偏头痛以及精神异常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NOTCH3基因EGFr区域突变与CADASIL的病程、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特点均存在联系。文章就NOTCH3基因EGFr区域突变基因型、CADASIL临床表型以及二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期望为CADASIL的早期诊断以及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思路。

  • 标签: CADASIL 受体,Notch3 蛋白质结构域 基因型 表型
  • 简介:摘要6月龄患儿以腹泻、呕吐起病,临床表现为排稀水样便并次数增多,营养不良,双肾多发结石,胃肠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窦炎、慢性结肠炎,十二指肠降段黏膜病理示固有层多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伴绒毛萎缩。全外显子测序发现STAT3基因c.1516G>A(p.E506K)杂合错义突变,为自发变异。该突变未曾见报道,可能是儿童慢性腹泻新发致病突变。该患儿改无乳糖深度水解配方喂养及对症支持治疗后排便正常,体重逐渐增加,双肾结石变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在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过程中,分析 FLT3 、 NPM1 基因检测意义 及患者预后分析。 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 1 9 年 12 月接诊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 59 例为临床观察对象, 59 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我院同一时期接诊的 59 例良性血液病患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 结果: 观察组患者 FLT3 、 NPM1 基因突变问题的发生概率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中,发生双基因突变的患者的康复质量要远低于发生单一类型基因突变患者的康复质量。 结论: FLT3 、 NPM1 基因 突变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发病密切相关,与此同时,基因突变情况会直接影响后期的康复效果。

  • 标签: FLT3 NPM1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检测意义 预后分析
  • 简介:著名的生物学家经过不断实验,发明了一台能够改变任何生物本质的神奇机器,不料,这台机器却给他带来了麻烦……

  • 标签: 突变 生物学家 机器